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經濟數據與政策相左 80分的成績單還需補血?| 巨子點評

    經濟數據與政策相左 80分的成績單還需補血?| 巨子點評

    2021年中國經濟半年報公布,GDP按年增長12.7%。上半年經濟走勢符合預期,可以概括為三點:其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特別是工業增加值增速較快,比疫情前2019年的狀態還要好;第二是外資外貿呈現十分強勁的支撐作用,這展示了中國在世界製造業中的彈性和韌性;第三,高新技術加速發展,對中國經濟新動能和結構優化產生了超預期的推動作用。

    可以說,中國2021年上半年的成績單是可以打80分的。但為何如此「業績」還需要超出預期的全面降準?這是令市場一片唏噓的。這也讓數據出爐之前,市場普遍低估了上半年的經濟成效。對下半年的經濟增長更出現了更強烈的放緩擔憂。

    雖然上半年經濟運行尚可,但亦需要看到:第一,從需求側來講,雖然目前短板已經開始明顯補齊,但是還存在需求相對疲軟的現象。特別是消費趨勢,可能在下半年並不像想象中的,可以呈現出持續加速的狀態。第二,大宗商品價格上揚對一些上游行業會帶來明顯的成本衝擊,因此對於一些行業的持續復甦會帶來影響,特別是對於原材料投入密集型的中小企業。第三,中小企業受到結構性問題衝擊,復甦還不是很穩定。

    此前宣佈全面降準的時候,無論是從國常會的通稿還是從央行的通稿來看,都紛紛表達——這次降準是針對大宗商品來的,目的是為了加強金融對中小企業的支持。

    聯繫上半年整體宏觀形勢以及日前的全面降準,或許應該如此解讀。中國經濟從整體而言並未面臨明顯下行的壓力。但恰如「木桶理論」所揭示的,「短板」的長度決定了中國經濟的能力。當前,儘管工業生產和利潤的整體表現顯著超出疫情之前的水平,但產業鏈下游多數行業的盈利增速仍然處於歷史低位,並未像中游行業那樣受益於出口拉動。前期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對下游行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如果不能緩解產業鏈下游的困境,那麼其對應的更廣泛就業就不能充分恢復,居民的消費信心就不能有效提振,下游行業對製造業投資的拖累也將持續存在。

    應該說,確實下半年中國經濟向上動力面對較大壓力,這點是比較確定的,這就更需要在補齊短板上主動作為。下半年中國經濟將是:消費、製造業投資向上的力量,與出口和房地產投資向下的力量相抗衡。但是,在當前產業鏈下游疲軟的情況下,向上的力量並非水到渠成,需要政策主動發力進行支持。而消費增速在年底之前是否能夠回到疫情衝擊之前的水平仍需畫一個問號,這從居民預防性儲蓄的居高不下中可見一斑。

    而全面降準,就是首先釋放了鮮明的政策信號:支持實體經濟「行穩致遠」,是當前貨幣政策的主要目標。

    對於全面降準,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視角——央行的「主動出擊」。

    要知道,美聯儲的加息周期歷來都是收割周期,回收美元全球流動性,當利率上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加速資產價格的下行,泡沫的破滅。雖然,目前聯儲局一直堅持QE不改,但美國CPI已經連續數月高企,確實的面臨較高通脹壓力。貨幣政策的轉向,只是時間問題。

    回溯歷史可見,從2011年的中國準備金率為21%,降到現在的9%左右。聯儲局從2016開啟的加息周期至2020年,而中國降準周期也同步開啟,是用了這樣一種對沖方式,扛過去上一個美聯儲的加息周期,扛過去一個聯儲局收縮全球美元流動性周期。中國今次再次主動出擊,就是為即將到來的新周期做好準備。當美元流動性回籠的時候,國內有足夠的流動性衝擊準備。可見,由易綱主政的中國央行,對於貨幣工作的使用,已經愈發成熟和預見性。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