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穆迪:中國地方政府碳轉型之路將不均衡 北部省份面臨信用風險

    穆迪:中國地方政府碳轉型之路將不均衡 北部省份面臨信用風險

    路透社7月20日報道,穆迪最新發布行業深度研究報告稱,中國已承諾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將促使中國在未來十年提高能源效率,但各省份實施碳轉型的速度將不均衡,北部省份面臨信用風險。河北和遼寧等北部工業大省將可能更難實現這些目標。

    報告稱,雖然中國大部分省級地方政府已將碳減排納入工作計劃和2021年至2025年五年規劃,但很多地方尚未制定具體的目標。報告認為原有高碳行業或煤炭開採業務規模較大,且財政和國企實力較弱的省份將最難承擔碳轉型的成本。

    中國決策部門將制定各省年度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目標。根據媒體報導的一份中國國家能源局政策草案,除西藏外,其他所有省份都將收到從現在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的年度目標。草案要求所有省份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至少達到40%,不過考慮到各地當前的能源結構,其實施步伐有所不同。河北和遼寧等北部工業大省將可能更難實現這些目標。

    報告提到,迄今為止只有少數省份發布了詳細的碳轉型計劃。最詳細的碳轉型計劃來自更發達、能源效率較高的省份。例如,浙江計劃提高太陽能發電和風電裝機容量,將非化石能源消費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從2019年的20%提高到2025年的24%。

    「只有少數省份明確了碳達峰時間,關於實現這一目標的政策公布更是寥寥無幾。一些地方政府仍在增加煤電裝機容量,這也令地方碳轉型形勢複雜化。」報告稱。

    化石燃料敞口較大的碳排放大省轉型將更為困難。隨着部分不可再生能源投資成為廢棄資產,相關省份的長期債務和或有負債負擔可能會加大。最容易受到衝擊的省份可能是內蒙古、陝西和山西等產煤大省,這些省份生產的煤炭目前大多銷往中國國內其他地區,並且其財政狀況較弱。未從化石燃料供應鏈中成功轉型的地方國企將更加依賴地方政府支持,其資金狀況可能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