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債券通擴人民幣資金池 專家料港銀有機會加息吸存款|巨子點評

    債券通擴人民幣資金池 專家料港銀有機會加息吸存款|巨子點評

    臨近10月國慶,中港金融市場接二連三有新互聯互通機制出台,繼跨境理財通通車後,下星期五債券通亦會新設「南向通」,打破過去四年僅得「北向通」的單線行車局面。「南向通」首階段年度總額度為5,000億元等值人民幣,將會對本港的人民幣市場帶來什麼變化呢?專家預期,隨着人民幣跨境使用範圍擴大,人民幣資金池每年可錄單位數升幅,更會成為本港銀行加息吸納人民幣存款的誘因。

    走過四年單行路 債券通終變雙向通車

    債券通早於2017年,由中國人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創立,不過受到內地資本管制等實際操作考慮,四年以來,一直只有「北向通」單邊行車,即是容許國際投資者參與中國債券市場,而未構成「南北雙通」的雙向通車。因此,下周五(24日) 正式開通債券通「南向通」,自此內地機構投資者亦可以投資本港規模達3000多億美元的債券市場,是進一步擴大兩地債券市場互聯互通的里程碑。

    與「北向通」不同,今次「南向通」設置了年度總額度和每日額度,額度在兩種模式間共享。首階段資金淨流出的年度總額度為5,000億元等值人民幣,每日額度為200億元等值人民幣。

    債券通早於2017年創立,不過受到內地資本管制等實際操作考慮,四年以來,一直只有「北向通」單邊行車。(資料圖片)

    投資幣種無限制 率先涵蓋人民幣和港元債

    「南向通」初期會率先涵蓋人民幣和港元債券,金管局表示,內地投資者經「南向通」可投資債券範圍並沒規限幣種。不過初時因系統發展需要時間,所以會先涵蓋人民幣和港元債券。未來會爭取擴闊至投資其他外幣債券,但現時未有時間表,相信也不會用太長時間去做。

    對於每日最多200億元的人民幣資金,初期會流入什麼本港債券,光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研究部主管林樵基接受訪問時表示,首階段內地機構投資者最感興趣的,料是由國際企業發行的港元債券,特別是評級高及流動性好的債券。對於本港債市而言,內地投資者將成為一個新購買力。

    光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研究部主管林樵基表示,內地機構投資者最感興趣的,料是由國際企業發行的港元債券,特別是評級高及流動性好的債券。(路透社)

    「南向通」增國際企業來港發債機會

    本港債市的發展經常遭市場批評是緩慢,今次「南向通」能否成為一個新動力呢?林樵基認為「南向通」有助增加國際公司來港發債的誘因,因為發債企業在乎的主要是兩大條件,一就是資金流動性,二就是發債成本,亦即是債息。當「南向通」開通後,本港債市可以引入內地機構投資者買家,為市場帶來新購買力,對上述兩大條件都有正面推動。至於會用什麼貨幣發債,則視乎企業需要,以及息率走勢。

    本港優勢在於首次債券發行 佔亞洲市場75%

    對於本港債市,金管局今年曾經發文回應,直指本港債市是遭低估的市場,並引用獨立國際行業組織的數據,指出香港債市是亞洲區安排國際債券發行最具規模的中心,佔去年亞洲國際債券發行額的34%。

    金管局引用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數據指出,香港在首次債券發行方面,亦明顯領先於其他主要國際金融中心,佔亞洲市場的75% (180億美元),高於新加坡(9%)及英國(5%)。

    本港點心債銷售逼近2015年高位(彭博)

    人仔點心債銷售突破千億元 創2015年以來最高

    從離岸人民幣債券發展的規模看,本港債市今年亦見有明顯進展。根據《彭博》統計資料,近三年以來,本港的點心債(即是境外發行的人民幣債券)銷售額拾級而上,按年上升。截止今年首八個月,人仔點心債銷售突破1000億元,創2015年以來最高(詳見上圖)。

    今次「南向通」的落實,令到人民幣的投資功能及範疇得以擴大,對積存在本港的人民幣資金池,產生刺激作用,可望繼續擴張。

    林樵基預期會刺激本港銀行,開始調高人民幣存款息率,「息誘」散戶。當資金池規模擴大,將再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資料圖片)

    人民幣資金池突破八千億 創近六年高

    今年以來,本港銀行的人民幣存款額拾級而上,由去年初的6000餘億,升至突破8000億元大關。

    根據金管局數據,計及活期及定期存款,人民幣存款金額由今年初的6640億元左右,上升至最新8208億元,創下2016年年初以來新高。

    林樵基預期,隨「南向通」以及早前提出的「跨境理財通」逐步推行,將推動本港人民幣資金池持續擴張,並刺激本港銀行,開始調高人民幣存款息率,「息誘」散戶。當資金池規模擴大,將再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