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中國老齡化再迎「衝擊波」 第二次嬰兒潮人口明年進入老年

    中國老齡化再迎「衝擊波」 第二次嬰兒潮人口明年進入老年

    自1949年以來,中國經歷三次嬰兒潮,第二次嬰兒潮出生的人口2022年進入老年,將給中國老齡化帶來新的衝擊波。

    據中國媒體《第一財經》10月14日報道,中國三次嬰兒潮」時期的出生人口在2010年至2018年、2022年至2035年和2041年至2057年相繼步入老年期,分別帶來三次人口老齡化「衝擊波」。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原新指出,1949年以來,中國先後經歷了1950年至1958年、1962年至1975年和1981年至1997年三次「嬰兒潮」,年均出生人口分別達到2,077萬人、2,583萬人和2,206萬人。遵循人口發展的慣性規律,這三次「嬰兒潮」時期的出生人口會在2010年至2018年、2022年至2035年和2041年至2057年相繼步入老年期,分別帶來三次人口老齡化「衝擊波」。

    人口老齡化與人口負增長是相互伴生的關係,在2032年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之時,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將增加到3.86億人,在2052年達到4.90億人峰值時已進入重度老齡社會10餘年,此後開始平緩下降,在21世紀末仍維持在4億人以上。

    從經濟層面看,中國的老齡化處於從「未富先老」走向「速老快富」的境地。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時,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2010年不變價美元)雖然突破2.2萬億美元,但人均GDP(2010年不變價美元)僅略超過1,700美元,大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0%。

    從社會層面看,中國是從「未備先老」走向「邊老邊備」。到2000年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時,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的參加人數分別為1.35億人、0.43億人和1.04億人,與7.1億就業人口的現實需求差距巨大,「未備先老」特徵明顯。

    從健康層面看,中國是從「未康先老」走向「康老同行」。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6.4歲,但是平均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老年人帶病生存期將近8年,中國老齡社會的「未康先老」特徵明顯。

    從區域層面看,中國是從「農村先老」走向「城鄉共老」,農村老年人口規模和老齡化程度均高於城鎮,人口老齡化的城鄉倒置格局明顯,「農村先老」成為當代中國人口老齡化浪潮中必須直面的現實問題。

    談及推進老齡社會的治理時,原新說,一方面,要正視人口老齡化的客觀性,不可以將同期出現的社會問題全部歸因為人口老齡化,不應該談「老」色變和「屈服」於人口老齡化規律;另一方面,要正視人口老齡化的規律性,不可以盲目制定舉措試圖改變規律,規律具有不可違背性,應該在適應規律的基礎上,積極利用規律,轉「危」為「機」。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