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油價不跌反漲 多國拋儲不及預期 通脹高燒不退

    油價不跌反漲 多國拋儲不及預期 通脹高燒不退

    能源價格上漲,多國通脹高燒不退。

    據「第一財經」報道,今年以來美國輕質油價格上漲近65%,在油價及大宗商品漲價等因素推動下,美國10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創下30年來最大漲幅。近日美國將從戰略石油儲備中釋放5000萬桶石油,作為與其他主要經濟體聯手為油價降温的舉措之一,目前已經有包括印度、日本、韓國和英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宣佈跟進。

    受此影響,國際油價高位震盪,美國WTI原油期貨目前報78.39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突破80美元關鍵價位,報82.25美元/桶。

    中國國內期貨市場上,截至11月25日收盤,油系期貨全線收漲,上期所原油主力合約收漲0.47%,報收509.1元人民幣;高硫燃料油主力合約大漲2.18%,報收2,904元;低硫燃料油主力合約收漲1.54%,報收3,750元;瀝青主力合約大幅上漲3.36%,報收3,074元;LPG主力合約暴漲4.46%,報收4,801元。

    A股市場上,石油化工板塊個股漲跌不一,中信石油開採板塊普跌,截至收盤,中國石油、廣匯能源、洲際油氣分別收跌1.62%、2.95%、2.33%。

    中信期貨宏觀研究員張革認為,美國高通脹的主要原因並非高油價,而是此前財政刺激導致的,包括過高的消費增長、勞動力供應不足、供應鏈短缺等因素,美國釋放原油儲備對緩解通脹壓力作用有限。

    消息面上,美國能源部表示,已經開始拍賣從四個戰略石油儲備(SPR)庫釋出的共計3,200萬桶原油,將在12月底至2022年4月期間交貨。在美國等多國釋放戰略原油儲備以降低油價後,沙特和俄羅斯正在考慮暫停增產計劃。

    通脹緩解有限

    「美國釋放原油儲備對緩解美國通脹壓力的作用不大。」中信期貨宏觀研究員張革認為,美國釋放原油儲備主要為了緩解美國高通脹壓力。不過,美國高通脹的主要原因並非高油價,而是此前財政刺激導致的,包括過高的消費增長、勞動力供應不足、供應鏈短缺等因素。

    北京時間11月25日,美聯儲公布了月初議息會議的紀要。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們表達了對通脹的擔憂,並表示如果價格繼續上漲,他們願意採取行動。許多與會者表示,美聯儲可能需要提前加息。縮債方面,部分與會者建議,有理由將每月淨資產購買規模減少逾150億美元,以便委員會能夠更好地調整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一些與會者更傾向於更快的縮債步伐,這將導致更早結束淨購買結論。

    另外,美聯儲官員還提到上調通脹前景,紀要顯示,多數委員仍預計明年物價上漲將放緩。但他們也承認,由於勞動力和供應持續短缺通脹壓力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消退。

    據美國商務部最新數據,美國10月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按年增5%,按月增0.6%。排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PCE物價指數也增長明顯,該指標10月按月增0.4%,9月增幅僅為0.2%。這一指標按年增4.1%,創1991年1月以來的近31年最高。

    具體看來,11月24日,在歐佩克+拒絕美國呼籲增產後,美國宣佈拋售5000萬桶石油儲備,並將聯合日本、韓國、印度、英國等石油消費大國共同釋放戰略石油儲備。

    11月24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記者提問稱,近期主要消費國採取釋放儲備行動,以應對市場波動和變化。中國正在與有關方面,包括石油消費國和生產國就此保持密切溝通,希望通過溝通和協作,確保石油市場長期平穩運行。對於後期中國石油儲備釋放工作的具體情況,趙立堅會上表示,中方會根據自身實際和需要安排投放國家儲備原油,以及採取其他維護市場穩定的必要措施,並及時公布相關訊息。

    油價何處去

    今年三季度以來,全球油價大幅上漲,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突破80美元大關。從聯合拋儲效果來看,國際油價不跌反漲,重新逼近80美元關口。

    市場普遍認為石油儲備釋放規模杯水車薪,難以從根本上緩解原油供應緊張的問題。國泰君安期貨能源高級研究員黃柳楠分析稱,上述國家聯合釋放石油儲備約6070萬桶,折算成每天的供應量還不到20萬桶,不足以緩解全球原油供應緊缺的情況。

    此前,歐佩克+一直沒有加快增產,而是堅持自8月份以來每月逐步增產40萬桶/日的計劃,直至明年該聯盟的產油量重回疫情前水平。不過繼美國聯合石油消費國釋放戰略原油儲備後,沙特和俄羅斯正在考慮暫停增產計劃。沙特方面還認為多國釋放戰略原油儲備可能會增加全球供應,進而降低油價,為了平衡這種短期的意外供需失衡,該國或建議歐佩克+暫停增產。

    雖然在歐佩克+拒絕增產並表示全球油市將將轉為過剩狀態,但在新世紀期貨大類資產資深研究員黃臻看來,當前定論全球油市供應過剩狀態為時尚早。

    黃臻認為,歐佩克+堅持緩步增產、美國石油產量遠未恢復疫情前水平,另外在德國能源機構暫停北溪2號管道審批的情況下,歐洲能源危機依然存在,石油對天然氣的逆向替代仍將顯著增長,中長期來看油價仍有支撐。

    當前市場將重點關注12月2日召開的第23次歐佩克和非歐佩克部長級會議。市場人士認為,受需求旺季支撐,油價還有上漲空間。歐佩克+11月25日公布數據顯示,歐佩克一攬子原油參考價格周三漲至每桶81.75美元,前一交易日報每桶79.4美元。

    南華期貨能化分析師劉順昌表示,中長期來看油價反彈空間有限,劉順昌認為,沒有拋儲和伊朗繼續制裁的情況下,明年一季度全球原油的供需平衡表將由現在的供不應求逐步向過剩轉變,整體是由強轉弱的過程。另歐洲疫情、美國流動性收緊、美國和歐佩克博弈加劇,不排除還有進一步的措施等因素都對油價有壓制。

    黃柳楠稱,如果石油儲備釋放行為可持續,並將每天的供應增量從當前不到20萬桶增加到40萬-50萬桶,或許對油價產生較明顯的利空影響。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