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騰訊持續回購股票釋放哪些信號|企業熱評

    騰訊持續回購股票釋放哪些信號|企業熱評

    進入到四月份之後,身為港股股王騰訊控股,每天都在回購自家股票,截至4月13日港股收盤,騰訊已經連續12個交易日回購,累計回購967萬股,耗資約36億港元,回購價在370港元左右。

    若以騰訊在2021年2月創下的股價最高點751港元來計算,本月的回購價剛好是最高點的五折,不知道是純屬巧合,還是騰訊管理層有意為之。

    據統計,今年以來騰訊累計回購股票近1,500萬股,年內累計耗資58億港元,這已經是2021年回購金額26億港元的兩倍多。從目前騰訊股價在370港元上下波動的態勢來看,大概率回購還會繼續下去,年內達到100億以上的回購規模,也並不令人意外。

    從歷史來看,近期已經是騰訊史上最為大手筆的股票回購期,遠超2018年的股價低谷時期,當時騰訊股價也接近腰斬,公司管理層連續24個交易日回購股票,累計耗資近9億港元。

    因此,在連續12個交易日回購之後,騰訊接下來會否打破2018年創下的連續24個交易日回購的歷史紀錄,將是今年的一大懸念。

    而且,歷史總是很相似,2018年騰訊股價大跌的一個重要原因,正是中國遊戲版號暫停,一直在年底才再度發放,而這一波騰訊股價大跳水,一大原因也是遊戲版號暫停。

    不過,在暫停了八個多月之後,就在本周,中國遊戲版號又重新開閘,雖說首批版號中並沒有騰訊的遊戲,但是對於遊戲業務佔據了三成營收的騰訊而言,這無疑是近期最大的利好。

    如果是隻看2018年的走勢,版號開閘之後騰訊就出現了一波明顯的股價上漲,那麼今年會否重演這種走勢,也將是第二個懸念。

    從回購金額來看,58億港元的回購金額,相比於騰訊市值的3.6萬億港元,其實還是九牛一毛,很難真正影響短期走勢,但是從中長期走勢來看,也足以凸顯管理層對自家公司的信心。

    事實上,在騰訊股價跌破400港元的「價值底」之後,不少投資者就已經有了抄底的想法,只是後來發生的小股災,又讓不少人進退兩難,若騰訊在二季度繼續採取回購的手段來唱多股價,那麼自然有不少投資者跟隨進場。

    有趣的是,不同於另外兩家企業阿里、小米公布的鉅額回購計劃,兩家的股票回購金額分別為250億美元(摺合兩千億港元)和100億港元,騰訊並沒有公布明確的回購計劃,這種「只做不說」的護盤手法,從股價走勢來看,效果反而好於阿里和小米。

    那麼在今年的某個時刻,騰訊會不會仿效阿里、小米,正式宣佈一個鉅額股票回購計劃,這將是第三個懸念。

    畢竟以騰訊目前的現金儲備,假如公布一個堪比阿里的千億級別股票回購計劃,應該也並不困難,畢竟股票回購除了支撐股價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市面上沒有更好的投資標的。

    騰訊又被稱為投資帝國,美團、京東、拼多多、bilibili等公司都是極為成功的投資案例,過去十年時間,對外投資成為騰訊業務擴張的重要抓手。

    只是,隨着中國對網路平台的反壟斷措施,過去那種簡單粗暴的對外投資方式,很難通過反壟斷審查,這就讓騰訊很尷尬:雖有鉅額現金流,但是沒有合適的投資標的,即使有很好的投資項目,在反壟斷下又進退兩難。

    事實上,不僅是騰訊,2015年後的蘋果,也面臨着同樣的尷尬,最終鉅額現金流只能拿來回購自家股票,這也是股神巴菲特選擇大手筆買入蘋果股票的重要因素。

    當然,騰訊股價未來會否像蘋果那樣一飛沖天,現在還言之過早,畢竟中國網路行業在經歷了二十年的高速增長期之後,目前處於一個業績下滑的冰封期,騰訊此前披露的財報也罕見地不及市場預期。

    從樂觀角度來看,隨着中國對於網路平台監管釋放了明確信號,以及本周遊戲版號的重新開閘,騰訊作為中國最大的網路公司,今年應該不會再遭受像阿里那樣的強勢監管,相反,對於網路平台一些過於嚴苛的監管措施,有機會逐步放鬆,這也就成為騰訊股價起飛的原動力。

    而且,從市盈率等估值指標來看,目前騰訊的動態市盈率僅為13倍,在科技股中已經屬於很低的估值水平,放在騰訊的歷史上,也屬於歷史級的低估值。

    當然,騰訊也不是沒有隱憂,除了自身的營收增速放緩之外,字節跳動的強勢崛起,在社交媒體和網路廣告這兩個領域,已經跟騰訊分庭抗禮,比如字節旗下的流行產品Tik Tok,有機構預估今年的網絡廣告收入將達到200億美元的規模。

    此外,騰訊大手筆投資的一大批文娛企業,近兩年也受到不小制約,騰訊試圖打造的數字時代「文娛帝國」,進而成為虛擬世界中的元宇宙「迪斯尼」,真正落地起來並不容易,還存在諸多變數。

    延伸閱讀: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