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紫光集團2000億負債的背後

    紫光集團2000億負債的背後

    紫光集團破產重整大戲序幕拉開,故事最終還是以資本手段收尾。

    中國媒體21世紀經濟報道7月15日報道,關於趙偉國,當下最頻繁被援引的一個橋段是,六年前,其去台灣考察,公開批評台灣半導體不對大陸開放「死路一條」,發豪語要買下台積電。

    這個語焉不詳的故事,眼下,最為迎合市場樂於冠以趙偉國的「併購狂人」標籤。

    7月9日,紫光集團因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一則《通知書》成為公眾焦點。

    債權人以紫光集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具備重整價值和重整可行性為由,向法院申請對集團進行破產重整。

    這家成立30年,從清華大學校辦企業起步的大型企業,似乎在與北大方正的破產重整遙相呼應。

    在債務危機敞口暴露前夕的2018年,趙偉國提及「要小心管理自己的野心和運氣」。

    這兩個詞,時至今日來看,則更有一些宿命味道。

    在A股市場,紫光系的足跡曾一度遍佈30餘家公司。

    這些公司在紫光集團債務重組中,最核心的還是其揹負的中國晶片產業方向的猜想。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曾致電紫光股份諮詢相關情況,公司證券部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並不了解這個事情」「股權收購事項最好詢問紫光集團」。談及紫光集團破產重整對公司影響,該人士表示,「公司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均正常開展。」記者也曾多次聯繫紫光集團,但其公開對外電話始終無人應答。

    趙偉國多次強調,只是將資本併購視為手段,「科技產業才是根本」。

    紫光集團破產重整大戲序幕拉開,故事最終竟還是以資本手段收尾。

    「併購狂人」趙偉國

    趙偉國是一個個性張揚且又充滿爭議的風雲人物。

    據和訊網消息報道,2015年趙偉國前去台灣考察,曾公開批評台灣半導體不對大陸開放「死路一條」,發豪語要買下台積電,其近乎張狂的高調之舉令人側目。

    至於紫光集團這樣一個3000億資本帝國一朝瀕臨土崩瓦解,外界幾乎一致地認為禍起紫光激進的資本運作。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到2019年這短短的6年時間裏,紫光集團斥巨資收購20多家公司,多為不同類型的晶片公司。而這背後都有一個關鍵人物——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的推動。

    趙偉國畢業於清華大學,早期的財富積累主要來自於新疆的房地產行業。2009年,趙偉國抓住了清華大學進行混合所有制試點的機會,通過自己的健坤集團進入清華大學旗下的紫光集團。

    2013年,在趙偉國的主導下,紫光集團斥資17.8億美元對展訊通信實施收購,進軍晶片產業,中國進出口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為其提供了大約9億美元的貸款。2014年,紫光集團斥資9.07億美元收購鋭迪科微電子,拓展物聯網晶片市場,此次併購最終以海外融資的方式得以實現。

    2015年5月,紫光股份又斥資25億美元接手惠普旗下公司新華三51%股權,新華三是惠普的中國業務,總部分別位於北京和杭州。

    通過這三次耗資逾50億美元的收購,紫光集團迅速完成了集成電路產業佈局。

    在此期間,國家也加大了對半導體的扶持力度,2014年9月,千億級別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成立。趙偉國迎來了天時地利。

    這也使得趙偉國在資本市場上有了豪擲千金的底氣。

    2015年,紫光集團拋出了一個更龐大的收購計劃,擬以230億美元收購美國第一大存儲器企業美光科技。但由於美國嚴格的審查,最終交易被否。紫光集團甚至還將目光拋向了全球最大的晶圓製造廠台積電,不過交易並未達成。

    趙偉國對資本運作並不避諱。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併購行為是紫光集團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一個正常現象,沒什麼太特別,我們是新來者,所以有點引人注目,慢慢大家會習慣的。」

    趙偉國沒有停下向前的步伐。

    2016年,紫光集團聯合多方組建長江存儲,紫光集團佔股51.04%。2018年,紫光集團以約22億歐元收購了法國智能晶片組件製造商Linxens。

    經過上述一系列成功或失敗的併購後,趙偉國早被媒體冠上了「併購狂人」的稱號。

    不得不承認,趙偉國主導下的紫光集團多場併購都頗讓市場驚豔。比如紫光展鋭能夠在手機晶片領域佔有一席之地,正是得益於展訊通信和鋭迪科的合併。

    但值得注意的是,經過這一系列併購之後,紫光集團的資產和負債也在快速攀升。

    2012年,紫光集團的總資產只有66.63億元人民幣,總負債也只有46.47億元。七年時間,在總資產翻番的同時,總負債也同步上漲了44倍,達到2000億元。

    2018年開始,趙偉國開始不斷卸任紫光集團的重要職務。2018年4月8日,紫光股份和紫光國微紛紛公告表示,趙偉國因工作繁忙辭去兩家上市公司董事及董事長職務。

    辭去職務後,趙偉國似乎對自己激進的併購風格有所反思,他在公開場合表示,「我們這些年很多企業出問題,是因為野心過度膨脹,認為自己無所不能,而且相信運氣會再次發生。其實你的能力、邊界沒那麼遠,你的運氣也沒有那麼好,所以要小心管理自己的野心和運氣。」

    在此過程中,趙偉國也踩到了不少監管紅線。2018年11月,安徽證監局對紫光集團、紫光通信、趙偉國違規增持「文一科技」股票行為作出行政處罰。2020年6月,因舉牌山東金泰未作報告,紫光集團及時任董事長趙偉國被山東證監局予以處罰。

    債務黑洞

    在趙偉國的掌舵下的紫光集團,一路高歌猛進。

    在龐大的資本帝國之下,一些危機被隱藏了。如果覆盤紫光近幾年的財務狀況,不難發現,這家晶片巨頭的日子其實並不好過,幾乎都在高負債運營。

    根據紫光集團以往披露的訊息: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上半年,公司合併報表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2.09%、73.42%、73.46%和68.41%,公司負債率長期居高不下。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紫光集團總資產3007.53億元,總負債2106.86億元,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10.12億元,貨幣資金505.55億元,短期借款357.98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388.83億元。

    儘管總資產達3000億,但總負債亦高達2000億,而資金流動性緊張則直接導致債券償還的不確定性。

    在實質性債務違約前的一個插曲是,紫光集團在順利收購Linxens之後,就希望將其裝入上市公司紫光國微,以實現這個海外併購的資產在中國市場的資本化。但歷經2年後,2020年6月,這場180億元併購案被證監會否決。

    這似乎預示着,趙偉國此前力主的併購路徑不再受到青睞。趙偉國的「運氣」沒有那麼好了。

    4個月後的2020年10月29日,紫光集團決定不行使「15紫光PPN006」永續債的贖回權。這一公告,正式引發了紫光集團債務危機的「黑洞」。

    此後,紫光集團連續發生到期債務實質違約。6月30日發布的《公司債券違約後續進展的公告》顯示,「16紫光01」「16紫光02」「17紫光03」「18紫光04」「19紫光01」「19紫光02」6只債券違約,紫光集團當前違約本息共計約68.83億元,且今年12月底還有一隻13億元規模的債券到期。

    與此同時,評級機構相繼下調紫光集團及相應債券評級。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誠信國際將紫光集團主體信用等級調降至C,並將「16紫光01」「16紫光02」「19紫光02」的債項信用等級調降至「C」。

    時至今日,紫光國微債權人徽商銀行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紫光集團的破產重整。紫光集團旗下上市的兩家公司,紫光股份與紫光國微也相繼發布公告,債權人提出的重整申請是否被法院受理以及紫光集團是否進入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確定性。

    紫光集團A股版圖破裂

    在經歷了上述一系列併購之後,作為3000億資產的晶片巨頭,紫光集團在A股的資本佈局盤根錯節。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紫光集團直接和間接持股的A股公司有:紫光國微(002049)、紫光股份(000938)、學大教育(000526)、號百控股(600640)、同方股份(600100)、眾信旅遊(002707)、文一科技(600520)、西部證券(002673)、*ST金泰(600385),涉足通信電子、醫藥、教育、電氣機械、金融等多個領域。

    如若紫光集團真的走到了破產重整,等待他和旗下上市公司的結局將會是什麼?

    「依照破產法的規定,法院受理債權人宣告債務人破產案件以後,應當指定破產管理人,接管破產企業的財物進行清理。這個清理工作主要分債權和債務兩方面。這部分工作做完以後,管理人應當通知債權人召開債權人會議,對破產企業的債權債務,破產財產進行確認。」上海市公義律師事務所律師於炯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

    「如果破產企業有機會重整,比如債權人達成協議,豁免一部分債務,同時對其他債務允許分期付款,允許債務人在滿足債權人會議決議的情況下重新生產的話,那就可以實施企業重整。這種情況下,紫光集團可能還會有救,或許可以通過破產重整得到鳳凰涅槃的機會。」於炯說。

    「但是債權人達不成協議或者債務數額實在太大,即使豁免部分債務以後,依然無法償還,那法院只能裁定破產。法院裁定破產的,那就同時會確認破產財產有多少,債權有多少,債權人按照比例清償。至於企業對外的投資,也就是股權,屬於破產財產,應當公開拍賣。拍賣所得由債權人分配。」他續稱。

    太平洋證券在研報分析中指出,由於紫光集團債務規模大,境內外債權人多,債務關係比較複雜,採用一般的協商手段必然會出現耗時長、效率低的情況。因此,啟動司法重整是一種專業選擇,有利於加快促成不同債權人訴求達成一致。通過司法重整確定債權人的權益,一方面便於儘快和投資人一起達成最終方案;另一方面也便於投資人方案的確定。

    從當前最新訊息來看,紫光集團或正在積極尋求債務解決方案。

    7月13日,有市場消息稱,由於更多債券即將到期,揹負約310億美元債務的紫光集團正尋求出售其持有的紫光股份46.45%股權。阿里巴巴集團與幾家政府支持的企業正在考慮收購紫光股份的股權,出價可能高達人民幣500億元。

    而根據7月9日晚紫光國微、紫光股份發布的《關於間接控股股東被申請重整的提示性公告》,如紫光集團進入重整程序,重整方案確實將可能對其股權結構等產生影響。

    截至公告日,紫光集團下屬的全資子公司西藏紫光春華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紫光國微32.39%的股份,而紫光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西藏紫光通信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紫光股份46.45%的股份。

    此外,正在尋求IPO的紫光展鋭也就此事作出聲明。公司稱,「紫光集團是展鋭的股東之一,持股佔比 35.23%。紫光集團也不直接參與展鋭的業務經營、決策。目前我們尚未發現公告事宜會對展鋭目前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直接影響。」

    實際上,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債務危機全面爆發之前,紫光集團就曾集中拋售股權以解燃眉之急。2020年初,紫光集團集中拋售4家公司的股票,分別是眾信旅遊、文一科技、西部證券、*ST金泰,預計分別套現1.5億元、8.84億元、5.59億元、2800.14萬元。只是對於2000億債務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

    明星校企破產重整之殤

    談及紫光集團的破產重整,全聯併購公會信用管理專委會專家安光勇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分析,這由內外部環境的變化造成。從外部環境來看,西方部分發達國家的確有針對性地進行我國半導體行業的打擊和佈局。而半導體行業的人才培養,以及技術的積累並不是一兩年通過砸錢就能實現的。

    「另外,企業自身的風險管理和戰略層面也出現了不少問題,最終導致紫光走向破產重整。」他說。

    而對於旗下的上市公司來說,儘管各方回應經營正常,但安光勇認為影響無法避免,「因為股市的敏感度和波動要比實際生產線高得多。」

    更令市場深思的是,為何擁有更多資源的北大方正、清華紫光會相繼破產重整,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名校的校企走到如此尷尬地步?

    「他們都是高槓杆下,無焦點的多元化業務,紫光和方正這類學院系的上市公司,本該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技術路徑,依託學校良好的科研環境,拿出科研成果,通過企業的方式去應用和對接市場,另一條腿是併購,通過自身金融學院的實力,成立投資基金,進行學術式的投資,實際上國外的一些校園基金投資收益都不錯,也就是要麼做個工程師,要麼做個資本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受訪時指出。

    「但紫光和方正的問題在於,他們以工程師的方式在進行資本投資,他們的投資內容很多元,但是沒有沉澱到高精尖領域,沒有沉下心來攻克尖端技術難關,而是越來越多元化進入一些低效率領域。同時,為了多元化,他們不斷地舉債,從而資產越來越重。」他續稱,「紫光和方正這樣的企業,最佳的方式是技術創業,輕資產地做研發,不要去追熱點。對接產學研,一步步地發揮自身的技術特長,產學研融合的模式。」

    安光勇則表示,「即便具備了頂級條件,如背靠清華、北大等國內頂級高校的研發資源、政府在政策層面的大力支持,如果違背市場的遊戲規則,都會倒閉破產。」

    而之所以存在違背市場規則的土壤,有一種觀點認為,校企管理存在制度上的特殊性。在紫光集團大舉併購的2016年,就有國資專家指出,「教育部體制下的資產管理有其特殊性,和大環境有所不同,只能說是一種完全特例,是在嚴格的國資監管體系下,很難出現的特例。」

    如何看待紫光和政府關係?趙偉國曾這樣表示,紫光是一個市場化的企業,紫光的成長主要來自於市場,政府關係對於紫光而言,最重要是要讓政府理解紫光所做的事情,是符合國家戰略的;紫光從政府所獲得的支持,和別的高科技企業沒有什麼差別。

    誠然,紫光系最近幾年的發展和國家的發展緊密相連,其精準地把握了國家政策的動向並以國企身份開展一系列的運作。

    在趙偉國的主導下,紫光對多家晶片公司的併購,提升了中國晶片產業整體水平,一定程度上改寫了中國晶片產業格局。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狀是,紫光的企業卻幾乎沒有一個是依託清華大學的科技實力研發成功而來,而技術問題顯然絕非靠資本運作就可以解決。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000938.SZ)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