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項目停工 許家印造車終成南柯一夢?|企業熱評

    項目停工 許家印造車終成南柯一夢?|企業熱評

    處於「多事之秋」的恒大集團再添陰霾。9月24日晚,恒大汽車公告稱,鑑於流動性的問題,在「恒大養生谷」及新能源汽車生活空間配套中,造成有延遲支付供應商和工程款情況,導致部分相關項目停工。

    這一消息令恒大汽車資本市場的表現急轉直下。9月24日白天,恒大汽車股價大幅下跌,盤中一度跌超25%,截至收盤,跌23.37%報2.23港元/股,總市值為217.85億港元,距其巔峰時期市值(一度超過6700億港元)已蒸發近6500億港元。

    繼地產板塊和金融板塊相繼被爆出疑似資金鍊斷裂後,多米諾骨牌效應似乎已經傳到了汽車板塊。已經面臨部分項目停工的恒大汽車,未來還有可能嗎?

    為何造車

    事實上,恒大汽車決定造車前夕,恒大集團已經出現了資金鍊問題,2018年恒大負債已達到1.57萬億元人民幣,淨負債率則達到151.9%,這一年,恒大地產銷量即將見頂,於是,尋找第二增長點擺在了恒大的面前。

    而且在此之前,新能源汽車香餑餑已經吸引各家大廠紛紛跨界,且反響不錯。缺錢的恒大,似乎看到了一絲希望,畢竟造車如同資本市場的一劑春藥。

    恒大接下來的一系列操作也能看出其急切程度。恒大也很清楚,如果重新成立一家新的造車公司,重新搭建組織架構,經過漫長的運營,達到營收和利潤穩定後再進行IPO,這樣的周期太長。於是,把恒大健康的名字改為恒大汽車,借恒大健康上市成為頭號選擇。

    而恒大汽車也確實給恒大集團帶來了資本市場上的利好。自恒大宣佈造車以來,恒大汽車市值最多翻番15倍。股價也曾一路高升。從2020年6月份開始,彼時股價僅在6港元/股的恒大汽車開始爆發,漲至2021年2月最高的72.45港元/股,漲幅超過1000%,市值衝過6400億港元。

    命懸一線

    彼時恒大汽車資本市場上的輝煌,是靠許家印真金白銀砸出來的。2019年以後,恒大汽車完成了一系列的收購與併購工作。根據恒大汽車產業佈局報告,恒大汽車分別以持股和控股的方式投資7家新能源汽車產業佈局,其中有銷售渠道(廣彙集團),動力電池生產技術(卡耐公司),生產資質(瑞典NEVS國能汽車),先進電機技術(荷蘭E-TRACTION公司和英國protean公司),產研基地(廣州南沙基地和瀋陽基地)等產業鏈上的公司。

    從上圖可以看出,恒大汽車投資涉及整個汽車產業鏈。從基地、技術到渠道都有涉獵。在今年3月下旬的2020年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恒大汽車公布,從2018年宣佈造車至今,已經花了474億元。

    但鉅額投資並沒有為恒大催生出真正的汽車。在2020年恒大汽車的主營業務構成中,健康管理業務營收達到152.99億元,佔比98.79%,而新能源業務的銷售額只有1.88億元,佔比1.21%。曾有人調侃,恒大汽車就差「汽車」了。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着恒大汽車難產的則是增長的土地。

    統計顯示,2020年恒大汽車拿地1133萬平方米,這個數據比比亞迪25年來建設的汽車廠房還要多。

    顯然,許家印仍然沿用當初擴張房地產的路數造車,先購買土地擴建廠房,擴大盤子,形成規模效應。但是相比於盲目的囤地,把現有土地轉化成生產力,生出源源不斷的現金流才是明智之舉。

    但顯而易見,短時間內,恒大汽車囤積的土地轉變成現金流難度不小。因為恒大在自動駕駛和車聯網領域並沒有完成最開始的積累,並且在最關鍵的汽車智能化上也缺乏核心競爭力。而且,與其他產品相比,汽車從複雜度、安全性要求和資金投入上都是一個更大的挑戰,從產品製造到銷售渠道,再到供應商選擇以及品牌形象等問題上,都存在各種變數。

    徹底放棄?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恒大汽車要實際量產落地,還需要再投入數百億。只是目前整個恒大集團已經自身難保,1.97萬億的負債已經令其深陷泥潭。

    而事實上,此前,恒大已放出消息稱欲出售部分恒大汽車部分股權,也從側面說明恒大掌門人許家印仍然不想放棄整個汽車板塊,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東山再起」。

    只是覆巢之下難有完卵。許家印會繼續做汽車夢,還是會選擇徹底放棄?目前來看,或許後者概率會更大一些。

    中國恒大集團(03333.HK)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