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何以緩解美國通脹之痛 | 巨子點評

    何以緩解美國通脹之痛 | 巨子點評

    美國勞工部最新通脹數據帶來了緊迫感。數據顯示,美國10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年飆升6.2%,為1990年以來的最快漲幅。這也是美國通脹率連續第五個月超過5%。原本,幾個月來,通貨膨脹和供應鏈問題就一直困擾着美國經濟,如今亮起紅燈——美國正面臨三十年來最高的通貨膨脹率,這給拜登政府造成了巨大壓力,甚至極大可能對民主黨在中期選舉的表現產生影響。

    雖然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一再表示美國通脹是「暫時的」,但事實上全世界都已經很清楚,通脹問題是美國經濟的最大痛點。更糟的還不僅於此,已經有觀點提出,「脹」已經成為「滯」的催化劑。

    幾個方面分析。第一,物價上漲已經抑制了消費支出,通脹預期抑制消費信心。10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71.4,創2011年以來第二低。調查顯示,消費者認為,當前購買條件不太有利,尤其是不利於汽車購買。具體來說,消費者對房屋購買條件的評價從四十年的低點温和反彈,但對車輛和電器的購買條件評估創下新的紀錄低點。

    第二,通脹壓力造成製造業、中小企業受較大沖擊。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的僱傭成本指數(employment-cost index)按月上漲1.3%,是2001年以來的最高增速。這個指標主要衡量企業勞動成本的變化,企業勞動成本通常包括員工的薪金、補貼、獎金和福利支出等。此外,高盛跟蹤工資情況的指標顯示,美國的薪酬漲幅已經接近金融危機前夕。勞動力成本大幅攀升,嚴重擠壓企業的經營利潤,毫無疑問,製造業、中小企業受較大沖擊。

    美國正面臨三十年來最高的通貨膨脹率,這為拜登政府造成巨大壓力,甚至可能對民主黨在中期選舉的表現產生影響。

    第三,一直以來,動力成本和物價的螺旋上漲,是經濟學家和聯儲局官員們格外擔心的情況。如今,美國企業的用工荒問題愈演愈烈,酒店和零售行業的員工已經出現了大幅漲薪。人們曾寄希望於救濟金停止發放後會有更多人走向工作崗位。但實際情況是,在新冠疫情不斷反覆肆虐的背景下,勞動力依然緊缺。就業市場緊張疊加產能不足、港口效率低下、需求旺盛等因素,令供應鏈狀況雪上加霜。

    第四,美國物價壓力抑制出口、擴大貿易逆差。僅以中美貿易戰下的兩國貿易數據來看。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前十個月貿易數據顯示:中美貿易總值為3.95萬億元,增長23.4%,佔12.5%。中國對美貿易順差2.08萬億元,增加18.9%。中國對美國出口又呈大幅增長之勢,再一次引發美媒和美國學者的熱議。

    自美國2018年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以來,美國是否應該以關稅作為對華施壓的手段一直飽受爭議。批評人士說,貿易戰將導致美國就業崗位減少,一些人主張的「脱鈎」也沒有真正發生。在貿易不平衡方面,美國官方數據顯示,自關稅提高之後,事實上兩國貿易逆差還在不斷刷新。

    雖然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一再表示美國通脹是「暫時的」,但大家都很清楚通脹問題是美國經濟的最大痛點。

    特朗普政府時期加徵的關稅增加了進口成本,較大部份被美國消費者承擔,預計提升居民商品消費總成本0.5至1%。更重要的是,受加徵關稅影響較大的產品,在疫後美國工業用品需求激增的情況下,也遭遇更嚴重的供應鏈瓶頸問題。當然,深層次原因是,美國製造業迴流的願景與後疫情時代美國經濟的新特徵出現矛盾。

    按照物品類別看,以HS二位碼分類,中國出口美國產品以機電類產品(佔比42.5%)(主要包含家用電器、集成電路、半導體設備等各類機器設備及零件)、雜項製品(佔比14.5%)(主要包含傢俱、玩具等)、紡織製品(9.1%)(主要包含紡織材料、服裝等)、塑料橡膠製品(5.9%)、賤金屬及其製品(5.7%)(主要包含鋼鐵、鋼鐵製品等)、車輛船舶等運輸設備(4.6%)(主要包含汽車)為主,上述六類產品今年前九個月出口金額合計佔中國出口美國金額的比重約為82%。有美國學者表示,中國正在搶佔未來技術發展和全球高科技產業主導地位,在多個行業中,美國已經無法維持實體產品創新的集體研發、工程和製造能力,甚至未來會導致美國無法支撐「頂級軍力」。

    中美上一輪關稅豁免即將於年底到期,美國已宣佈重啟有關549項產品的關稅豁免審查。預判美國有較大可能通過放鬆關稅豁免規則,雖然全面下調和取消關稅的可能性不大,但慮及美國供應鏈壓力,下調部份關鍵產品稅率是大概率事件。特別是自中國進口的電子設備、機械設備、雜項產品和木製品等品類的關稅下調概率較大,如此才能較大機會緩解部份通脹壓力,不至於對明年中期選舉造成直接衝擊。當然,這也是治標不治本,也並無太多其他選擇的選擇。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