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制裁成雙刄劍 專家籲削弱俄創匯能力 而非限制出口|伽羅華

    制裁成雙刄劍 專家籲削弱俄創匯能力 而非限制出口|伽羅華

    俄烏戰爭的「外溢效應」推升了全球能源及食品價格,超級通脹的到來已是不爭事實。英國4月份通脹率先飆至9%的40年高位,無論在歐洲頭五大經濟體或是七國集團(G7)都是最高,歐盟通脹亦升至8.1%。當歐美的制裁大棒尚未展示核彈級威力,西方國家已經對高通脹有些吃不消,現時制裁措施是否出了問題?

    俄國是全球第三大產油國,產量緊隨美國及沙特阿拉伯之後,制裁俄國將影響每日430萬桶的原油供應量,要短時間內完全替代俄國油氣,是不符現實的想法。自俄國2月底揮軍入侵烏克蘭,國際油價曾衝上每桶130美元高位,其中原因是原油供應嚴重錯配,目前英美央行都是以進取的貨幣政策來緩解惡性通脹,但顯然未能對症下藥。

    歐英國家位處今次俄烏衝突的風口浪尖,能源價格最為波動,通脹亦如是。英國通脹由3月份的7%急彈4月份至9%,與4月份當地增值稅稅率回到復到2019年疫情前水平有關,餐館和咖啡館隨即加價,截至4月底止的12個月內,食品價格升了近7%,但加幅未及能源帳單的三至五成般嚇人。

    俄烏戰爭的「外溢效應」推升國際油價,令歐英國家通脹壓力嚴重。 (AP)

    4月英通脹創40年高 電費按年貴三至五成

    英國是港人最多移居的地方之一,近日友人便大呻當地交通費及電費愈來愈貴,寧願到超市買食材親自DIY下廚,並會考車牌及買車代步。

    英倫銀行本月預測,4月份通脹高處未算高,今年稍後或超過10%,又警告英國經濟在年底前可能步向衰退。英國自去年12月底首次加息,迄今已連加4次至一厘,但為了壓抑通脹進一步攀升,該行仍會繼續加息。

    超級通脹並非英國獨有,它像野火已蔓延至整個歐洲大陸,一向倚賴俄國能源的德國已將進口自俄國的石油份額降低至12%,俄煤降至8%,俄氣則降至35%,但代價是4月份通脹升至7.8%,法國當月通脹則升至5.4%,至於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立陶宛及拉脫維亞,通脹分別為19%、16.8%及13%,前二者更排在歐盟國家中最高通脹的頭兩位。

    無論如何,制裁俄國油氣都是一把雙刄劍,雖然對俄國會造成一定損失,但也增加歐盟進口能源的成本,間接令歐元區疲弱的經濟雪上加霜。

    歐盟目前正計劃於今年底前全面禁止俄油進口,但受到匈牙利反對,反對的當然不止是匈牙利,只是有些國家礙於授人支持俄國的口實而不便表態,相信要歐洲全面制裁俄油有一定難度。

    制裁俄國油氣雖然對俄國會造成一定損失,但也增加歐盟進口能源的成本。(AP)

    制裁令將全球油市一分二 俄油出口價未受損

    受到供應鏈堵塞及疫後經濟反彈的刺激,去年底油價已經較年初升逾六成,再叠加歐美的制裁,變相將全球能源市場一分為二,一方是合規市場,另一方是被制裁俄油的灰色市場,後者價格較前者低30美元以上,由於制裁造成供應嚴重錯配,油價再被推高,俄油的出口價格在一加一減下反而無大變動,只是沒有其他產油國出口油氣時食水深,歐洲經濟卻因進口高價原油而蒙受損失。

    《外交事務》雙月刊(5-6月)刊登了一篇由Edward Fishman及Chris Miller撰寫的文章,題為"The Right Way to Sanction Russian Energy",Fishman是大西洋理事會的非常駐高級研究員及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和公共事務的兼職教授,Miller是Fletcher School的助理教授和美國企業研究所的Jeane Kirkpatrick訪問研究員,兩人同是俄歐事務的專家,他倆在文中提出一個具啟發性的觀點。

    簡言之,就是「制裁不應以削弱俄國油氣出口數量為主要目標,這樣只會進一步推高全球能源價格,並危害參與制裁的國家本身經濟發展,制裁的重點應該是減少流入俄國的美元和歐元。」

    至於如何削弱俄國藉出口油氣而大賺外匯?這裏簡單撮要,有興趣者可以細閱原文。

    歐美減少買入的俄油,預計大部分會流入中國及印度。(路透社)

    容許中印限價買俄油 建立「反向油組」爭定價權

    首先,歐美減少買入的俄油,預計大部分會流入中國及印度,中國通常消耗俄油出口約15%,印度近月因為俄油價格打折,購買量增加了一倍多。若按照上述思路,歐美應該容許中印國家購買俄油,只要設定美元價格上限,或是規定交易使用美元、歐元、英鎊、日圓、澳元及加元等以外的貨幣,甚至以物易物亦可,主要目的是當中印國家購買灰色市場的原油,便能夠騰空原本供應中印的合規原油讓歐洲國家買入,令供求不致過於失衡,並且能夠壓低合規原油的價格。

    其次是,歐洲、日本及南韓等參與制裁的成員國應該成立一個反向OPEC或OPIC(石油進口國組織),OPEC的產油國成員生產了全球約四成的石油,OPIC則消耗全球約六至七成的石油,兩者都是爭取原油的定價權,但以市場份額計,OPIC有更大優勢。

    然而,即使讓俄國通過出口獲得一定外匯,制裁故事仍未結束。

    據The Overshoot博客Matt Klein引用資料稱,今年3月歐美的同盟國對俄出口較正常時期下跌53%,預計4月跌幅更大,但他發現一個更有趣的現象,就是包括中國在內的親俄或中立國家向俄國出口同樣下跌45%,這些國家都擔心被制裁,故此不願向俄國出售高度敏感的戰略性商品,因為制成品有來自日本、台灣、南韓及美國的零部件,隨時因為二級制裁而引火燒身,結果是俄國空有外匯也不能用於高科技發展,以及現代化其軍武設施,這也是制裁原本真正的目的。

    【財經專欄】大盤漫談.伽羅華

    資深財經傳媒人,多年來見證金融市場蛻變,在即食資訊年代,堅持深入調研和理性分析,現以自由人身份從事商業諮詢工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