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又一世界巨頭將被iPhone幹掉

    又一世界巨頭將被iPhone幹掉

    時代變革,百年巨頭措手不及。

    2010年6月8日凌晨,美國舊金山的Moscone West會展中心人頭攢動,來自57個國家的5200位觀眾聚集在這裏,翹首企盼,等待喬布斯親自揭開iPhone4的神秘面紗。

    彼時的太平洋西岸則格外平靜。誰也沒想到,虎踞島國的一個相機巨頭將要被一洋之隔的黑天鵝攪動百年高光。

    裁員、關廠和虧損

    2017年,尼康迎來百年誕辰。這個本該大放異彩的時刻,尼康卻身陷泥潭。

    年初新一期財報公布後,尼康單日股價下跌15%,市值從7548億日元跌至6446億日元,近10億美元一夜蒸發。

    緊接着,企業高層又經歷了大換血,董事長木本真木辭職,其他幾名董事、高級人員也被替換。

    這場騷動波及中國,江蘇無錫的尼康工廠和位於上海最繁華路段南京西路的體驗中心相繼關閉,遣散員工2268人。

    東南亞也未能倖免,泰國和老撾的尼康工廠分別裁員500人、200人,佔海外員工總數的10%。

    來源:尼康官網(尼康公告)

    一時間,尼康「要完了」的聲音甚囂塵上。有消息稱,尼康因為虧損,不得不賣掉核心光刻機業務輸血續命。還有報道稱,尼康將面臨破產,或由另一個日本影像巨頭富士接盤,正式改名為「富士康」。

    不管是既定事實還是無端猜測,這些接踵而至的負面消息,都表明尼康已經發出危險信號。

    在此之後,尼康一度沉寂,直到今年6月,其再次出現在新聞熱搜,卻要「再次斷臂」。

    今年6月,尼康突然宣佈把日本國內唯一一家生產相機機身的宮城縣工廠轉移至泰國,並計劃關閉從事數碼相機更換鏡頭部件加工的山形、福島兩縣的2家工廠。

    在關閉中國的相機生產基地後再關閉日本工廠,此舉無疑意味着日本製造尼康相機的歷史就此終結,尼康相機徹底轉變為「泰國製造」。

    一系列的關廠舉動,再次引發了外界對這家百年企業的擔憂。實際上,關於它瘋狂縮減成本的原因,早在此前公布的一份「退步成績單」就已經做了鋪墊——尼康沒錢了。

    根據5月13日尼康公布的2020財報數據,其主力產品——數碼相機銷量大幅下降,年度銷售額為451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65億元),較上一年度下滑23.7%;年度虧損額為34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0億元),達到歷史最大規模。

    其中,作為尼康的支柱業務,影像部門收入按年大減33.5%。精密設備和工業設備兩大板塊同樣慘淡,收入分別按年下降24.6%和8.1%。唯一增長的醫療保健業務,在如今健康產業蒸蒸日上的大背景下,漲幅也僅有1.3%。

    (尼康官網)

    曾經,尼康相機作為相機界的扛把子,擁有無數的粉絲和榮光,能夠擁有一部尼康相機絕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就連攝影圈打招呼都是這樣的:你的相機是尼康還是佳能?

    而如今巨頭衰落,人們在唏噓的同時,似乎只有從歷史中才能找出答案。

    炮火中崛起的巨頭

    人類的戰爭史通常是一部武器發展史,戰爭給無數人帶來了災難,但也給像尼康這樣的企業帶來了機遇。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光學巨頭也是世界光學儀器設備巨頭的蔡司,幾乎壟斷了全球市場。為了解決軍艦的光學設備問題,日本被迫走上了自力更生的道路。

    1917年,日本光學工業株式會社成立,這便是尼康的前身。

    由於技術落後,起步期的尼康幾乎寸步難行。

    當時最先進的光學技術被德國大佬緊緊把持,尼康不得不低頭聘請了8名德國光學專家,加上自己的200名員工,公司才草草開張。雖然條件簡陋,但尼康的生產線涉及瞭望遠鏡、顯微鏡、光學測量儀以及相機鏡頭等多項設備。

    隨着二戰爆發,強大的軍需讓尼康開始涉足更復雜的軍工設備,小到槍械的瞄準鏡,大到飛機、艦艇的巨炮瞄準裝備,尼康都可以製造。

    到二戰中期,尼康旗下已經有了19家工廠和2.3萬名員工,所生產的光學儀器包括望遠鏡、潛望鏡、航空偵查鏡頭、光學轟炸瞄準具等等。

    日本軍工產業發展迅猛,美國開始慌了,加大了對日本的炮火攻擊。當時尼康所有在東京的生產場地幾乎都被美軍的炮彈夷為平地,只剩下了一家工廠和1400名員工。

    動盪年代,保命要緊。在戰爭中受到重創的尼康,開始轉戰民用領域保江山。

    1949年,尼康仿照徠卡生產出來了自己第一台劃時代意義的相機:Nikon M,這款相機幾乎和當時流行的徠卡M一模一樣。

    一個「山寨」貨,還想和巨頭競爭,簡直是天方夜譚。當所有人都等着看尼康笑話時,它卻在另一場戰爭中迎來了翻身的機會。

    這個給尼康帶來機會,甚至奠定了尼康在相機界地位的戰爭,就是朝鮮戰爭。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由於日本是朝鮮戰爭時期西方記者的主要集中地,尼康的Nikon M迅速在記者群體中走紅。

    尼康倒也爭氣,憑着不服輸的精神推出了最「扛造」相機,趁機打入了挑剔的國際市場。

    美國攝影記者大衛·道格拉斯·鄧肯曾說,「在當時冰天雪地的朝鮮戰場上,幾乎所有的設備都在寒冬裏出現了故障,唯有尼康鏡頭能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正常使用。」

    此後五十年,佳能、索尼等品牌入局,日系相機迎來了百花齊放、縱橫捭闔的時代,但無論纏鬥怎樣激烈,尼康始終都是傲視群雄的那一個。

    佳能率先推出Canon Flex單反相機,尼康不疾不徐,一段時間後才推出了一款Nikon大F。雙方還未正面交鋒,尼康就已躺贏,因為它迎來了新的戰點。

    1970年,柬埔寨內戰爆發,英國戰地記者麥卡林的尼康大F在金邊東部的波羅緬省為他擋住了一顆AK47射出的子彈。

    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被7.62毫米的子彈擊中後,這台尼康大F竟然還可以正常工作。據說在送醫途中,唐·麥卡林一直把這台尼康F抓在手中。

    這樣傳奇的消息一經報道,給足了尼康被吹捧的資本,隨後尼康一路開掛,上天入地。

    1971年,尼康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選中,9台基於尼康Photomic FT所改造的相機,隨着阿波羅15號登上了月球。接下來的半個世紀,尼康都在為NASA提供「最扛造」的相機。

    在經歷了被打壓、重創、行業混戰後,尼康熬過了層層考驗,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輝煌時代。

    80年代,尼康在集合大量光學技術的半導體制造裝置業務上高居全球市場份額榜首,佔比超過50%,IBM、AMD、英特爾這些大客户,都在排隊搶購尼康的光刻機設備。

    2013年,尼康迎來巔峰時刻,全年營收10104億日元。在強敵環伺的影像市場,依然創下了7512億日元的銷售額新高,市場佔比超過七成,根基之穩令人驚歎。

    然而,隨着一場突如其來的跨界風暴席捲全球,尼康英雄白頭,長達十幾年的至暗時刻正式拉開序幕。

    尼康衰落,iphone的鍋?

    2010年6月8日凌晨,舊金山的Moscone West會展中心人頭攢動,來自57個國家的5200位觀眾聚集在這裏,翹首企盼,等待喬布斯親自揭開iPhone4的神秘面紗。

    誰也沒料到,被稱為喬布斯經典之作的iPhone4不僅顛覆了整個手機行業,還給相機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搭載了1/3.2英寸背照式CMOS傳感器的iPhone4,即便像素只有500萬,畫質已然不輸相機。

    對相機產業來說,iPhone4的出現無疑起了個壞頭兒。在此之後,手機迭代越來越迅速,每一個品牌都把拍照功能當作搶食領地的重要手段。

    iPhone的攻勢也更加猛烈,甚至公開叫板相機產業。

    2013年,蘋果為iPhone5製作投放了一支主題為「Photos Every Day」的廣告。影片裏,iPhone把各種拍照的場景剪接到一起,森林大海、城市街頭,每個人都在用手機記錄。

    廣告尾部出現一句獨白,「Every day, more photos are taken with the iPhone than any other camera」。大概意思是,「每天,更多的照片是用手機拍的,而不是用相機」,相當於赤裸裸地對相機產業說,「你們已經成為過去時」。

    近幾年,「柔光三攝」「億級像素」「夜間拍照」「微雲台結構」這些新興功能來勢洶洶、層出不窮,電子設備走向高度集成化,手機不再是隻能打電話、發短信的工具,消費者迎來了手機拍照時代。

    曾經備受寵愛的相機,逐漸被人們遺忘在角落。

    其實,iPhone對相機產業帶來的衝擊遠不止於此。硬件市場引吭高歌,軟件市場彷彿也聽從了iPhone的召喚,加入了這場「相機清退運動」。

    2019年極光發布的《拍攝美化行業研究報告》顯示,每10個移動網民中,有4個就在手機裏裝有拍攝美化App。

    以濾鏡市場標杆品牌「美圖」為例。根據美圖公司2020年度財報,美圖旗下各產品全球月活用户高達2.6億。

    與此同時,移動網路時代催生了instagram、微信、微博等一大批社交軟件。

    在即時分享時代,社交已經成為大眾的主流需求。拍了就能修,修了就能發,又快又美又便宜是大眾心之所向。

    硬件、軟件的聯合圍剿,引發了相機「技術黨」「器材黨」的抗議,但冰冷的數據給出了直白的反駁。

    國際相機影像器材工業協會(CIPA)的調查數據顯示,全球2020年的相機產量約為874萬台,按年減少41.6%,市場縮水將近一半;相比於2010年頂峰時期的1.21億台銷量,2020年全年銷量僅有888萬台,較2010年減少了92.7%,還不及頂峰時期的1/10。

    市場頹勢盡顯,儘管擁有百年沉澱,尼康也同樣措手不及。

    在尼康2020財年中,尼康總計售出162萬台可換鏡頭相機、265萬支鏡頭和84萬台便攜型數碼相機,銷量按年分別下滑21.4%、16.4%和47.5%。

    面對如此大幅的下滑,尼康將原因歸咎於市場萎縮和疫情的雙重影響,尤其是智能手機對於整個數碼相機產業造成了劇烈的衝擊。

    但實際上,尼康的沒落,並不能全怪iPhone。

    工匠精神的B面

    今年伊始,vivo的新旗艦手機上,出現了蔡司認證的標誌。隨後,哈蘇也高調牽手一加,推出了影像機皇一加9。

    在此之前,著名相機品牌徠卡選擇和華為合作,通過為華為提供鏡頭模組以及技術支持,讓自己保持市場競爭力。雖然這樣做看似會與其主要業務有衝突,實際卻為徠卡創造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光學巨頭與手機品牌跨界合作,無疑是希望順應時代的變化來實現自救,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存在於消費者身邊。

    而在這些跨界合作中,我們始終沒有看到尼康的身影。與動盪的財報相比,尼康的反應似乎太過平靜。

    曾經,影像業務佔據尼康總營收的半壁江山,在遭遇滑鐵盧後,尼康並沒有選擇以更貼近消費者的方式存在,而是把自己束之高閣。

    2017年關閉中國工廠時,尼康就曾表示,未來將砍掉低端市場,強化中高端單反相機的生產和研發。其甚至擔心一體化操作的微單相機會跟旗下數碼單反相機出現業務衝突,不願投入成本去生產研發微單相機。

    結果,尼康不僅沒有扛住跨界風暴,在擅長的專業相機領域,佳能和索尼對它構成的威脅也越來越大。

    在半導體領域,尼康同樣放不下身段。

    上世紀80年代的光刻機市場,ASML、尼康、佳能三足鼎立。

    新世紀初期,ASML率先推出12吋晶圓曝光機,尼康與佳能因技術落後,導致市佔率持續下滑。到2015年,ASML的市佔率已經高達81%,而尼康與佳能合計不到19%。

    雖然在2000年代失敗的日本半導體大廠並不只有尼康,但日立、索尼、松下及時切割縮小了半導體事業部門,不管是放棄半導體事業的日立,還是專注單一產品的索尼或東芝,經營都有所起色。

    唯獨堅持從頭到尾自力更生的尼康,事業一直未見好轉。

    面對半導體設備事業的未來,尼康副社長兼財務長岡昌志在記者會上曾表態:「我們有考慮半導體設備事業的清算出售事項,不過中短期內還不會拋棄這項事業,而是減少研發費用,轉向還有營利機會的利基市場。」

    而減少研發投資,意味着退出利潤最高的最尖端曝光裝置市場,也預示着尼康將在昔日虛空的情懷中更加狼狽。

    不得不承認,尼康從傳統制造業時代發展至今,秉承的工匠精神確實給它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輝煌,但在網路時代,原有的方法論被產業的無序變革擊得粉碎。

    在開放經濟體的大背景下,思想顛覆更加頻繁,產業變革加速進行,工匠精神逐漸淪為「戰術勤奮掩蓋戰略懶惰」的藉口。

    或許,從相機抵禦惡劣的戰地氣候、幫記者擋子彈時起,吃到紅利的尼康就為自己規劃好了未來的百年藍圖。

    在此後所遇到的艱難險阻中,尼康習慣性地認為只要把自己認為「好」的品質做到極致,便可以重新攬獲消費者,收復失地。然而實際上,過度沉迷於自己的優越和精妙中不能自拔,只會失去了把自己推向「N+1紀元」的能力。

    百年尼康,歷經殘酷戰場的炮火紛飛、奧運賽場的光芒閃耀、永恆太空的神秘寂靜,卻在這個時代對消費者保留着上個世紀的忠誠。

    它還能挺過下一個百年嗎?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