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走過懸崖邊的恒大 要警示什麼?

    走過懸崖邊的恒大 要警示什麼?

    在討債這件事上,銀行從來是走在前面的。

    7月19日,一則民事裁定書傳出:廣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宜興支行申請凍結恒大地產銀行存款13201萬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的財產。

    儘管恒大集團趕緊發布公告,說這1.32億貸款都還沒到期呢,訴訟保全可太不厚道了。

    可這也難以抵擋資本市場不安情緒蔓延。

    「恒大系」股票應聲而跌——19日午後,截至撰稿前,中國恒大跌超16%,恒大汽車跌近15%,恆騰網絡跌超12%,恒大物業跌近10%。

    這波銀行催還貸款金額雖不大,但卻預示着,恒大集團資金流動性緊張已不是傳聞那麼簡單——從曾經的利息高企,到現在的借不到錢,股債雙殺,恒大集團已搖搖欲墜。

    風雨欲來

    這不是單一事件,多米諾骨牌正在急劇坍塌。

    先是債務違約不斷。

    6月29日,合作十餘年的上游供應商三棵樹塗料公司發布了一則公告,稱中國恒大逾期票據金額5137.06萬。公告一出,恒大趕緊回應稱兑付了。這成了有名的「公告催款」事件。

    三棵樹起碼還有個地方可以發公告,但中小供應商就沒這麼走運了,只好擠到媒體的公眾號文章下面去排隊。

    6月以來,恒大下游供應商的商業承兑匯票出現逾期,並有幾張逾期未付的商票截圖流傳於網絡,事件涉及恒大旗下寧波、南陽、陽江等多個城市的項目公司,金額少則數萬元,多則百萬、千萬元,個別商票貼息甚至超過30%。也就是說,商票如果賣出,100萬隻能賣到70萬左右。

    這些商票,簡單理解,都屬於應付款。去年恒大的該項數據為466億,而到今年驟增16倍,變成了7400億,隱藏着巨大的兑付風險。

    也就在6月,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中的惠譽和穆迪都陸續下調了恒大評級。

    欠供應商的錢是一部分。更大的原因在於貸不到款,融不到資,資金源頭被掐斷。

    房地產本來就是資金密集行業。一直以來,恒大的資金成本都比較高。央企或國企房企可以用3-5個點利息借到錢,可是恒大卻要付出10個點以上才能從市場上找到錢。

    據恒大2020年度財報,截止到2020年底,其有息總負債為7165.32億元,其中境外債務為1789.74億元。2021年恒大通過「七折賣房」銷售回款3211.9億抹平了一部分負債。

    被恒大拖累的不止是供應商和銀行,還有許家印的「好兄弟」——張近東。

    近期,蘇寧易購因千億負債賣身國資,有人認為,是張近東向恒大投資的200億可轉債,救了恒大,卻壓垮了蘇寧。

    地方政府或許也在排雷。

    就在7月19日,湖南省邵陽市住建局通知:即日起至10月13日,暫停恒大未來城項目和恒大華府項目的預售許可、暫停網簽備案、暫停預售資金撥款。因兩項目監管金額與實際銷售金額不符,存在帳外收存和使用挪用、預售資金的行為,蓄意逃避監管。

    現在的恒大,可以說是四面楚歌。

    「多元化」的魔咒

    這一切的因,是從什麼時候種下的?

    2010年,以地產發家,恒大勢頭兇猛,許家印登頂地產首富,之後便開始佈局新的業務。

    伯虎財經將其多元化業務通通捋一遍之後發現,真是一言難盡,一地雞毛。

    先是注資10億成立恒大文化,一度學習萬達影院佈局全國,但營收一直低迷,單店票房250萬,不及業內平均水平一半。

    恒大文化板塊的結局當然是被賣掉。

    據伯虎財經了解,6月25日,天眼查數據顯示,恒大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發生變更,變更前,由廣州市瑞愷投資有限公司持股98%,廣州市添淼有限公司持股2%,(這2家公司均由恒大集團有限公司100%持股)。變更後,公司由段勝利持股98%,楊超持股2%。

    (天眼查/沃頓財經評論提供)

    另一個挫敗的板塊是文旅。

    原本,恒大旅遊集團旗下有恒大水世界和恒大童世界兩大核心產業。但現在在恒大集團官網上,恒大童世界業務板塊,水世界不見蹤影,僅描述稱童世界已經佈局15個城市,2022年起陸續開業。

    就這樣,許家印還給童世界排了一個上市時間:初擬為明年6月。

    業務做得都不怎麼樣,但上市圈錢,才是許家印佈局多元化的源動力。

    目前,許家印掌管的這個恒大集團,旗下擁有恒大地產、恒大新能源汽車、恒大物業、恆騰網絡、房車寶、恒大童世界、恒大健康、恒大冰泉等八大產業。

    八大業務中的前四大,恒大地產、恒大汽車、恒大物業、恆騰網絡都已經在港股上市。房車寶集團最快也將在今年年底啟動上市。

    上市的這一波中,恒大地產負債累累,恒大汽車一輛車都沒產出,而物業和流媒體,看起來也就是一個個融資的故事。

    至於恒大冰泉,最初三年虧損40億,2016年18億低價賣出,今年3月又重新買入包裝準備上市IPO,在新消費品牌崛起的當下,很難再有機會了。

    恒大的教訓

    企業暴雷往往都是從小的債務違約開始,然後產生連鎖反應,違約導致金融機構擠兑、股債雙殺,現金流斷流,最後是企業出售資產、裁員。

    現金流的危機是懸在恒大頭上的一把劍。

    2021年以來,許家印一直高呼,「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目前總計負債16151億元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到2022年負債率降低到70%的目標或許不難完成。

    可是,現在的恒大,已經成了銀行、金融機構避之不及的對象,想要依靠新債滾舊賬,來實現資金周轉,變得異常艱難。

    7月13日,萬科、金茂打算收購恒大資產包的傳聞日囂塵上。儘管恒大已經闢謠,但是顯然,出售業務,來盤活流動性,已經迫在眉睫。

    比起整船覆滅,斷臂求生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重蹈賈躍亭覆轍的許家印,還能有別的辦法嗎?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