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超2億例 疫苗資本主義露猙獰

    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超2億例 疫苗資本主義露猙獰

    【摘 要】就在疫情愈演愈烈的緊急關頭,資本主義露出了它猙獰的本色。

    7月30日,美國日新增新冠病例時隔半年,再度超過了10萬例大關。幾乎與此同時,歐洲成為了全球首個新冠德爾塔病例超過5000萬的地區。就在疫情愈演愈烈的緊急關頭,資本主義露出了它猙獰的本色。

    在最新的新冠疫苗採購中,美國政府向輝瑞增購2億劑疫苗,每劑價格從19.5美元漲價到了24美元。在供應給歐盟的疫苗合同中,輝瑞的價格從每劑15.5歐元漲到了19.5歐元,漲幅超過四分之一,莫德納的價格則從首批採購時19歐元漲到了25.5歐元。有媒體報道說,這兩家公司與歐盟商定在2023年前提供21億劑疫苗,但在得知另一個競爭對手被歐盟排除後,它們要求歐盟重新談判疫苗價格,最終大幅度漲價。

    按照一般規律,疫苗這類一次性研發、大規模使用的產品,隨着生產數量的不斷增長,成本會不斷攤薄,價格因此會不斷下降。但是在最新的合同中,隨着歐美疫情反彈和需求量增加,疫苗價格卻在反常地不斷上漲。生產商給出的理由似乎很難自圓其說,什麼「生產疫苗所需的額外投資」「小包裝生產增加的成本」等等。還是美國福布斯網站的一篇文章講得比較直白:「這不就像在火災期間提高水價嗎?」如果翻譯成中國成語,那就是「趁火打劫」而已。

    輝瑞與莫德納漲價,有着資本主義的理由,符合資本主義的規律。在歐美市場上,有四大新冠疫苗生產商:輝瑞、莫德納、阿斯利康和強生,各自疫苗的抗疫途徑有所不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阿斯利康和強生疫苗曝出較多負面訊息,特別是經常與一些血栓事件相關聯,因而日趨弱勢。對手的削弱,直接帶來了前兩家市場話語權的上升。在一個對手稀少的市場裏,競爭缺乏便容易形成壟斷,而壟斷帶來的結果,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早已闡述得十分清晰。

    在「資本主義」的掩護下,「趁火打劫」有着天經地義的理由。疫苗生產商提出漲價時,政府採購在表達出必須的猶豫之後,欣然接受了報價。歐盟官員解釋說,歐盟委員會和歐盟各國政府已同意支付更高的價格,以確保歐洲的供應。當疫情再度暴發遇到了壟斷,漲價似乎是資本主義理所當然的結果。

    在公開的大量報道中,有一個十分奇特的現象。資本主義的疫苗生產商不斷地向社會釋放「善意」,說是為了向全世界民眾提供「福報」,將根據各國民眾收入情況提供不同價格疫苗, 中等收入國家可以用發達國家一半價格購買疫苗,低收入國家可以用成本價購買。但現實卻令人瞠目結舌,美國已囤積了超過30億支疫苗,而許多低收入國家卻根本得不到想象中的疫苗。原因很簡單,在疫苗供應中價高者得——資本主義再一次露出了真實面目。

    疫苗作為抗擊疫情的特殊用品,具有重要的人道主義色彩,如果僅僅只有商品屬性,那隻能讓人更加感受到疫苗資本主義的冷血。

    「趁火打劫」般的漲價,為疫苗生產商帶來了豐厚的收入。那家最大的美國疫苗生產商在今年前三個月中,新冠疫苗銷售收入35億美元,兩個月前預測全年可達260億美元,而在7月28日的最新預測中,新冠疫苗全年總收入被調高到了335億美元。有數據分析公司預測,這家疫苗生產商明年的新冠疫苗銷售額可以達到560億美元。如此豐厚的收入,依然孜孜不倦於漲價,淋漓盡致地顯現了資本逐利本色。

    隨着疫苗提價,8月2日莫德納的股價以355.92美元開盤,上漲了0.66%;輝瑞股價上漲了2.1%,為43.71美元。

    「火災期間提高水價」,這或許就是疫苗資本主義的真實一面。當資本主義越來越被包裝成「福報」與「996的幸福」時,大洋彼岸的那一幕,也許更有助於我們認識馬克思已經為我們闡述清楚的資本主義真相。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