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運價高漲、集裝箱一箱難求,如何影響中國出口?

    運價高漲、集裝箱一箱難求,如何影響中國出口?

    事件:以美元計,中國8月出口按年增25.6%,預期增19.6%,前值增19.3%;進口按年增33.1%,預期增26.6%,前值增28.1%;貿易順差583.4億美元,預期520.3億美元,前值565.9億美元。

    1. 運價高漲、集裝箱一箱難求,如何影響出口?

    當前,疫情反覆引起全球供應鏈緊張、歐美需求旺盛、疊加航班班次削減、海外港口裝卸能力不足,出現海外空箱滯留嚴重、而國內「一箱難求」、航運價格攀升的現象。

    航運運力緊張、運價高企;集裝箱吞吐量按年下滑。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數據自2021年2月小幅下滑後,4月以來持續攀升。截至9月3日,CCFI報的3097.58點,為歷史最高點。其中,地中海航線、歐洲航線遠超其他地區航線,分別為5706.33和5035.97點。美西、美東航線價格加速攀升,分別為2319.37和2289.71點。韓國、日本航線因航程短、且為出口大國,集裝箱周轉能力強,海運指數漲幅相對緩慢,分別為937.42和934.02點。7月全國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按年大幅下滑7.47個百分點至-0.46%;貨物吞吐量按年僅為1.0%

    「一箱難求」主要有三點原因:

    一是,疫後海外存在較大的供需缺口,而中國生產活動率先恢復,疊加產能替代效應,中國出口份額上升,集裝箱需求上升。疫後海外生產活動恢復滯後,而政策刺激下需求恢復加快,供需缺口拉大,發達國家進口需求上升;而新興經濟體受疫情影響,產能恢復不及時,中國出口份額上升,訂單轉移中國,集裝箱需求大。

    二是,受疫情影響,海外生產恢復不牢固,出口量不足,運回中國的集裝箱數量不足。航運公司基於成本因素,選擇採用小型船舶運輸或多家公司聯合運輸等方式返程,重櫃(裝貨集裝箱)數量下滑,從而造成國內集裝箱迴流放緩、國外集裝箱堆積等問題嚴重。疊加海外聖誕產品在6-8月訂單集中出貨,加劇船舶倉位緊張,集裝箱短缺境況進一步惡化。

    三是,海外港口設備老舊、人力不足等因素,導致集裝箱卸載時間延長,大量集裝箱滯留。美歐等經濟體存在港口設備老舊、工人不足等問題,造成海運船舶堵塞、集裝箱裝卸時間延長。此外,堆場密度過高阻礙集裝箱場內運輸,進一步降低港口作業效率。根據美國非農數據顯示,自2020年12月以來,貿易、運輸和公共事業的職位空缺率連續七個月擴大至6.6%。

    運價高漲、裝箱一箱難求,疊加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推升出口企業成本、積壓企業利潤,降低企業接訂單意願。國內新出口訂單指數連續5個月下滑,預計隨着外需支撐作用減弱、以及產能替代效應消退,中國出口在明年存在壓力。多數企業反映部分訂單因運輸困難導致產品積壓嚴重,倉儲費、運輸費不斷擠壓利潤;部分企業已開始拒絕或推遲海外新訂單。商務部8月26日表示,將在增加集裝箱供應、提升海運運力等方面採取措施。

    (澤平宏觀授權使用)
    (澤平宏觀授權使用)

    2. 海外疫情暫時性推升出口

    8月中國出口額(以美元計,下同)2943億美元,按年增25.6%,兩年複合增速17.0%,較上月上升4.1個百分點。出口超預期,主要有兩點原因:

    一是,外需仍然維持高景氣。8月美國Markit製造業PMI為61.2%,歐元區、德國製造業PMI分別為61.5%和62.7%,雖均較上月有所下滑,但仍維持高景氣。貿易風向標韓國8月出口按年40.9%。

    二是,疫情反覆導致部分新興經濟體產能轉移至中國。近期「德爾塔」變異病株引發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印度、東南亞等經濟體疫情嚴重,8月印度、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日均新增3.7、2.0、1.0和2.0萬病例。導致生產活動受阻,8月越南工業指數按月-4.2%。

    分產品看,高新技術、機電、勞動密集型產品均有上漲。機電、高新技術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按年19.2%、23.0%和5.4%,較上月增長3.8、4.9和8.4個百分點。高新技術和機電產品出口向好,與美歐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產能修復有關,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回升,與東南亞疫情產能轉移至中國有關,後續隨着疫情好轉,存在回落的風險。此外,海外疫情反覆帶動防疫物資出口,紡織紗線織物兩年複合增速表現不弱。口罩在內的紡織紗線織物、防護服手套在內的塑料製品和以及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按年分別為-14.9%、6.7%和17.9%,按月7.1%、7.5%和12.2%;兩年複合增速11.8%、42.6%和21.5%。

    (澤平宏觀授權使用)
    (澤平宏觀授權使用)
    (澤平宏觀授權使用)

    3. 大宗商品漲價支撐進口回升

    8月中國進口金額(以美元計)按年33.1%,兩年複合增速14.4%,較上月上升1.6個百分點,與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有關。

    分產品看,大宗商品進口量跌價升,機電產品進口保持高增長。大宗商品漲價帶動進口額漲幅遠高於量增速;其中,大豆、鐵礦砂、原油、鋼材分別按年增長53.8%、95.0%、59.8%和-4.8%,進口量按年-1.2%、-2.9%、-6.2%和-52.5%。8月進口機電產品按年增長19.1%。其中,集成電路、汽車、飛機進口額增長21.5%、14.9%和138.5%。

    分地區看,東盟仍是中國最大的進口貿易伙伴,其次是歐盟、日本、韓國和美國。8月對東盟進口按年26.6%,漲幅較7月下滑1.1個百分點;歐盟、日本、韓國和美國進口按年12.4%、17.6%、29.0%和33.3%,分別較7月變動-7.4、4.8、17.5和7.7個百分點;此外,對印度進口按年15.1%,高於上月的10.1%。

    (澤平宏觀授權使用)
    (澤平宏觀授權使用)

    4. 美國經濟仍有韌性,但疫情擾動,服務業恢復不牢

    今年以來,美國經濟供需兩端持續恢復、需求端快於供給端;復甦沿着房地產、商品消費、設備投資、服務消費順序依次展開;就業需求旺盛、但勞動力供給仍然不足;物價創歷史新高。展望未來,美國經濟的主要驅動力在服務消費、房地產投資以及基建投資。但受疫情反覆的影響,服務業恢復進展仍然緩慢。

    當前,消費復甦由商品逐漸轉向服務,商品消費高位放緩,服務消費面臨疫情反覆的影響。但居民儲蓄仍然維持高位,對消費仍有支撐。7月美國耐用品消費按月-2.6%、非耐用品按月-0.95%,小幅回落;服務消費實現連續五個月同按月同步上漲。目前美國居民儲蓄率約為9.4%,而疫情前十年的居民平均儲蓄率7.2%,仍有一定的釋放空間。

    美國本輪房地產大周期始於2012年,2020年房產銷售快速上漲,成為支撐美國經濟復甦的主要拉動力量。當前房地產有降温趨勢,但韌性猶在,主要受低空置率、低庫存、低居民槓桿率、高房價等因素支撐。具體來看,房產銷售方面,2021年7月美國成屋銷售折年599萬套,高於過去10年同期水平,兩年複合增速5.4%;7月新物銷售折年70.8萬套,兩年複合增速5.5%。房產開工方面亦仍有韌性,7月新開工住宅達153萬套,新開工保持高增,兩年複合增速達11.9%。

    在基建投資方面,拜登的基建計劃基本已經確定通過。從程序上看,目前5500億美元法案已經進入最後的眾議院表決階段;而3.5萬億美元法案也在8月24日通過眾議院的預算框架審核,此前兩院表示最早可在9.27日通過。其中,5500億美元的基建計劃,主要聚焦於基建和公共交通領域。3.5萬億美元的預算法案,涉及1.8萬億美元的教育支出,4400億美元新能源減排計劃,5500億美元住房補貼、振興製造業和小企業等,以及4000億美元護理服務等。

    工業生產方面,美國產能利用率、工業產出指數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7月美國工業產能利用率76.1%,2019年同期77.1%。細分項看,8月ISM製造業PMI為59.9%,較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產出指數為60%,連續12個月處於高景氣。

    (澤平宏觀授權使用)
    (澤平宏觀授權使用)
    (澤平宏觀授權使用)
    (澤平宏觀授權使用)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