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連續4個月下跌!深圳二手房價一降再降,業主心態崩了嗎?

    連續4個月下跌!深圳二手房價一降再降,業主心態崩了嗎?

    深圳本輪調控重點無疑落於二手房市場,加上新盤限價,業主要想盡早出手,降預期似乎成了必然步驟。

    深圳二手房價格已在持續下跌。

    9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1年8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其中二手房房價按月上漲城市數量由7月的41個鋭減至27個,為過去5年多來二手房價格下調城市最多月份(除疫情影響最大的2020年2月),樓市總體延續回落態勢。一片跌幅中,深圳二手房價格按月下跌0.4%,位列全國70城前列,也是連續4個月保持走低趨勢,且跌幅未有縮小。

    (中國房地產報授權使用)
    (中國房地產報授權使用)

    8月份,深圳二手住宅價格繼續保持較大跌幅,除受指導價政策影響外,與學區房新政也有着較大關係。

    作為深圳樓市「硬通貨」,撐起深圳高房價重要力量的學區房在二手房指導價疊加打破房子與學校對應關係的「大學區制」,以及實行教師交流制度等背景下,掛牌及成交價也開始普遍回調。

    以深圳名校聚集的福田區百花、圓嶺、八卦嶺等優質學區房片區來看,據片區房產中介介紹,主動降價房源正不斷增多。

    「買家情緒變了,都抱着撿漏心態,近期成交的大部分都是『筍盤』,單價相對較低,部分房源相比歷史成交高點降幅可超20%。」上述房產中介表示。

    據樂有家監控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深圳6大名校附近房源成交均價首次出現負增長,按年下跌5%。8月初,位於深圳福田百花片區的長城大廈一套法拍房開拍,起拍價1084萬元,低於市場價超500萬元,因無人報價流拍;8月20日,進行二次拍賣,起拍價下降至867萬元,最終以9.89萬元/平方米單價成交,該單價甚至低於項目參考價。

    「整個百花片區都很少可見單價10萬元/平方米以下房子。」片內內一房產中介表示,不過該套長城大廈法拍房低價被拍主要是由於學位已被佔用。

    另外,「老破小」或其他主要依賴學區價值暴漲的小區回調則更加明顯。

    以帶深高學位的香蜜湖片區財富廣場為例,據鏈家平台顯示,小區已有幾套房源在以低於9.13萬元/平方米指導價進行掛牌。

    深圳本輪調控重點無疑落於二手房市場,加上新盤限價,業主要想盡早出手,降預期似乎成了必然步驟。

    「持續下跌,更加堅定購房者觀望態度,沒有利好政策出台後市可能仍會有下調可能。」福田區某房產中介略顯擔憂的說道。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持相同觀點,他認為儘管深圳二手房價格連續下降,且跌幅仍在擴大,但調控並沒有停止或放鬆。「二手房參考價制度已寫入深圳社會建設的地方文件中,意味着這個制度還將長期堅持下去,並將成為樓市長效機制」。

    「深圳二手房價格還會繼續下跌,至少在今年下半年仍是如此走勢。」李宇嘉表示。

    深圳二手房房價雖僅微降0.4個百分點,但二手房市場實則早已進入冰封狀態。

    根據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數據,繼7月二手房過户量按年跌幅超8成後,過去的8月深圳二手住宅成交量為2043套,再次按年暴跌77.28%。

    近10年來,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僅有受疫情影響疊加春節因素的2020年2月以及2019年2月才出現低於2000套情況。同屬於一線城市的北京,8月二手住宅網簽套數為15942套。

    (中國房地產報授權使用)

    網簽價及網簽量持續下跌,除了不少業主心態受影響外,作為活躍其中的房產中介群體亦走到了十字路口。

    「這兩個月來,我們店總共就開了一單,一些老員工是沒有底薪的,除去店租、新員工底薪等雜七雜八費用,幾乎沒有剩餘。」一中介門店店長林先生無奈地說道。

    「可以說,這段時間是過去十幾年來最差時刻,現在主要靠原來積蓄以及一些租金維持,有不少同行都下沉去中山等其他城市了。」林先生繼續補充道。

    據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數據,截至6月30日,深圳市實名登記房產中介從業人員為45458人,相比去年同期已減少11.8%;同時,由於市場持續低迷,房地產中介行業吸引力同樣呈現下滑態勢,今年以來,行業「新人」入行佔比明顯低於去年水平。

    此外,從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對深圳市4161間中介門店(佔全市門店總量近6成)摸底調研情況看,其中有104間門店已關閉且已辦理工商註銷,220家門店則已暫時停業,總計或已關停門店佔比達11.1%。

    在東莞9月13日最新發布的《關於更新東莞市人才入户負面清單的公告》中,更是將房地產經紀人納入人才入户負面清單(納入負面清單,則意味着期內不接受以該置業資格提出人才入户申請)。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