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摩根士丹利美國首席:亞洲經濟增長即將再度跑贏全球

    摩根士丹利美國首席:亞洲經濟增長即將再度跑贏全球

    近期與亞洲投資者的會議中,無論是從周期性還是結構性的角度,投資者們都對我們建設性的投資觀點保持謹慎,這並不讓我們感到意外。早在今年夏季初,投資者就認為亞洲地區的疫苗接種前景不太理想。如今亞洲部分國家繼續維持,甚至加碼疫情防控措施,這不免讓投資者更加擔憂:即使疫苗接種率達到較高水平,這些限制措施也大概率不會全面放鬆。

    我理解投資者為何保持謹慎。亞洲經濟增長在前期表現出眾,但如今表現並不亮眼。疫情爆發後,亞洲是最早實現「V型」復甦的地區,在出口和民間投資大幅反彈的推動下,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各國GDP增速在2020年第三季度前就迅速回升至疫情前的水平。這得益於積極有效的封鎖措施,以及該地區的工廠趕在全球需求激增前得以復工。在這期間,亞洲的出口增長引擎火力全開,實際出口復甦速度快於以往周期,增速較疫情前高出5%。和以往一樣,出口復甦對亞洲的資本支出周期產生強烈的溢出效應,亞洲的投資增速已經比新冠疫情前高出2%。

    然而,亞洲的增長勢頭在過去兩個季度有所放緩。Delta毒株的出現、亞洲疫苗接種計劃的延遲,以及幾大經濟體繼續採取嚴格的遏制疫情措施,導致出行限制不時收緊,消費增速亦因此受限。在GDP的組成部分中,只有消費的增速仍低於疫情前的水平。

    亞洲的經濟增長將在今年年底開始再度跑贏全球(摩根士丹利授權使用)

    決策者在意識到這一挑戰之後,加快了疫苗接種的步伐。在過去三個月內,亞洲成人的疫苗接種率從21%躍升至63%。隨着疫苗供應的增加,按照目前的接種速度,我們預計到2021年底,亞洲至少有10個經濟體的成人疫苗接種率將達到80%以上。在經濟重啟之前,亞洲的政府各自都設定了較高的疫苗接種率目標,但我們認為這些標準可以實現。

    由於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限制了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對就業造成了壓力,政策制定者也許不得不考慮放寬防控措施。屆時,我們預計一些國家將會調整新冠疫情管理策略。新加坡、韓國和澳洲的有關部門已經制定相關的過渡計劃。

    因此,我們預計,到2021年第四季度,疫苗接種情況或將達到政策制定者的預期標準,政策將開始向經濟全面重啟的方向邁進,這將再次加快消費增速,推進經濟活動從明年初開始全面重啟。與此同時,強勁的出口增長勢頭應會持續,這將有利於亞洲地區的資本支出周期。儘管美國的消費重心將轉向服務業,但其20世紀40年代以來最強勁的資本支出周期應對亞洲的出口起到推動作用。此外,經濟重啟下的歐元區國家內需回升,將會進一步提振亞洲的出口增長。隨着增長引擎全力開動,到年底,亞洲國家的GDP增速預計會顯著超過疫情前的水平,亞洲經濟增長將再度跑贏全球。

    與歐洲和美洲相比,亞洲的名義GDP增長最為強勁(摩根士丹利授權使用)

    註:在摩根士丹利研究涵蓋的範圍內,美洲包括美國、加拿大和拉美;泛歐區包括歐元區、英國、挪威、瑞典、中東歐、中東和非洲經濟體。

    從中期看,我們也有充分的理由看好亞洲。回顧2010-2016年,因為出口增長乏力,亞洲決策者不得不依賴槓桿來推動經濟增長,這引發了對宏觀經濟穩定性的擔憂。這一次,我們認為亞洲的增長引擎將變得更為可靠。強勁的外需及對資本支出的正向溢出效應形成了良性的反饋循環,進而產生經濟的自我維持周期。在某些方面,亞洲本輪周期的增長模式與2003-2007年類似,生產率將發揮更大作用,而槓桿將退居次要地位。

    事實上,這種情況在臨近2016年底時就已經開始顯現,當時亞洲在針對全球金融危機後的資源錯配做出了有效的調整。但2018年下半年的貿易緊張局勢及隨後的疫情打斷了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的強勁增長勢頭。我們認為,一旦新冠疫情烏雲消散,生產率發揮主導作用的結構性增長將會再次凸顯。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