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終止科創板IPO,聯想講不出「芯」故事

    終止科創板IPO,聯想講不出「芯」故事

    醖釀大半年之後,聯想集團的「回A」之路戛然而止。

    10月8日晚間,上交所官網顯示,聯想的科創板IPO(首次公開發行)審核狀態由「已受理」更改為「終止」。聯想和保薦人中金公司當日分別遞交了上市文件撤回申請。

    這一變化令外界頗為意外。9月30日,聯想的上市申請獲得受理,不少人認為掛牌已經是板上釘釘;然而僅僅一個工作日之後,這筆募資規模高達人民幣100億元的IPO就宣告終止。

    為了回歸國內資本市場,聯想籌謀已久。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聯想先後在香港和美國上市。近年來,出於拓寬融資渠道等多種因素,聯想開始尋求在A股上市,首選科創板。

    今年1月,聯想宣佈向上交所遞交CDR(中國存託憑證)上市及交易申請,正式踏上國內上市之路。

    直到8月上旬,聯想管理層對於此次上市仍然十分樂觀。聯想集團CEO楊元慶在一場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科創板上市進展順利,但要一步一步走,「只是時間問題」。

    但兩個月後,聯想登陸科創板宣告失利。相關公告使用了「終止」的表述,或許意味着聯想短時間不會再度啟動這一進程。

    其實,聯想此次衝刺IPO,帶有「及格式闖關」的味道。

    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創新產物,科創板的定位是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至少在前兩項上,以銷售個人電腦(PC)為主業的聯想很難說100%契合;要想被接納,需要在招股書中展現更有說服力的故事。

    在招股書中,聯想介紹了自身的業務構成,宣稱公司符合科創板「新一代訊息技術」行業定位,涵蓋「物聯網和智能硬件」和「雲計算」兩大板塊。

    但細究起來,這種描述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差異。

    按照一般定義,為聯想貢獻90%營收的PC和智能手機,很難被歸入「物聯網和智能硬件」;而AR/VR(增強現實/虛擬現實)設備、智能門鎖、投影儀之類的產品,概念上固然更加契合,但並非主業,也稱不上是拳頭產品。

    雲計算方面,聯想近年來在數據中心領域取得不小進展,全球市場份額躋身前五。但這塊業務的營收佔比僅為10%左右,每年波動很小。

    也就是說,聯想在財務上仍是一家以銷售PC和手機為主業的公司;但它在招股書中重點包裝非核心業務的故事,以增強投資人心目中的「科技感」,躋身科創板。

    不過,招股書的合理美化是每一家擬上市公司的通常做法;只要不存在虛構或誤導,就不構成違規。而公司為了滿足上市標準,通過調整表述「壓線過關」,也是全球資本市場的發展常態。

    截至目前,聯想尚未披露撤銷掛牌申請的原因。但從各項指標均已達成,只差臨門一腳卻主動撤回的操作中,或許可以管窺聯想管理層的思路。

    在頭部企業的歸國浪潮中,作為老牌紅籌股,聯想不太可能被國內資本市場長期拒之門外;與「能不能上」相比,「上得好不好」,也就是中長期股價表現才是聯想管理層的真正考驗。

    這不僅需要更高超的財技,也需要聯想在營收結構調整、核心技術研發等方面取得明顯突破。聯想需要通過核心技術的突破,讓公眾和投資人脱離「組裝廠」的認知窠臼,而晶片研發是重中之重。

    高度依賴PC業務,是聯想最被外界詬病的問題,也是影響資本市場看法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國內一線科技公司中,聯想是唯一一家把PC作為支柱業務的。華為、小米等廠商儘管也推出了筆記本電腦,但均作為核心的手機產品線的延展,營收佔比並不大。

    2018至2021財年,PC和智能設備業務在聯想集團總營收中的佔比分別為75.4%、78.6%和79.9%,居於核心地位。考慮到聯想手機、平板電腦等業務的體量較小,這塊營收其實主要是賣電腦的收入。

    在智能手機佔據主流的時代,聯想之所以仍然看重PC,既有公司歷史和業務慣性的因素,也有PC市場逐漸復甦的原因。

    去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促使全球各地興起居家辦公、遠程辦公的熱潮,推升了PC需求。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DC的數據,2021年全球PC出貨量超過3億台,按年增長13.1%。

    而在中國,這一趨勢更加明顯。今年第一季度,國內PC出貨量接近1200萬台,按年增長近50%;預計到2025年,國內PC全年出貨量將接近7000萬台。

    旺盛的市場需求,明顯拉動了聯想的財務業績。最近一個季度,聯想智能設備業務營收達947億元,按年增長28%;其中PC業務貢獻了82%。

    過去三個財年,聯想集團營收分別為3424億元、3527億元和4116億元,其中PC和智能設備業務的收入分別為2581億元、2772億元和3287億元,保持穩定增長。但在營收規模創下新高的同時,PC業務利潤低下的難題也愈發凸顯。

    2018~2020財年,聯想集團的毛利潤率分別為14.44%、16.48%和16.08%;扣除各項費用後,淨利潤率僅為1.2%、1.6%和2.1%。相比之下,小米的調整後淨利潤率超過5%,而蘋果的淨利潤率超過20%。

    忙活一年卻沒怎麼賺到錢,重要原因是第三方採購成本居高不下。

    由於自身無法生產關鍵電子組件,聯想每年都需要向第三方廠商大量採購,主要包括處理器、晶片、內存、存儲器等。根據財報,過去三年間,這部分成本分別為1416億元、1355億元、1506億元;營收佔比分別為41.4%、38.4%,36.6%。

    此外,與國內手機廠商免費使用Android不同,聯想需要從微軟公司大量採購Windows操作系統,預裝在電腦上。這部分費用每年也在250億元以上。

    一些批評者認為,從商業模式來看,聯想只是一家電子產品組裝廠。這種說法儘管有失偏頗,卻也部分反映了「錢都被供應商賺走了」的現狀。

    反映到資本市場上,自2018年以來,聯想港股股價起起伏伏,長期在10港元以下徘徊,目前不到9港元;市盈率只有9.8倍,明顯低於小米港股的14.7倍。

    聯想要想打破現狀,讓盈利能力突破天花板,進而為登陸科創板奠定基礎,必須從供應鏈下手,用自研代替採購,實現價值重新分配。

    PC成本結構中,CPU和顯卡一直佔據大頭。特別是CPU,通常會佔據一台電腦1/5乃至1/4的成本。如果聯想能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其生產成本就有機會獲得較大壓縮。

    聯想一直有着巨大的晶片需求,但直至今年,聯想才開始表露出親身投入的意向。在8月上旬的財報溝通會上,楊元慶表示不排除自研晶片的可能,也不排除合作可能。

    相比之下,蘋果、華為、小米等廠商很早就啟動了晶片自研。

    蘋果除了已經十幾次迭代的A系列晶片外,還在2020年底推出M1晶片,主要面向MacBook筆記本電腦,徹底擺脱了對英特爾的依賴。

    國內廠商中,華為2009年發布了K3晶片,2013年推出麒麟晶片,一度撐起自家的高端手機產品線;小米則先後發布了澎湃S1和C1晶片。OPPO和vivo的自研晶片也已經提上日程。

    聯想在這件事上猶疑不決,與創立之初定下的「貿工技」路線直接相關。沿着柳傳志劃定的這條路徑,聯想擊敗眾多對手,坐上全球PC行業的王座。在此期間,在楊元慶的操持下,聯想的營收規模不斷增長,業務條線也愈發龐大。

    但在全球科技版圖中,聯想始終沒能成為最耀眼的公司之一;即使在深耕多時的PC領域,它更多扮演的也是生產者而非創新者的角色。

    尤其是過去十年裏,「貿工技」增長邏輯受到越來越大的挑戰。

    最大的困惑是,按照最初設想,「技」是「貿」和「工」之後的自然演進。但從實際情況來看,聯想似乎尚未完成這關鍵一躍。無論是電腦或手機、硬件或軟件,聯想很難找到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零部件。

    這導致聯想在很長時間裏,講不出足夠性感的資本故事,也無法激發人們的想象空間。它的港股市值約為1000億港元,被阿里、騰訊等網路巨頭遠遠甩開,僅相當於小米的1/5。

    如果不打通這一關節,聯想即使在科創板掛牌,其股價也難言樂觀。這絕不是所謂「市值管理」等手段能夠解決的問題。

    在啟動回A之前,聯想已經在尋求轉變。

    過去幾年間,聯想多次調整組織架構,將業務劃分為智能設備、數據中心和數據智能三大集團;並提出「3S戰略」和「端-邊-雲-網-智」的架構體系,發力智能物聯網、智能基礎架構和行業智能。

    可以看出,這些新變化都是圍繞B端用户展開。但截至目前,聯想的營收結構並未出現大幅變化,PC佔比甚至有提升趨勢,改革成效並不明顯。

    原因之一是,B端市場是「慢市場」,用户教育、技術打磨和落地部署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且無法通過密集營銷來實現規模和收入增長。對於聯想而言,頗有遠水難解近渴之感。

    其實,既然中短期不可能告別PC業務,那麼聯想最值得攻克的難題就是晶片。如果有了自己的晶片,眼下的大多數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新的增長飛輪將被啟動。

    此外,通過自研晶片,聯想還能在急劇變化的國際形勢中,抵禦「斷供」風險。

    目前,聯想電腦的CPU、顯卡等核心組件均由海外公司生產。雖然大客户能夠享受較高的供貨優先級,但在全球晶片短缺疊加地緣政治影響的背景下,聯想的供應鏈安全也面臨挑戰。

    過去兩年的虛擬貨幣挖礦熱潮,高端顯卡供貨短缺,已經導致不少PC廠商頻繁缺貨。而華為在美國打壓下,被迫剝離手機業務,投入多年的麒麟晶片很可能永久停產,更是給所有中國公司上了一課。

    另一方面,近年來國內晶片廠商雖然有所發展,但無論是技術、工藝還是產能,都距離英特爾等一線廠商相去甚遠。至少在目前,聯想不可能將其作為替代選項。

    在國內晶片廠商仍在艱難跋涉的情況下,聯想的入局,能夠為國產晶片行業的發展注入新動力。聯想自身的龐大需求,也能為自研晶片的落地提供足夠寬闊的場景。

    聯想造芯,首先要解決錢的問題。

    作為現代工業的皇冠明珠,計算機晶片的研發成本極高,英特爾僅2020年的研發投入就高達13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76億元),佔全年營收的17%。

    相比之下,過去三個財年,聯想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02億元、115億元和120億元,佔比不到3%。無論是整體規模還是營收佔比,差距十分明顯。

    不過,這一局面正在改變。上一季度,聯想研發投入按年增長40%。按照楊元慶的設想,未來三年研發投入將翻一番。

    更大的難題是,留給聯想的時間不多了。

    參考蘋果、小米等公司的經歷,從0研發一款晶片,至少需要5年時間。即使聯想從現在起全力投入,最早也要到2026年之後才能取得顯著進展。

    此外,蘋果等公司在研發晶片時,均採用了ARM公司的方案,在指令集和架構上受益匪淺。但在PC領域,聯想找不到ARM這樣的公司,完全自研又不現實,只能向英特爾、AMD等公司購買授權,本身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即便如此,造芯也是聯想必須要走的路。

    未來許多年裏,PC業務仍將是聯想的現金牛和基本盤。在市場需求的支撐下,它不會像許多人預測的那樣迅速萎縮,只會被慢慢侵蝕,直至臨界點的到來。這注定是一條緩慢下降的曲線。

    對於聯想而言,這既是挑戰也是機會。PC市場未必長青,卻也能夠提供足夠長的緩衝帶,讓聯想尋找新的增長點,而晶片是最合理的選擇之一。

    除了遠期收益外,造芯還能幫助聯想打開新的想象空間。即使在起步階段缺少實際成果,也足以讓嗅覺靈敏的投資者蜂擁而至。屆時,聯想將有機會正式叩開科創板之門。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