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別盯着俄羅斯,歐洲能源危機是自己「作出來」的

    別盯着俄羅斯,歐洲能源危機是自己「作出來」的

    歐洲能源危機愈演愈烈,氣價與電價齊飛,居民苦不堪言。歐洲主流輿論紛紛將缺氣的鍋甩給俄羅斯,認為今年歐洲氣荒主要是俄羅斯「有意為之」,紛紛呼籲俄羅斯增售天然氣。

    上周三,俄羅斯總統普京暗示該國可以幫助穩定歐洲天然氣市場,增加對歐供氣,這一言論曾令歐美天然氣和石油期貨狂泄。這似乎也佐證了俄羅斯對歐洲能源的「控制力」。

    但果真如此麼?歐洲氣荒真的是「普京下的一盤大棋」?路透能源和商品專欄分析師John Kemp在最新專欄中說了句公道話:不要整天怪俄羅斯,基本面才是此次歐洲氣荒的根本驅動力。

    低庫存揭示真實基本面

    Kemp指出,經供應商確認,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今年執行了所有的長協訂單。只是沒有應歐洲各國的要求,增加額外的現貨供應。於是一些政客和交易員就揣測,這是俄羅斯出於外交因素,故意把着供應,旨在施壓北溪二號管道盡早通氣。還有人認為,俄羅斯這是在製造短缺,以便坐地起價,大發橫財。也有人稱,俄羅斯對歐供氣不足,是因為去年冬天太冷,消耗很大,自己國內也缺氣,正在重新補庫存。

    但Kemp認為,討論俄國人的主觀動機毫無意義,因為根本無從證實或證偽。此輪氣價上漲是全球性現象,不僅僅只發生在歐洲,並且有着明顯的周期屬性。

    2020年由於疫情影響,歐洲對於能源需求的下降速度遠快於供給下降,氣價下降。但隨着今年經濟復甦,能源需求快速回升,而能源供應恢復卻非常緩慢。加之去年歐美意外的寒冬消耗了大量的庫存,天然氣渠道商上半年未能及時補庫存,庫存始終處於低位,所以供需一旦錯位,缺乏庫存緩衝的氣價立刻飈上天。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歐洲的天然氣庫存一直低於過去五年平均水平,並且一路下滑。

    在去年冬天之前,歐洲的天然氣庫存多達1069太瓦時,為歷史第二高水平。但冬季結束時卻只剩下323太瓦時,處於三年來最低水平。

    美國的情況也類似,只是冬季能源消耗沒有那麼多,年初天然氣庫存略低於歷史平均水平。

    隨後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俄羅斯沒有在合同之外為歐洲增加供應天然氣,美國頁岩油也沒能增加產量,今年春天的低庫存風險轉變成了今年秋天的庫存危機。

    俄羅斯可能只是「背鍋俠」

    對於歐洲能源供應的基本面,宏觀對沖基金經理袁玉瑋(公眾號:瀧韜全球宏觀)在上周早些時候的文章裏也有詳細的分析。文章指出,此次氣荒主要源於歐洲人自己大躍進,和因為去年疫情誤判需求,削減產能和庫存。

    歐洲自己的天然氣產出從2005年以來,進入清晰的下降通道 —— 由於白左和環保主義者當道,脅迫政府和企業減碳,壓縮化石能源使用。歐洲經濟發動機德國,在2011年福島核泄漏之後,也「順應民意」關閉核電,導致失去電力調峰能力。

    而今年以來,歐洲本土天然氣進口商因為去年疫情中需求萎縮,低估市場需求,未能預見到經濟復甦的強大需求,上半年沒有及時補庫存。

    挪威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商,也是歐洲第二大天然氣供應商Equinor今年也特別「不給力」。該公司最大的氣田,也是歐洲最大的氣田Hammerfest LNG廠從去年10月起停產,預期到2022年3月才能復產,對歐洲供應是重大損失。Equinor 天然氣產量今年按年增長 4% —— 遠低於俄羅斯出口增長率17.4%。

    此外,歐洲今年快速推進減碳政策,歐洲碳排放期貨大漲,導致工業棄用煤炭,轉向天然氣替代,又進一步增加了天然氣需求。

    以上這些因素,對歐洲今年能源基本面的影響,遠大於俄羅斯的因素。

    基本面是逼倉的前提條件

    Kemp隨後援引一位資深大宗商品交易員的話稱:「逼倉(Squeeze)從來都是順勢而為,絕不逆勢。」基本面緊張和逼倉往往如影隨形,前者為後者創造了條件,而不是相反。

    俄羅斯是否有意通過控制天然氣供應加劇市場緊張,這些外人難以知曉。但顯而易見的是,這次包括歐洲在內的全球性能源價格上漲都可以用正常的供需基本面來解釋。

    如果今年早些時候歐美能快速補庫存,那麼無論俄羅斯還是OPEC+,都無法輕易通過控制供應而推動價格上漲。

    Kemp最後總結稱,無論是去年的能源價格暴跌還是今年的暴漲,都是典型行業周期的體現。正是去年的暴跌,導致了今年的暴漲。

    同樣的道理,今年能源價格的意外暴漲,將推動未來供需走向新的平衡,甚至導致2022年和2023年出現嚴重的供過於求。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