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中資企業IPO終止審查之後可以這樣做

    中資企業IPO終止審查之後可以這樣做

    根據中國證監會披露訊息統計,截止目前,A股IPO最新排隊企業共552家,IPO終止企業總數168家。通常說來,終止審查意味着全面退出IPO程序、暫停本次上市計劃。

    改道境外上市

    那麼,這168家企業終止審查後去向如何?

    業內人士指出,被終止審查後,擬上市公司通常有兩個選擇,一是重新排隊,二是選擇其他途徑。其他途徑一般有境外上市、借殼上市、被併購等。這其中,境外上市是被擬上市企業提及最多的選項。

    6月8日,激光雷達「獨角獸」禾賽科技宣佈完成超過3億美元的D輪融資,領投方包括高瓴創投、小米集團、美團和中信產業基金。同時參與本輪融資的還有華泰美元基金,以及老股東光速中國、光速全球、啟明創投等。這是禾賽科技在終止科創板IPO三個月後完成的新一輪美元融資,市場人士認為這或許意味着公司會尋求境外上市。

    今年7月,深交所網站顯示,女性健康網路公司美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狀態已更新為終止(撤回),原因系美柚主動撤回發行上市申請。另據IPO早知道報道,該公司或將改道境外上市。

    赴美上市具備更大優勢

    不同於A股的審核制和半註冊制,美國和中國香港都採用註冊制度,且實行多年,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上市體系和規範化流程,也是企業選擇境外上市的重要上市地。

    然而,香港上市的標準要比美國高很多。相比美國的紐交所、納斯達克,香港交易所對擬上市公司提出的要求要嚴格得多。無論是財務數據、法律、估值資產、業務模式,還是公司過往歷史、管理層架構等方面,任何一項因素不達標都有可能導致IPO審核無法通過。

    對於終止IPO審查的擬上市企業而言,能夠儘早走完上市進程,是最有吸引力的。在這個條件上,赴美上市比香港擁有更大的優勢和便利性。

    首先,美國上市程序相對簡捷,IPO周期預期明確,上市周期較短。如果上市過程一帆風順,企業最快可以用6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上市。同時,美股市場融資效率高,企業上市後如果想進行增發,相對來講會周期更短、更為靈活。其次,美國股市全球體量最大、交易額最高、機會多。美國股市是全球體量最大、交易額最高、資金容量最大的資本市場,中國企業融資機會更多、融資量也更大。

    然而,由於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加強對中概股赴美上市監管、以及國內開展的安全審查,近兩月赴美上市遇冷,市場有較多擔憂。對此,九久集團(Ninth Eternity Deep Tech Group)SPAC團隊表示,近期沒有中概股上市,主要導火索是自滴滴、K12行業受國內政府行政監管,造成股價急劇下跌,美國投資者損失嚴重;除了機構投資者對中概股容易受實體業務運營地政府行政監管的擔憂外,美國證監會還面臨美國本土大量散户投資的投訴壓力,導致美國證監會現在要求新上市的中概股在美國上市要嚴格遵守《The Securities Act of 1933》(1933年證券法)的標準、充分披露風險。其中「充分風險披露」最耗時間,也極度考驗中介機構的專業能力,如實體業務運營地政府的行政管制風險、VIE可能帶來的失控風險等,而以前中概股在美國IPO時都不披露或簡單描述。

    九久集團SPAC團隊指出,近期,應中介機構的要求,美國證監會出了一份指引,中介機構現在都在參照指引在協助發行人完善風險披露,這個過程較為耗費時間。預計最快到今年年底,中國企業赴美IPO可以恢復。

    「短平快」的上市

    此外,自2020年以來,SPAC上市方式逐漸火爆。這又為擬上市企業提供了一條更為快速的上市之路。

    九久集團SPAC團隊介紹,由於SPAC的發起人利用自身的專業、過往業績、知名度、投入的資本金和專業團隊,把SPAC操作成在NASDAQ或NYSE完成IPO的上市公司。SPAC再和擬上市公司合併,此時,擬上市公司不需要按IPO與上市的標準,而是按合併的報備制標準。這對於上市被否、公司存在瑕疵、行業受限制的企業,借SPAC上市有可能是最好的救命稻草,如賈躍亭的法拉第未來(FFIE)。

    就在中概股赴美IPO完善資料及充分披露風險的這段窗口期,內地一家原新三板企業盟雲全息(831105.OC)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紅籌上市架構設立及境內外公司重組後,就通過與SPAC合併的方式,即將實現在納斯達克上市。9月10日,盟雲全息(MicroCloud Hologram Inc.)與SPAC宣佈,雙方已經達成最終業務合併協議,估值4.5億美元,預計將於明年一季度完成。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