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從經濟和財報數據角度看「滯脹」擔憂

    從經濟和財報數據角度看「滯脹」擔憂

    上周,IMF的《世界經濟展望》小幅下調了2021年全球增長預測,主要是考慮到供應瓶頸阻礙經濟復甦,將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7月時的6%下調至5.9%,並維持2022年增長率預測在4.9%不變。其中,IMF將2021年美國GDP增速預測從7月時的7.0%下調了一個百分點至6.0%;對中國的增長預測下調了0.1個百分點至8.0%。

    本周一公布的中國經濟數據也印證了宏觀下行壓力。第三季度GDP按年增速為4.9%,不及市場預期,顯示來自政策、疫情、房地產、能源等疊加的衝擊。要使得經濟平穩並小幅回温,政策的邊際調整仍是必須的。

    而在美歐,情況稍顯樂觀。由於企業財報季開局良好,美股道瓊斯工業指數創下6月以來最大單周百分比漲幅,歐洲股市也收高,錄得七個月來最佳單周表現。

    在上周五的Morning Call《滯脹是否再度來襲?》中我們解釋了市場對於「滯脹」的擔憂似乎過於悲觀,今天我們將從數據角度,包括美國零售消費和企業盈利兩個角度,來審視是否應該擔憂「滯脹」。

    (財經智識授權使用)
    (財經智識授權使用)

    零售銷量超預期,反映美國經濟增長仍具動力

    10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零售銷售按月增加0.7%,扣除汽車銷售額的核心零售銷售額按年增長0.8%,遠超預期,且8月份數據從0.7%上修至0.9%。按年來看,整體零售銷售額增長13.9%,核心零售銷售額增長了15.6%。

    (財經智識授權使用)

    數據反映了消費市場面對疫情的韌性以及價格上漲的作用,增添了美聯儲在11月宣佈縮減購債的決心。

    由於節假日購物旺季的消費行為可能提前,10月零售數據有望繼續強勁,而工資的上漲也將有助該勢頭。雖然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在10月進一步下滑,但主要是受到疫情以及聯邦債務上限問題所拖累。

    需注意美國零售數據主要是對商品進行統計,隨着服務消費進一步復甦,即使未來幾個月零售數據有所放緩,在疫情後快速累計的家庭財富和存款支撐下,更廣泛的私人支出仍可能在快速增加。對美國經濟增速的放緩不宜過度悲觀。

    (財經智識授權使用)

    企業盈利增長紅利撐市場

    雖然今年全球經濟預測下調幾乎成為共識,但需要理解的是,宏觀經濟增速和企業盈利增速並不完全一致。主要市場的企業盈利仍然在今年坐享疫情後的復甦紅利。

    就全年來看,市場預計2021年主要市場的企業盈利增速均超過四成,其中最為強勁的是歐洲和新興市場,預計盈利按年增長55%,美國企業盈利增速也預計高達46%。

    儘管我們提醒,未來企業利潤面臨能源價格攀升、勞工短缺、工資上漲、供應鏈瓶頸導致交貨期拉長等挑戰,企業盈利很難再次進一步大幅超越預期。但這並不意味着目前的企業盈利並不強勁。

    實際上,企業盈利的持續改善將在今年接下來的幾個月中繼續給市場提供重要支撐之一,但盈利增長的高點在二季度已過,明年大多數市場的盈利增速回落和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將給市場帶來更多挑戰。

    (財經智識授權使用)

    三季度美歐財報季關注焦點

    未來數周市場的關注焦點仍將會聚焦在密集公布的美歐企業三季度財報。

    上周美國各大銀行率先公布業績,得益於火熱的併購交易業務和進一步釋放的壞賬準備金,美國大銀行們繼續創下史上最佳季度表現,四大銀行第三季獲利合計高達287億美元,標普金融板塊盈利增速從預期的17%上修至30.6%,利好消息帶動大盤股市向上。

    我們在今年持續看好金融股表現,標普金融股指數年初以來上漲了34%,遠好於大盤表現。

    (財經智識授權使用)

    目前市場預計三季度標普500企業盈利按年增長30%,營收實現15.1%按年增長,較財報季開始之前小幅上修。歐洲企業三季度預計更可實現46.7%的按年增速,企業營收增長12.1%。

    美歐企業盈利增速依然優於疫情前的長期平均水平,對於經濟周期敏感的能源、原物料、工業等板塊改善更為顯著。得益於供需不平衡下油價的持續強勁反彈,能源行業的營收增長最為強勁,請參考我們在上周對傳統能源板塊的中短期投資機會做出的詳盡分析。

    本周關注焦點為即將揭曉的大型科技企業財報,除了具體企業及板塊之外,更宜關注企業管理層對於通脹、供應鏈瓶頸等暫時性擾動因素對於企業利潤前景的影響,為投資機會尋求更多指引。

    (財經智識授權使用)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