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華爾街傳奇大佬:通脹非暫時 11月會議是「近年最重要」

    華爾街傳奇大佬:通脹非暫時 11月會議是「近年最重要」

    以成功預言1987年10月股災而一戰成名的華爾街傳奇交易員保羅·都鐸·瓊斯(Paul Tudor Jones)在上周三接受CNBC採訪時稱,通脹將持續存在,對美國市場和經濟構成重大威脅。

    保羅·都鐸·瓊斯認為,普通投資者的頭號問題是通脹,通脹不是暫時的。通脹可能比人們擔心的要嚴重得多。通脹可能是對金融市場和整個社會的最大威脅。

    為什麼通脹不是暫時的?

    瓊斯指出,數萬億美元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是通脹持續升温的動力。美聯儲通過QE為其資產負債表增加了超過4萬億美元,而美國政府推出了超過5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措施。現在是(供給需求)等式的需求方。疫情以來,M2增長了5.4萬億美元,這比通常情況下多出3.5萬億美元。這些錢可以進入股市、加密貨幣、房地產,或者被消費,它們只是等待在某個時候被用上,這就是通脹不會消失的原因。

    此外,美國剛剛提高了社會保障退休人員和軍人的福利。這只是加劇通脹之火的燃料。

    另一個推動通脹的周期性因素是工資上漲,瓊斯預計這種情況也將持續下去。看看失業者VS工作機會便知:現在有1044萬的職位空缺,770萬的失業人員。職位空缺與渴望/願意/有資格填補這些職位空缺的人員之間,越來越不匹配。很明顯,這是勞動力的結構性問題,零利率和量化寬鬆政策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瓊斯預計未來幾個月,隨着能源因素的介入,價格壓力將繼續上升。早前,美國CPI、PPI兩大通脹數據爆表,把市場對通脹的擔憂推向新高度。美國9月CPI連續16個月上漲,9月CPI按年上漲5.4%,超市場預期5.3%,連續第5個月按年增長超過5%,為2008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美國9月PPI按年上漲8.6%,創2010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9月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PI按年漲6.8%,超過8月的6.7%。

    抗通脹的敵人——美聯儲?

    在瓊斯看來,美聯儲是通脹的創造者,而不是通脹的對抗者。他甚至直言:「我擔心美國的未來。顯然,我們可能有着我見過的最不合適的貨幣政策。我們正在增加刺激,我們仍然是量化寬鬆,而我們應該做的是恰恰相反,我們理所當然地輕視通脹。」

    瓊斯直指上世紀70年代的高通脹時期:「央行官員們無視歷史的教訓。」當前,美聯儲很自信,持續將自我意志加於市場之上,推高股市。美聯儲冒着破壞整個以美元為基礎的全球金融體系的風險。通脹精靈已經從瓶子裏出來了。如果我們不轉向攻擊它,我們就有可能回到1970年代,當年,通脹對於數任總統和美聯儲主席們來說,是最重要的問題。

    在被問道鮑威爾是否會連任時,瓊斯認為很可能會。不過他補充說,鮑威爾不一定是處理我們面前局勢的合適人選,那些製造問題的人,很可能不會是解決問題的人。

    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人選是Paul Volcker,他在2015年時曾說,「如果我們遵循數學模型,我們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人們的情緒往往會影響人們繼續相信的方式。」

    那麼如果鮑威爾不連任呢?主持人說,那麼「有比鮑威爾更鴿派的人被任命為美聯儲主席」的可能性很大。瓊斯回應稱,這將是「一場絕對的災難」。

    美聯儲11月會議至關重要

    瓊斯認為,美聯儲11月3日的會議,可能是「這屆美聯儲最重要的會議」,因為現在他們第一次面臨雙重任務——即價格已經超過了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並且沒有顯示出放緩的跡象。

    「你看到了通脹,你看不到它的任何盡頭,在這次會議上,會有什麼反應?」康卡斯特/YouGov民意調查首次顯示,美國人認為通脹是比失業更大的問題。

    如果11月會議上,鮑威爾繼續堅持認為,從寬鬆政策的轉變將是「緩慢而漸進的」,那麼瓊斯認為這將是一種可悲的誤導性政策。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投資者應該全力做多抗通脹產品。不要看他們說什麼,看他們怎麼做。美聯儲實際上是在告訴人們,他們對抗通脹的速度會很慢而且很晚,在未來的某個時候,有人將不得不介入,把錘子扔下來,就像當年美聯儲主席Paul Volcker那樣。

    抗通脹交易怎麼做?

    對於傳統的股票/債券「60/40」的投資組合,瓊斯認為策略已死。目前的問題是,投資者如何去防禦。瓊斯表示,是時候加大通脹對沖力度,這包括投資商品和國債通脹保值證券等。在當前通脹和低利率並存的環境下,投資者應避免固定收益類產品。

    股市很有趣。在通脹的環境中,它們比固定收益要好得多。不過如果美聯儲採取行動解決通脹問題,可能會對股市構成打壓。如果美聯儲將短期利率上調至4%或5%,對於股票,市盈率為17或18,市場可能會下跌35%。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