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券商策略|跨年行情仍將繼續,A股或比海外市場更有韌性

    券商策略|跨年行情仍將繼續,A股或比海外市場更有韌性

    中信證券:新毒株衝擊帶來佈局良機,圍繞「三個低位」佈局藍籌主線

    (券商中國授權使用)

    中信證券表示,南非新毒株短期對市場情緒有衝擊,但也會帶來佈局跨年藍籌行情的良機,中期增量資金佈局和年末機構博弈下,以各行業龍頭品種為代表的藍籌主線將更加清晰。在疫情演變和外圍形勢方面,南非新毒株陰霾短期壓制市場情緒,未來發展趨勢尚不明朗,海外經濟恢復和貨幣寬鬆退出節奏可能放緩,且政策應對空間已不如前;但是,獨特的疫情防控策略下,中國經濟受新毒株擾動概率很低,在全球供應鏈中重要性將進一步提升,相對增速優勢也更明顯,人民幣資產避險價值將提升,外資對A股的增配可能提速。國內政策和經濟走勢方面,「以我為主」的國內政策仍有底線思維,對於地產依然維持「託底不刺激」的政策風格;預計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穩增長表態將更積極,提高國內經濟運行逐季改善的確定性。流動性和投資者行為方面,宏觀流動性跨年寬裕,預計未來一年以再貸款投放的基礎貨幣可能超萬億;權益在國內居民大類資產配置中更受青睞,市場流動性依然充裕;市場增量資金依然以機構為主導,而年底機構博弈將更注重來年佈局。

    配置上,建議堅定圍繞「三個低位」佈局藍籌主線。建議重點關注:1)基本面預期仍處於低位的品種,建議重點關注前期受成本和供應鏈問題壓制的中游製造,如汽車零部件、電力設備、小家電等,逐步增配估值回歸合理區間的部分消費和醫藥行業,如白酒、食品、免稅、疫苗、血製品等;2)估值仍處於相對低位的品種,建議關注地產信用風險預期緩釋後的優質開發商和建材企業,以及政策壓制預期有所改善的港股網路龍頭;3)調整後處於相對低位的高景氣品種,如國產化邏輯推動的半導體設備、專用晶片器件以及軍工等。

    國泰君安證券:重視疫情風險,無需過度恐慌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重視疫情風險,無需過度恐慌。受變異新冠病毒Omicron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出現震盪。當前來看,核心的擔憂在於病毒突變可能導致免疫逃避和傳播能力增強,進而拖累經濟復甦進程。參考6月下旬之後Delta病毒演繹脈絡,其對A股衝擊類似於「黑天鵝」事件,邊際影響逐步趨弱,國內市場更加遵循內生邏輯。

    事實上,10月下旬以來,全指實現「耐克型」先抑後揚走勢,兩市成交亦連續26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市場表現背後反映出新的共識正逐步醖釀:1)Q3季報之後,上市公司盈利端面臨至少三個季度的零增長壓力,但市場對盈利下行已有充分預期;2)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對經濟定調邊際趨於悲觀,伴隨政策關注度從防風險向穩增長轉化,結構性寬信用有望發力。考慮到疫情的海外鏈條,或令全球流動性收緊進程所有放緩。總體來看,此輪變異病毒風險仍需動態觀察,但鑑於國內防控經驗與疫情歷史演繹,無需過度恐慌對資本市場的衝擊。

    行業配置方面,高景氣與低估值並駕齊驅。繼續看好高景氣賽道及低估值的金融板塊,有序佈局消費的風格切換。1)消費電子等高景氣賽道:高景氣方向仍具稀缺性,重點關注元宇宙設備端等方向。2)金融地產:地產悲觀預期逐步緩解,驅動金融地產等低估值板塊反彈;基本面上,券商銀行亦有亮眼表現。3)持續看好消費切換:逐步邁出預期底部,推薦業績有支撐且盈利預期改善的白酒、生豬、乳業、汽車零部件等高性價比板塊。

    中金公司:疫情新變數之下A股或比海外市場相對更有韌性

    中金公司表示,南非變種新冠病毒的發酵引發全球新一輪恐慌,對於A股市場,我們認為短期可能也會受海外情緒影響,但中國市場可能相對更有韌性:1)過去兩年以來中國防疫模式整體效果顯著;2)中國相對完整的經濟體系,使經濟受到的衝擊相比海外經濟體相對小;3)中國股市所處的周期位置相對有利,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先回歸常態化且政策有望逐步放鬆,海外則處於增長臨近高位而政策面臨退出,該特徵與2021年截然相反;4)2021年中國股市的估值壓力明顯緩解,當前滬深300前向市盈率略低於歷史均值且股權風險溢價也處於歷史均值,相比高位的海外股市有更多緩衝空間。

    在疫情新變數之下,A股可能比海外市場相對更有韌性,內部穩增長的政策預期可能是主導市場表現的更關鍵因素。市場短期路徑可能仍會有波折,但可能無需過度悲觀,當前到年底及明年初可能是政策加力的重要窗口期,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重要的觀察節點。

    行業配置建議:配置繼續向政策預期及中下游方向傾斜。1)政策邊際變化或發力潛在有支持的領域,包括地產穩需求相關產業鏈、潛在的消費支持領域、券商等;2)今年已經有所調整、估值已經不高、中長期前景依然明朗的中下游消費,自下而上擇股,包括食品飲料、醫藥、家電、輕工家居、汽車及零部件、網路與傳媒、農林牧漁等;3)高景氣的製造方向,包括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導體,依據產業鏈環節景氣程度變遷而擇股配置,特別關注輸配電升級、汽車零部件等環節的製造機遇。

    廣發證券:短期仍有波動風險,板塊配置向「防疫」主線傾斜

    廣發證券表示,A股「真空期」遭遇變異毒株,全球大類資產表現或介於20年3月與21年7月之間,短期權益資產仍有波動風險,板塊配置向「防疫」主線傾斜。新變異毒株或具備更強傳播力帶來周五全球大類資產劇烈波動,資產表現超過7月下旬德爾塔病毒衝擊,而隨着多國對航線的封鎖限制,部分板塊表現與20年3月較為接近(原油暴跌、美元下跌、航空股下跌而線上會議股上漲)。我們基於現有的新毒株研究訊息,判斷本輪大類資產的表現或介於20年3月與21年7月之間,因此風險資產短期仍有波動風險,對於經濟和政策的情景假設需要密切跟蹤未來全球是否會重新開展封鎖限制。

    行業配置或再次回到「防疫」下的輪動線索,短期尋找「防疫交易」與「雙碳寬信用穩增長」的交集——1. 短期的「防疫交易」升温(疫苗、線上辦公);2. 「雙碳寬信用」+新基建穩增長(風電、光伏-電站/組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3. 景氣預期與基金配置雙雙觸底下的提價線索(食品加工)。

    海通證券:新冠最新變種對行情有擾動,不改跨年行情趨勢

    核心結論:1. 從年度、季度、三個月滾動視角看,當前各大寬基指數的振幅創新低或處於歷史低位。2. 參考美股,A股的波動率下降是中長期趨勢。短期而言,市場振幅收窄往往是歲末年初行情啟動的前奏。3. 新冠最新變種對行情有擾動,不改跨年行情趨勢,結構望均衡,大金融和硬科技較優,消費跟漲。

    隨着經濟下行壓力被對沖以及房地產債務擔憂消退,大金融行業有望迎來修復。當前消費行業盈利、基金配置均處在低位,往後看,消費板塊的基本面有望回暖,性價比將改善。

    興業證券:跨年行情:無需過度擔憂,科創「免疫力」最強

    興業證券認為,新變異株對A股影響有限,最多是短期「虛驚一場」,跨年行情仍將繼續。11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將南非發現的變異毒株Omicron列為VOC,引發全球市場大跌。本次海外市場反應強烈,核心在於近期正值全球多國開始嘗試「與病毒共存」政策、大幅放寬疫情管控之際,再次引發疫情反彈擔憂進而衝擊市場。但當前,變異株公布後,包括美國、英國、德國等在內的多個國家已宣佈對南非及其鄰國實施旅行禁令,反應速度遠超此前幾次。對於A股,國內的疫情防控政策下,新變異株影響有限:參考此前幾輪海外新毒株發酵期間的市場表現,A股基本維持穩定(對應此前的四個時點,上證一周內平均漲0.18%,兩周平均跌0.41%)。因此興業證券認為,在國內防疫機制下,海外新變異株難造成國內疫情繫統性反彈,對A股市場也影響有限。因此,跨年行情的大邏輯並未改變,如若新變異株下全球動盪導致A股短期波動,反而是一個值得把握的買點。階段性科創成長「免疫力」最強。參考此前四次新變異株公布後的行業表現,國防軍工、新能源、電子等與疫情相關性較小的板塊漲幅領先。

    中期,繼續抓住跨年行情三條主線:1)以券商、保險、地產基建為代表的低估值板塊。一方面,穩增長壓力下,房地產政策結構性放鬆的預期已開始升温,跨周期調節下基建也有望發力。另一方面,風險偏好抬升窗口,券商、保險等低估值板塊有望迎來修復。2)有望受益中美經貿關係緩和的機械設備、電氣設備、紡織品、傢俱等板塊。參考USTR最新發布的549項關稅排除清單,機械設備、電氣設備、橡膠品、紡織品、傢俱等相關行業有望直接受益。更進一步的,考慮到未來可能的關稅減免,機電產品、防疫物資、輕工、機械設備、汽車船舶等對美出口佔比居前的行業板塊,也有望受益於中美經貿關係緩和帶來的情緒催化。3)整段跨年行情中,科技科創仍是主旋律。隨着宏觀環境逐步進入「寬貨幣、穩信用」階段,市場風格將進一步偏向高景氣、高增長的科創、科技。

    中長期,科創是共同富裕政策思路下高質量發展、做大蛋糕的必然選擇。更是中美博弈大背景下,順應當前迫切提升科技競爭力、擺脱「卡脖子」困境的最鮮明的時代主線。投資策略:短期,關注「免疫力」最強的科創成長。中期,繼續抓住跨年行情三條主線。長期,聚焦科技創新的五大方向。1)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特高壓等),2)新一代訊息通信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5G等),3)高端製造(智能數控機牀、機器人、先進軌交裝備等),4)生物醫藥(創新藥、CXO、醫療器械和診斷設備等),5)軍工(導彈設備、軍工電子元器件、空間站、航天飛機等)。

    安信證券:不恐慌,逢調整佈局

    安信證券認為,近期新冠病毒變異體B.1.1.529受到市場廣泛關注,投資者關心新型毒株對市場造成的影響。我們認為,從之前疫情看,其本身會造成多重影響,有正面有負面,除了破壞服務業、干擾供應鏈等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之外,另一個實際結果是全球央行寬鬆加碼,中國一些行業出口上升加強了對全球供應鏈環節的替代。就目前來看首先還不能明朗新的變異毒株的傳播力度和破壞力,更還談不上由此帶來的寬鬆預期。因此目前研判其影響為中性,但不確定性有所上升,建議多看少動,以觀望等待為主,等待新一輪疫情的影響範圍、破壞力和政策應對逐步清晰,等待12月中旬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於明年經濟政策的定調。如果市場出現短期的大幅下跌,則可以對後市更加樂觀一些。

    配置上注重明年的業績穩定和高景氣的確定性,建議暫時避開可能受到疫情爆發影響的部分行業。當前重點配置以「寧組合」為代表的高景氣長賽道,包括光伏、新能車(汽車零部件、鋰資源、鋰電池)、CXO、軍工等。繼續關注食品飲料等板塊估值修復的機會。規避旅遊、餐飲、航空等可能受到疫情爆發影響的行業。

    山西證券:關注低估值板塊盈利修復機會

    山西證券表示,目前A股流動性基本保持穩定,寬信用及寬貨幣預期均邊際走強,新能源、碳中和、共同富裕等具有較高景氣度的熱門概念板塊估值已進入較高水平,短期內大幅上探空間或已相對有限。市場整體估值分化依然明顯,主線尚不明朗,短期內大概率仍將延續結構性行情,但在寬鬆預期持續走強的背景下,趨勢性行情機會依然值得期待,建議維持均衡配置的同時關注業績有望修復的低估值藍籌標的,以及成長風格中景氣度仍高的低估值細分賽道。

    行業方面,(1)鋼鐵板塊此前在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行的影響下,盈利空間持續收縮,板塊估值已處於歷史較低位。同時,近期鋼鐵行業碳達峰方案即將落地,能耗雙控背景下產出趨緊趨勢難改,且鋼鐵產量已明顯下滑,社會庫存持續消耗。隨着房地產信貸政策邊際放鬆及年末專項債發行提速帶動基建發力,鋼鐵補庫需求或將走強,帶動鋼鐵板塊盈利逐步改善,建議關注在能耗雙控配額約束下,產能支撐較強的個股標的。2)大眾消費板塊在年末終端消費需求逐步回暖、成本壓力趨緩及產品價格接連調漲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或呈現較優配置機會,建議以消費升級及估值修復為底層邏輯挖掘質優標的,擇機佈局。3)當前醫藥生物子板塊估值多已築底,在上游價格受控回落、集採規範接連出台以及監管趨強等因素的影響下,建議關注原料藥等子板塊龍頭標的業績增長帶來的機會。此外,冬季疫情反撲以及新型變異株的出現使得疫苗、新冠檢測等板塊仍將保持較高增速,建議關注。4)元宇宙概念近期十分火爆,板塊內個股股價大幅衝高,雖本周出現回調,但整體估值仍然處於高位,我們再度強調理性應對市場「風口」,建議結合具體個股標的的業績兑現能力,綜合考慮當前風險水平,短期內謹慎控制元宇宙相關個股倉位。4)隨着政策邊際放鬆預期走強,非銀金融板塊估值有望修復,建議關注。

    中長期來看,建議投資者持續關注三個方向。消費板塊:醫藥、消費升級。長期優質賽道:碳中和、科技創新、新基建。穩健底倉品種:大金融。

    華西證券:堅定信心,「跨年行情」成色依舊

    華西證券表示,A股微觀流動性充裕,且估值較合理具備安全墊。1)當前股市流動性充裕,A股萬億成交已成常態,北向資金已連續14個月淨流入,11月淨買入靠前的行業有:電氣設備、電子、化工、食品飲料、計算機等,仍以成長行業為主。2)估值方面,截至11月26日,萬得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PE_TTM為32.3倍,位於2010年以來60%分位,已回歸至相對合理位置。

    投資策略:堅定信心,「跨年行情」成色依舊。病毒變異株Omicron對全球股市均有影響,A股下周開盤或受衝擊(包括北上資金的流動),但整體影響或相對有限。中國公共衛生系統有着及時、高效的應對措施,且經歷之前的多輪疫情(突變)衝擊,國內無論居民還是公共衛生系統均有着防疫經驗,新病毒變異株對國內的影響小於國外。當前A股萬億成交成常態,且估值較合理具備安全墊,「國內經濟穩中趨弱+流動性寬鬆+產業政策頻出」仍是主基調,成為演繹「跨年行情」驅動力。由此,我們認為A股短暫波動後,有望重回「結構性」行情。配置上仍建議以成長為主,兼顧低估值,另外近期新病毒的變異有望催生醫藥板塊行情。

    具體到行業配置上,建議關注:「新能源(車)(智能電網、儲能、風能、光伏等)、醫藥、電子、銀行」等。主題投資關注:「雙碳、軍工、消費升級」等。

    國盛證券:A股更多受到國內疫情小周期影響

    國盛證券認為,通過內外疫情周期的覆盤,進一步總結出如下幾點規律性特徵:

    1)國內外疫情小周期存在較大差異,且二者之間的關聯性較低。2) 21年以來,疫情周期主要影響的是資產比價以及股市風格,而對資產絕對價格的影響較為有限。3)就A股風格來看,更多是受到國內疫情小周期的影響,每輪國內疫情擴散都伴隨成長-價值、高估值-低估值相對跑贏;而在確診數量下降之後出現逆轉。4)就全球市場而言,成長-價值、科技-能源的比價同樣與全球疫情周期高度相關。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