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光大證券前董事長被調查,或涉MPS收購事件

    光大證券前董事長被調查,或涉MPS收購事件

    這起海外併購事件讓光大證券的投資打水漂,還蒙受數十億元的損失。眼下,這場連環官司還沒有完結,光大證券42億元的追償能否如願?

    長達5年之久的「MPS跨國併購案」還在持續發酵。光大證券前董事長薛峰被傳帶走接受調查的消息不脛而走,再次將這起海外併購事件推回大眾視線。

    2016年,恰逢中國企業進行海外併購的熱潮。

    同年,暴風集團與光大證券旗下全資子公司光大資本牽頭,集結各方資本,以52億元完成對國際體育版權代理巨頭MP& Silva Holdings S.A.(簡稱「MPS」)65%股權的收購。然而收購完成兩年半之後,2018年10月MPS宣佈破產。

    這是一場曾經轟動資本市場的跨境併購案,被市場簡稱為「MPS事件」。

    隨着暴風集團的「消亡」,作為發起方之一的光大證券因而承受了近50億元的風險敞口,截至目前,為該案合計計提的預計負債已達45.52億元。

    曾經被寄予厚望的交易最後一地雞毛,當下,涉事方的追責追償還在進行中,光大證券又勝算幾何?

    前董事長被調查 或因「MPS收購」舊案

    據《第一財經》11月29日消息,薛峰已於數月前被有關方面帶走調查,核心事由可能涉及此起明星跨國併購案。

    二級市場上,光大證券A股收盤下跌1.82%,報14.58元/股。

    早在2019年3月18日,上海證監局就因MPS事件,公布了一份《關於對薛峰採取監管談話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認為其負有領導責任和管理責任。2019年4月,在MPS事件風險爆出後2個月,薛峰辭去光大證券董事長,此後有關其人的消息也鮮有見諸報端。

    事情源自於更早些的2016年。

    曾經的江湖,暴風集團素有「小樂視」之稱,也是資本的寵兒,市值一度飆升到近400億元。2015年前後,樂視的體育版塊做得風生水起,暴風集團同樣瞄準了體育版塊。

    2016年,暴風集團聯合光大證券旗下的光大浸輝(光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設立了浸鑫基金,當年5月,該基金完成對英國體育版權公司MPS65%股權的收購。MPS曾是國際上紅極一時的體育版權公司,業務曾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90多個全球賽事產權。

    完成收購後,按原計劃將會在18個月內賣給暴風集團,以實現基金退出和資金收益。

    在MPS的收購交易裏,光大資本、暴風集團創始人馮鑫兩個發起方出資都不多,但作為明星公司,自然價格不菲,這筆交易依靠劣後-夾層-優先的結構撬動了50億資金。

    後來該體育版權代理公司經營陷入困境,浸鑫基金未能按原計劃實現退出,從而使得基金面臨較大風險。

    隨着MPS項目暴雷,一場風波的帷幕也正式被掀起。

    2018年10月,MPS被倫敦高院裁定解散,投資人被套牢。曾經的投資人包括招商銀行、華瑞銀行等方面,向光大資本追償損失。雖然出資方各個都是「大人物」,但這52億元的虧誰也吃不消。

    「這個世界是荒誕的,本質上是偶然的,成功也是,要隨時做好什麼都沒有的準備。」

    這是2016年馮鑫在接受採訪時的語錄。

    一語成讖。

    2019年7月,馮鑫因涉嫌犯罪被捕,而暴風集團風雨飄搖後於2020年退市,光大證券成了最後的「背鍋俠「。

    光大證券涉及糾紛金額45億元 人事動盪不已

    資本是一把雙刃劍。

    這筆失敗的收購大大挫傷了光大證券的元氣,其業績連續三年被拖累,還有多位高層「被下課」。

    天眼查訊息顯示,浸鑫基金股權名單中共計14位出資方,包括招商財富、上海華瑞銀行、上海愛建信託、鉅派投資等,這些金融機構是多層複雜的融資結構和自然人投資者。

    浸鑫基金合計募集52億元。光大證券2018年報中披露,浸鑫基金的資金來源分別是:優先級有限合夥人出資人民幣32億元,包括:招商財富背後投資方招商銀行出資最高,達28億元,上海愛建信託出資4億;其次是深圳恆祥等中間級有限合夥人出資人民幣10億元;最後是暴風系公司、光大浸輝的控股股東光大資本等作為劣後級出資10億,其中光大資本出資6000萬元。

    關鍵的是,在浸鑫基金優先級有限合夥人出示的光大資本蓋章的《差額補足函》中,其中約定「在優先級合夥人不能實現退出時,由光大資本承擔相應的差額補足義務」。

    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光大證券及其旗下公司陸續收到MPS項目案件訴訟與仲裁通知書,累計涉及糾紛金額高達45億元。

    具體來看,2018年11月14日,中間級有限合夥人深圳恆祥就合夥協議和補充協議糾紛申請仲裁,要求光大浸輝賠償本金及預期收益的差額部分,涉及金額約為人民幣1.68億元。

    來自優先級合夥人招商銀行方面的索賠額最高。2019年5月31日,招商銀行對光大資本提起訴訟,要求對方履行相關差額補足義務,訴訟金額約為34.89億元人民幣。

    受上述併購失敗影響,從2018年開始,光大證券連續三年對MPS項目計提鉅額減值準備。財報顯示,2018年至2020年,光大證券因MPS項目計提預計負債,三年分別計提金額為14億元、16.11億元、15.5億元,合計為MPS項目承擔損失45.52億元。

    除此,該案還引發了光大證券的人事地震,多位相關負責人或主動離開、或被動「下課」,歷經幾輪人事動盪。

    2018年上半年,光大資本原總裁代衛國被免職;

    2019年10月8日,光大證券原總裁周健男離職;

    2019年10月18日,原合規總監陳嵐離職;

    2019年4月28日,光大證券原董事長、董事薛峰引咎辭職......

    人事變動頻繁的光大證券,近日又現一例高層人員被查事件。11月17日,光大證券債務融資總部總經理、投資銀行總部總經理杜雄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調查。

    追償42億 光大證券能否重振雄風?

    眼下,光大證券的子公司、孫公司都面臨鉅額訴訟。

    去年8月8日,光大證券發布下屬公司訴訟及仲裁進展公告,其子公司光大資本被判決向兩家銀行(招行、瑞華)支付超過35億元。同年4月,光大浸輝還收到上海國際仲裁中心裁決書,裁決光大浸輝等支付申請人恆祥投資的投資本金1.5億元及相應預期收益、律師費、仲裁費等相關費用。

    儘管已然「背鍋」,光大證券並沒有放棄彌補MPS事件的損失,也在通過法律途徑追討MPS原賣方股東的有關責任。

    光大證券曾試圖向暴風集團追償。2019年3月13日,光大浸輝作為浸鑫基金的執行事務合夥人,與浸鑫基金共同作為原告,向法院起訴暴風集團及其實際控制人馮鑫。稱暴風集團及馮鑫未履行相關協議項下的股權回購義務而構成違約,要求被告賠償因不履行回購義務而導的損失,合計7.5億元。

    不過,一審法院並未支持。目前,光大浸輝已提起上訴。

    同時,海外訴訟也已開展。2021年6月,光大證券發布公告稱,浸鑫基金的境外項目交易主體JINXININC(開曼浸鑫),已經在英格蘭和威爾士高等地,將MPS公司原賣方股東卡多·席爾瓦(RiccardoSilva)、安德烈·拉德里扎尼(AndreaRadrizzani)等個人和機構告上法庭。提出欺詐性虛假陳述以及稅務承諾違約的訴訟主張,涉案金額約為6.6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逾42億元。

    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在接受《華夏時報》採訪時表示,時隔三年後的反擊索賠,這是跨時間、跨空間、跨國度的一次「亡羊補牢」,猶已為晚,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不過,光大證券作為國有企業,有保護國有資產安全的責任,也有保值增值的責任,出現這樣的投資損失,管理層一定有所作為,採取一切措施挽回和減少投資損失,對於無法挽回和減少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無論結果如何,追責追償是一種正確行為。

    光大證券作為國內資本市場資歷最為深厚的老牌券商之一,近兩年業績呈增長態勢。2020年實現營收158.66億元,按年增長58%;歸母淨利潤23.34億元,按年增長311%。

    不過,2021年前三季度,光大證券陷入增收不增利。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3.05億元,按年增長15.32%;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按年下滑1.6%至32.57億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按年下滑2.44%。

    (金融八卦女頻道授權使用)

    單季度來看,今年第三季度,光大證券營收按年下降1.13%至43.07億元,歸母淨利潤按年下降14.09%至9.95億元,單季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具體業務上,投行業務、資產管理業務的手續費淨收入分別按年下降14.05%、近40%。

    對此,一家券商機構人士表示,首先,老券商股是板塊行情,基本是齊漲齊跌。其次,光大證券的行業地位是二流券商,不會因為一年兩年的業績增長而改變其地位。

    不過,也有好消息,2021年5月28日,證監會公布首批證券公司「白名單」,包括光大證券等29家證券公司在列。根據監管要求,「白名單」是券商開展創新試點業務的入場券,同時,入選券商可以享受部分業務手續簡化的權利、簡化部分監管意見書出具流程等諸多差異化監管。因此,光大證券未來在衍生品交易、基金投顧等創新業務、上市融資方面將更加快速便利。

    山西證券研報認為,截止2020 年末,光大證券對浸鑫基金所投的MPS 項目相關的預計負債為45.52 億元,計提相對充分,MPS項目風險逐步出清。

    這起海外併購事件讓光大證券的投資打水漂,還蒙受數十億元的損失。眼下,這場連環官司還沒有完結,光大證券42億元的追償能否如願?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