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芒格錯付阿里巴巴?

    芒格錯付阿里巴巴?

    經過一整年腰斬式下跌之後,阿里巴巴股價的下跌仍在繼續。

    近期高盛在對中國2022年經濟發展的研判中預計,明年將是中國除了危機年份之外,歷史GDP增速最低的一年(4.8%)。

    一家以「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為使命的企業,遭遇了天下生意越來越難做的局面,顯然不會是什麼好事情。

    阿里巴巴(NYSE:BABA)近期的股價表現也呼應着這一預判:2020年下半年開始的股價回撤,至今甚至已出現了惡化傾向。

    阿里巴巴股價表現(2021年1月至今)

    (投中網技授權使用)

    經過一整年腰斬式下跌之後,阿里巴巴股價的下跌仍在繼續,於11月17日出現了跌幅11.13%的大幅單日下跌,並在隨後持續下跌接近10%。

    中概互聯如今的慘狀不必細說,而阿里是其中受到政策、產業環境甚至是競爭對手單點狙擊最嚴重的巨頭,甚至可以不加之一。包括大量阿里巴巴內部人士在內,已經有不少人對其態度轉向悲觀。

    誰也沒想到的是,寒冬中的阿里,最大的温暖竟來自大洋彼岸——對中國企業一直有好感的芒格,通過旗下的Daily Journal買入阿里巴巴並不斷增持。

    如果從規模上看,Daily Journal的買入規模其實並不大(相比巴郡·哈撒韋),3月持有阿里3750萬美元的股票,持倉暴增82.7%後,持倉市值也僅提升至4500萬美元。

    來自投資泰斗級人物的信心,遠比這4500萬美元持倉更有價值。但對於芒格來說,即便是4500萬美元的持倉也不會輕易買入。Daily Journal的每一筆重倉下注,都暗暗關係到自己的「一世英名」。

    更何況,芒格與巴菲特對待中國企業不同的態度由來已久。

    老搭檔的態度差異

    除2008年對比亞迪的投資,以及2003年投資了港股中國石油之外,巴菲特十多年來沒有任何新增投資。

    眾所周知,芒格本人非常看好比亞迪並毫不吝惜對其的讚賞。今年2月,伴隨着比亞迪股價的不斷上漲,他再次談起自己的愛股時,展示出了不同於以往的一面:

    我其實是很少持有像比亞迪這樣的股票,(估值)已經高到讓你流鼻血的地步。我也是在不斷的在學習。我們非常喜歡這家公司,也喜歡管理層,這就是我們的想法,所以我們還是非常忠誠於自己的想法。

    出於對比亞迪的認可,芒格甚至強調了自己也在不斷的「學習」,這其中暗含的意味不言而喻。而經過了連續兩年幾乎不斷的上漲之後,比亞迪已經排到了巴郡·哈撒韋公司持股市值的前列,這是此前從未出現過的事情。

    但巴菲特始終對於中國企業沒有太多信任。在過去多年投資方向的拓展中,他先後開始投資科技硬件行業、雲計算、新能源等領域,在國別上,介入過德國、韓國和日本等國家的企業,但在中國企業方面,除2008年對比亞迪的投資,以及2003年投資了港股中國石油之外,巴菲特十多年來沒有任何新增投資。

    中國石油股份股價表現(2003年1月-2008年1月)

    (投中網技授權使用)

    令很多中國價值投資者意難平的是,就連他們心目中與巴菲特價值投資理念最為吻合的茅台,巴菲特也遲遲沒有過任何形式的買入操作。

    反而是芒格,通過李錄旗下的喜馬拉雅基金,間接投資了一些中國的優秀企業,除了比亞迪之外,比較知名的案例還包括了郵儲銀行港股。

    巴菲特曾經表示「中國市場很大,有非常多的可能性,如果在中國能找到合適的行業、合適的時間、合適的管理團隊,我們會毫不猶豫地投資。」

    但說是一回事,真正投資卻又是另外一回事。對比巴菲特對中國企業的態度,更顯芒格親自買入阿里巴巴的難能可貴。

    好壞未定的標籤

    在政策層面的反壟斷之外,來自「市場層面的反壟斷」力量甚至更強。

    在投資做到一定的階段之後,高手們的一舉一動都被市場所密切關注,並積極尋求效仿的可能。

    最典型者就是高瓴資本在2021年的境遇:任何佈局,不論是二級市場買入還是定增還是一級市場投資後的上市,都吸引了大批散户投資者「抄作業」。

    自身對於市場巨大的影響力,也是大佬們面對的壓力與風險的一部分:放棄貼在自己身上光輝耀眼的標籤是很難的事情,給自己身上貼上一個好壞未定的標籤也不容易。

    買入阿里巴巴對於芒格來說,就相當於在臨近100歲的時候,給自己貼了一個全新的中國網路標籤。

    芒格的投資,對於身處逆境中的阿里來說,是效果卓著的利好。其面向資本市場釋放出的價值,遠勝CEO張勇接受任何海外媒體的採訪。而在賬面的盈虧得失之外,芒格卻必須為這筆投資付出更大的潛在的聲譽風險。

    幾乎全球的投資者幾乎都已經知道了芒格對阿里巴巴的「重倉買入」(其實只是Daily Journal的重倉),但阿里巴巴所面對的困難卻是實實在在的——包括了監管對企業擴張邊界的限制,以拼多多、抖音、美團為代表的競爭對手的衝擊,以及企業文化層面的巨大挑戰。

    在芒格過去數十年的投資生涯中,他都以「買入優秀公司」聞名於世。在一個艱難不利的環境下投資阿里巴巴,是否會是好的選擇?

    至少從2021年的情況來看,這些擔憂是被印證的。50%的下跌並沒有成為阿里巴巴股價下跌的終點。

    對於阿里來說尤其不利的一點是,在政策層面的反壟斷之外,來自「市場的反壟斷」力量甚至更強。零售行業的新一輪商業模式創新,對於傳統電商在資本市場上的估值造成了不利影響。

    阿里巴巴重走蘋果路?

    如今芒格對阿里巴巴的投資也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但這是否意味着未來會如蘋果一樣被資本市場所重新認知,並恢復上漲?

    巴郡·哈撒韋投資中國石油和比亞迪,兩筆投資雙雙獲得巨大成功。雖然對阿里巴巴的投資僅是在芒格治下不到一億美元的小賬户下進行,但也不免被搬出來比較。

    但三筆投資有着非常明顯的不同,甚至可以被歸類到三種完全不同的風格邏輯裏面:

    對於比亞迪的投資更像是一筆風險投資。在《李錄賣飛了比亞迪》一文中,巨潮分析李錄在一級市場上有過從業經歷,並將這些經驗融入到二級市場的投資中,斷定王傳福是一個「韋爾奇和愛迪生的混合體」,巴郡·哈撒韋也因此入股約18億港元。

    比亞迪股份股價表現(2008年1月至今)

    (投中網技授權使用)

    如今這18億港元已經變成了將近700億港元。從投入過程到持股周期到回報數額,這筆投資都有着非常濃厚的早期投資味道,且芒格的介入程度非常高。

    中國石油的投資更像是一筆純正的巴菲特式投資,買入被低估的周期股投資,當時中國石油港股的市盈率僅有三倍。

    而芒格對於阿里巴巴的投資與這兩筆投資都有不同,更接近於巴菲特對蘋果公司的投資。對蘋果的投資發生於2016年,當時的蘋果正處於被資本市場重新認知的階段——在此之前很長時間,蘋果都被認為只是一家硬件企業。

    蘋果公司股價表現(2015年1月-2018年1月)

    (投中網技授權使用)

    更類似的是,巴郡·哈撒韋入股蘋果之後,蘋果也出現了一波幅度巨大的下跌,以至於有人認為巴菲特的投資失敗了。

    如今芒格對阿里巴巴的投資也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但這是否意味着未來會如蘋果一樣被資本市場所重新認知,並恢復上漲?

    芒格的簇擁們、阿里巴巴的股東們都期待着這一天。但如果這筆投資能夠最終與巴郡·哈撒韋對蘋果的投資一樣扭轉局勢,人們需要思考以下的前提條件:

    1.阿里巴巴是否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給消費者以必選的理由?

    2.阿里巴巴是否能夠實現估值的提升——從硬件(基礎設施)升維到更高層次的、能夠被投資者認可並給出高估值的產品?

    3.阿里巴巴是否能夠在經營層面、管理層面實現順利平穩的過渡?

    4.阿里巴巴是否能夠在競爭對手的挑戰中越戰越勇?

    5.阿里巴巴是否能夠構築起被廣泛認同的品牌與產品文化?

    這些問題的回答,會直接展示出阿里巴巴在困境中是否具有足夠的韌性,而這些特質要遠比一兩年內的財務數據是否亮麗更加重要。

    寫在最後

    芒格本人對於零售企業的投資有很深刻的認知。

    在接受《證券市場紅周刊》的採訪時,芒格表示自己一生最成功的三筆投資就是巴菲特、Costco、李錄。其中Costco就是全球最成功的倉儲超市,這家公司及其罕見地在網路零售企業的衝擊中獨善其身,2008年以來股價幾乎從未下跌,市值已經逼近2500億元。

    芒格將Costco定位為「通過天才管理成為行業內翹楚的典型」,這與他對王傳福的認可有異曲同工之處。

    但芒格曾經評價馬雲:「我認為馬雲評論中國政府的做法非常傲慢。這不是馬雲應該做的。」

    相比之下,他對於中國經濟整體的信心更足,也許這才是他選擇買入阿里巴巴最核心的原因:

    「我認為中國人在管理經濟方面表現得非常精明,他們在管理經濟方面取得了比我們更好的成果,而且我相信他們還能夠繼續下去。」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