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2021年度行業大事件:這可能是未來港美股的投資方向

    2021年度行業大事件:這可能是未來港美股的投資方向

    2021港美股冰火兩重天,但個股、板塊卻大事不斷,百花齊放。2022年,這些大事或繼續引領行情走向。

    自2020新冠疫情突襲世界之後,2021年各行各業收拾心情,重整旗鼓,再度出發。眾多產業更如雨後春筍般欣欣向榮,創造了許多新的紀錄。

    2021年,眾多行業迎來里程碑時刻,同時眾多公司也走下神壇。新老交替之際,發生了許多影響行業、影響市場的重大事件。許多事件貫穿全年,許多事件又曇花一現。但相同且可以確定的是,它們的影響力將持續下去,成為明年、乃至更遠時間的「風向標」。

    接下來就由發仔跟大家一起來看看,與眾不同的2021都發生了哪些影響深遠的行業大事件,這些大事又將為今後的投資指出哪些方向呢?

    01、中國重磅政策頻出,這些產業方向或明朗

    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開局之年,政策規劃不僅聚焦今後5年發展,更包含了2035年遠景目標。這一年,中國重磅政策頻出,既大力支持相關產業發展,又在一些行業踩下急剎車。

    對於投資者來說,這些明確的政策或決定未來好幾年產業的發展速度,亦可能成為未來投資的方向,值得重點關注。以下是發仔為大家總結的今年具有方向指定性的政策,並羅列了潛在受益的相關板塊,如有遺漏或偏頗,希望大家在評論區討論補充!

    其中,雙碳目標下的新能源大產業,被安信證券譽為「長達40年的主題投資機會」,相關板塊在今年港股大市持續走弱的情況下表現強勁,未來方向依然較為明朗。

    在全球生育率持續下滑的大背景下,三孩、教育雙減、共同富裕等政策也是人口結構轉型的重要推動力量,在接下來的5年乃至更長時間都是國家支持的方向。其他細分行業的政策亦是如此,隨着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有助於產業健康、規範發展。

    02、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全球「缺芯」持續

    由於疫情後全球出現爆發式的需求,電子晶片供應從去年年底開始出現嚴重短缺,且今年並沒有明顯好轉。各行各業都受到明顯影響,尤其是發展勢頭強勁的新能源車行業,晶片短缺情況尤為嚴重。

    今年以來,包括特斯拉、「蔚小理」等造車勢力均一定程度受困於晶片短缺。蔚來汽車在今年3月因晶片短缺而一度停產,理想汽車甚至一度被傳言加價800倍從黑市購買晶片,可見晶片供需不平衡帶來的嚴重影響。

    在缺芯問題席捲全球之際,多國政府積極採取行動。美國在5月公布了立法準備撥款520億美元在今後5年內大力促進美國半導體晶片的生產和研究。但在汽車電動化、消費電子行業不斷升級的背景下,晶片短缺可能短期「無解」。

    這將明顯利好整個晶片產業鏈,國產替代迎來重大機遇。港股方面,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上海復旦等未來確定性較高。美股方面,阿斯麥、台積電、英特爾、英偉達等巨頭同樣會繼續受益。

    03、平民「上天」,開啟太空旅遊元年

    2021年是太空旅行元年。這一年,有3家公司成功將「平民」送上太空,或在不久的將來開啟太空旅行商業化時代。

    7月11日,維珍銀河公司成功將創始人布蘭森在內的5名船員送入太空,7月20日,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的藍色起源公司也圓滿完成太空飛行任務。在試飛成功之後,維珍銀河計劃在明年底正式推出商業太空旅行,目前售價高達45萬美元的船票已經售出700多張。

    9月16日,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成功將4名普通乘客送入太空軌道,是第一次由全民用機組人員組成的太空任務,也是SpaceX首日商業載人飛行任務。

    瑞銀估計,到2030年每年太空旅行的市場規模可能達到30億美元,長期市場價值可超過200億美元。摩根士丹利預計,到2040年,全球航天產業的收入將從目前的3,500億美元增長至1萬億美元甚至更多。

    04、「元宇宙」橫空出世,下一代網路或到來

    2021年3月,遊戲平台Roblox第一個將「元宇宙」概念寫進招股書,併成功登陸紐交所,成為元宇宙第一股。隨後各大巨頭也開啟了元宇宙的佈局:Facebook改名為Meta、微軟打造企業元宇宙、英偉達推出元宇宙基礎平台、騰訊字節華為等均紛紛入場。

    中國科學院大學通信與訊息系統博士、知乎答主FunJoel認為,元宇宙的本質是以3D交互為主要增量的下一代網路生態,是共識,也是風口。雖然可能存在泡沫,元宇宙一詞可能存在也可能湮滅,但以3D交互、VR/AR為全新體驗的下一代網路終將到來。

    支撐元宇宙7要素的技術包括交互性3D技術、XR(含VR、AR、MR等終端)、AI、5G、區塊鏈等,未來元宇宙的繁榮需要這些行業領域的不斷推陳出新,而元宇宙概念也勢必帶動這些領域業績飆升,相關公司或因此快速成長。

    05、新冠毒株再變異,醫療行業市場進一步打開

    2021年疫苗股走勢強勁,但和新冠病毒的鬥爭卻遠沒有結束。臨近年末,傳染性更強的Omicron變異毒株出現,英國衛生安全局首席執行官警告稱,Omicron毒株可能是大流行爆發以來最嚴重的威脅。

    12月16日,七國集團衛生部長舉行會議,表達了對病例增加的擔憂,同時強調了接種疫苗加強針、定期病毒監測、特效口服藥以及非藥物干預措施等的重要性。

    在徹底戰勝新冠病毒之前,人類恐必須做好與病毒長期共存且抗爭的準備。這就意味着,若病毒持續變異,相應的疫苗、特效藥、防護和醫療設備都需要及時跟上。

    對於「新冠產業鏈」來說,上游疫苗開發的輝瑞、Moderna、騰盛博藥、康希諾生物等疫苗、特效藥開發企業將繼續受益。而中下游的醫療設備、檢測設備等生產廠商,業績也會有較大的確定性。

    06、供應鏈緊張,航運繼續迎漲價機會

    2021年,蘋果公司的iphone、ipad產品遭遇了10年來的首次停工,因供應鏈緊張導致的零部件短缺成為罪魁禍首。

    由於全球海上物流運力緊張、集裝箱短缺、港口人力不足等原因,供應鏈緊張的局面蔓延至各行各業。10月13日,美國總統拜登要求相關港口24小時運轉,以緩解供應鏈緊張問題。

    但相關專家認為,由於疫情衝擊、基礎設施不足、通脹持續走高等原因,供應鏈緊張的局面或持續到2022年。這對於海運物流、港口公司來說,或是繼續漲價的好時機。

    07、通脹數據爆表,美聯儲政策大轉向

    12月16日凌晨,美聯儲公布了12月利率決議,決定加快縮減購債,甚至釋放了明年加息3次的可能性,或對明年的投資邏輯造成明顯影響。

    自疫情衝擊以來,美聯儲採取了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復甦。但自今年5月以來,美國通脹水平如脱繮野馬般躥升,10月公布的CPI漲速創1991年以來最高水平。

    為抑制飆升的通脹水平,美聯儲不但加快了Taper速度,加息步伐也可能超出市場預期。從歷史統計數據平均來看,從1955年至今的13個加息周期中,標普500指數在周期開始後的9-10個月裏平均回報均為負數,在收緊政策兩年後指數再開始上漲。

    因此,從理論上來說,當美聯儲開始進入緊縮周期,美股普漲(特別是成長科技股)的局面可能結束,而如銀行、保險、資源、消費等藍籌股則可能因此受益。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