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中國製造向何處去?

    中國製造向何處去?

    在剛過去的2021年,中國製造業再次交出了出色的成績:整體增加值達到31.4萬億元,相比去年增長9.8%,在中國整體GDP中比重達到27.4%,全球比重接近30%,連續12年位居世界首位。

    一堆亮眼的數字背後,卻是很多普通人看不到的「危機」。

    受海內外疫情的影響,中國製造業的生產和需求都有了趨弱的現象。之前在全球疫情中抗疫表現優秀而額外獲得的製造需求基本消耗殆盡,需求的縮減讓中國製造業全環節的壓力不斷增加。

    這一趨勢也真切地體現在了中國製造業運營狀態的重要指標PMI(採購經理指數)變化中,在2020年疫情發生後中國PMI很快反彈並走出了上升趨勢,隨後從2020年末出現了明顯的下行趨勢。

    在全球製造業需求下降的同時,中國製造業在國際上的處境也頗為微妙。近幾年來被頻頻針對,製造業相關的「貿易保護主義」在全球抬頭:發展中國家用關稅將中國產品拒之門外,推動產業鏈本土化、發展本土工業,在低端製造業領域開始與中國競爭;發達國家則紛紛實施「再工業化」和「製造業回歸」政策,嚴格把控進出口貿易平衡,對中國產品的流通施加諸多限制。

    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基於自身發展對中國施加的限制,在製造業領域恰好形成了「雙向夾擊」。這種由全球經貿環境結構性轉變導致的結果,很可能會在未來數年延續,基本阻斷了中國過去「本土大力發展製造業,以商品直接出口」的簡單發展模式。

    大環境的變壞,中國製造業過去數十年經典路線的「被堵」,讓許多人對於中國製造業的未來出現了悲觀的想法,也在近幾年引發了圍繞「中國製造業向何處去」的一系列討論。

    與此同時,近日國家提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撐。

    針對中國製造業當下發展,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李東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創新驅動發展」和「構建全球競爭力」應該成為中國製造的發展方向。

    在李東生看來,只有做到了這兩點,中國製造業企業才有希望成為世界一流企業。而只有中國製造業中擁有足夠多的世界一流企業,才能夠擺脱當下面臨的挑戰。「『世界一流企業』的標準:一是技術創新能力,二是全球競爭能力。一流企業就要具備一流的技術,不受制於人,要推動解決技術瓶頸,真正做到創新驅動發展。而對製造業而言,全球競爭能力意味着要進行全球化產業佈局,在全球範圍內與跨國巨頭競爭。」

    創新驅動發展:中國製造業前行的根本支撐

    回望中國製造業近數十年發展歷程,基本上就是一個不斷創新,往產業上游「擠」的過程。

    在起步期,中國製造的最大優勢在於成本優勢,製造業的發展,說白了就是承接全球製造業的轉移。「別人創造、我們製造」的運轉模式,讓中國製造業始終處於創造價值的末端。

    好在中國人足夠勤勞上進,在進入全球製造業產業鏈之後,用數十年的時間完成了一次不可能的「追擊」。在最能體現國家技術發展水平,包括製造業創造能力的專利上,中國從2020年開始已經包攬了三次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第一。全國的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總量在2020年就突破2.4萬億元,僅次於美國。

    在整體創新上堅定地投入時間、金錢和人力,令不少製造業賽道從「中國製造」升級為「中國創造」。

    大紅大紫的新能源汽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近300萬輛,直接佔到了全球市場的近一半,絕大部分銷量都來自像比亞迪、五菱、歐拉這樣的中國自主汽車品牌。

    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兩旺,還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了極強的發展動力。在新能源汽車極為關鍵的動力電池產業鏈中,中國企業已經獲得了市場和技術上的雙重領先。國內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連續5年全球電池裝機量第一,包括奔馳、寶馬在內的全球車企紛紛主動尋求與其合作。

    還有十多年前從國外引進的高速鐵路,中國本來在這一塊技術落後許多,但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吸收、再創新的全過程,現如今中國的高鐵已經成為了全球技術最先進、最成熟,國內運營里程最多的鐵路系統,每天的客運能力高達數百萬人次。

    在部分領域取得突破,甚至能夠挑戰國際領先的同時,中國在許多製造業的細分賽道中仍存在明顯的差距。

    中國高端製造業企業這些年在國際競爭中的實際遭遇,是其必要性的最好證明。且不說目前外國領先企業對於國內公司所部署的廣泛技術封鎖,就連通信領域的「霸主」華為也在歐美等國的連番針對下,被迫放緩了自己的發展勢頭。

    在李東生看來,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國只有一個選項:

    「走科技自立自強的道路,必須突破『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如集成電路、精密材料、核心器件、高端裝備等領域。」

    這個「選項」還自帶時間上的限制,因為中國製造業的持續崛起,必然會引來更多在 「技術創新」上的阻力和破壞,在對方出招之前,我們必須搶先完成「技術創新」的推動。

    重病需猛藥,李東生在兩會期間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國家需要推出更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高科技產業發展。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進一步支持科技和製造業發展的措施,將有力推動高科技製造業發展,而作為高科技製造企業更要承擔起責任,鍛長板、補短板,突破瓶頸,保障中國產業鏈安全。」

    在國家對科技創新加大扶持力度的前提下,TCL率先在這一塊做出了表率:目前TCL累計專利申請量85779件,其中PCT專利15545件,位居中國大陸企業前三。在下一代半導體顯示技術中至關重要的量子點顯示領域,TCL公開專利數量為1684件,居全球第二。同時,TCL已經牽頭組建了兩個國家級創新中心,並與深圳鵬城實驗室和廣東季華實驗室在人工智能和顯示裝備領域深度合作。

    構建全球競爭力:「滲透」到全球佈局中去

    如果說技術是「裏子」,那麼中國製造業在全球市場和製造產業鏈中的位置就是「面子」。在全球製造業發展的歷史上,並不缺乏某些技術領先的公司,因為市場和產業鏈上的策略失誤,而錯過發展機遇的事情。

    以TCL華星所處的半導體顯示為例,在當今中韓兩國主導行業發展之前,日本一度是整個半導體顯示行業的霸主。當時全球化程度並不高的東芝、日立、索尼等企業,最終在日本泡沫經濟的衝擊下逐漸走向經營困難,之後才有了中韓的崛起機會。

    如果把製造業企業比做「樹」,那麼市場和產業鏈中的位置就是它的「土壤」,這棵「樹」想要長得足夠高大,就必須要有足夠面積的土壤紮根,不然就會有長大了反而「倒下」的風險。

    這其實也是中國製造業數十年發展至今的另外一個現實,作為全球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國和第一製造大國,中國工業產出已佔全球近30%,有相當比例的工業品輸出全球市場。

    但正如我們開篇提到的那樣,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和先進的發達國家基於自身的利益都已經開始揮舞 「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旗。中國大到整個光伏產業,小到莆田生產的皮鞋都曾被歐美徵收過「反傾銷稅」。

    全球貿易結構的徹底變化,基本宣告了傳統的「產品直接出口」路線被徹底封鎖。

    李東生為此也給出了自己的解法:

    「中國製造要從輸出產品轉變為輸出工業能力,帶動國內材料、器件、裝備出口。通過佈局全球產業鏈,打破貿易壁壘,提高全球化經營能力。」

    李東生還坦言:「這一改變在國內的認知還是有分歧的,我在很多場合就聽到一個觀點,中國企業不能夠把我們的項目轉移到海外去。這種觀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有一定的根據。但是我認為這個看法還是太侷限,太狹隘了。」

    最好的證明來自於TCL在全球化佈局的實踐,相比直接賣貨,TCL選擇了一條看上去更「複雜」的路線:在全球各地建立完善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在地生產、在地銷售、在地提供服務。

    這種做法看似雖然減少了企業的產品出口收入(因為部分生產交給產地完成),但卻能有效規避國外市場對中國產品在關稅和非關稅方面的壁壘,幫助中國企業打入重要的目標市場。同時隨着海外營收蛋糕的做大,也有效拉動國內相關器件、材料的出口,從而實現中國整體出口的可持續增長,助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TCL通過全球化也獲得了實打實的收益。在墨西哥佈局的生產基地就是最好的例子。這座工廠位於美墨邊境的蒂華納市的免稅區中,TCL從國內進口面板,然後在墨西哥組裝,進入美國市場就不再需要繳納美國關稅,直接規避了11.4%的關稅壁壘,也讓TCL在美國這個世界最大的電視市場中擁有了根本性的競爭力。

    通過持續的全球化推進, TCL目前已經在印度、越南、墨西哥、馬來西亞等國家新建、擴建多家整機、模組以及光伏電池工廠。去年TCL海外營收預計超1100 億元,增長超55%;出口194.2億美元,增長70%。全球化業務一舉成為TCL的最大增長動力。

    堅定方向

    顯而易見,這次李東生為中國製造業給出的建議,並非毫無根據,而是TCL在自身40年發展歷程中、不斷探索出來的一條長期有效成長路線。李東生提出的「創新驅動發展」和「構建全球競爭力」兩手抓的這一思路,對於仍需要為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提供強大推動力的中國製造業來說,顯然具有推廣參考的價值。

    正如中國發展史上那句重要的指導意見 「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製造業當前所面臨的一系列「困難」,如「兩面夾擊」、「技術創新封鎖」等,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認清方向,繼續發展。

    只要中國能夠在全球製造業這個長跑比賽中,堅定自己前進的方向,總有一天能夠追上世界上的那些老牌製造強國,甚至獲得超越、主導全球製造業的機會。

    對於天生擁有敢為精神的中國製造而言,這個目標並非遙不可及。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