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陪伴離岸人民幣走過二十年 任志剛:香港還可為國家貢獻更多

    陪伴離岸人民幣走過二十年 任志剛:香港還可為國家貢獻更多

    如果將香港比喻成人民幣國際化的起點,那麼任志剛便是站在起跑線的「鳴槍人」。在20年前一場訪京會議上,他突然提出在香港發展人民幣業務的可能性,並且成功說服當局推展相關工作。一眨眼,香港已成長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樞紐。在人民幣國際化即將進入全新階段之際,《香港01》深度報道組獨家對話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金管局首任總裁任志剛,講述他眼中的國際化進程及香港角色。

    2001年,應香港銀行公會的邀請,時任金融管理局總裁的任志剛率代表團上京進行課題研討。在拜會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會議上,他突然提出在香港發展人民幣業務的可能性,事前並沒有徵詢代表團和金管局同事的意見。

    「我過去有個缺點,就是一想到要做,就『一路去』。」任志剛曾在2014年出版著作《居安思危》中形容自己沒有耐性、「凡事都想昨天已經做好」。但在「急性子」背後,是長期觀察累積的思考。在會上拋出提議後,他立即引述政經時局和《基本法》作支撐,又從對方角度分析建立離岸人民幣監管制度的必要性,最後成功說服當局——兩年後,國務院批准香港開展個人人民幣業務,人民幣離岸市場揭幕。

    2001年,時任金融管理局總裁的任志剛上京拜訪,提出了在香港發展人民幣業務的可能性,事前並沒有徵詢代表團和金管局同事的意見。(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冀「兩制」為國家作貢獻

    任志剛憶述,二十年前帶隊上京,與人行商討在港開辦人民幣業務事宜,眼見香港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日漸蓬勃,「最明顯的變化是在國際貿易層面,即國際經常項目是可以幾乎自由地使用人民幣」,但在資本市場層面,即資本項目方面,「人民幣未能廣泛使用。」

    人民幣資本項目使用的落後,根本原因是內地並未完全放開資本項目可兌換。雖然,在過去十年間,內地政府和香港已聯手推出QDII、QFII、滬深港通、債券通、跨境理財通等投資管道,但依然有機構、產品、額度限制。然而,「開放資本項目是有風險的,如果風險管理得不好會影響金融安全。」任志剛認可內地監管的審慎態度,「而且,金融是服務型經濟,如果金融不安全,怎麼去服務實體經濟呢?」

    任志剛指出,現時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的資本渠道不夠暢通,而「兩制」能為國家作出貢獻的方式,便是「打通一條路」。他尤為關注香港在資本項目上的角色,期望香港這一離岸市場能在資本開放項目裏「先行先試」,同時緩衝風險,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有管制、規範的渠道」。

    任志剛指出,現時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的資本渠道不夠暢通,而「兩制」能為國家作出貢獻的方式,便是「打通一條路」。圖為中國人民銀行。(資料圖片)

    十五年前倡人幣計價股票

    「恒指成分股試點引入人民幣股票交易制度」便是任志剛經常公開呼籲的關於離岸市場探索資本項目開放渠道的具體建議之一。事實上,他最早於2007年便有所設想。

    彼時,香港的點心債(離岸人民幣債券)才剛起步,任志剛已「忍不住」在金管局專欄《觀點》裏表達了對股票市場採用人民幣交易的殷切期望。

    他指出,香港金融體系的三個資金融通渠道中已有兩個(即銀行系統及債券市場)可以處理人民幣交易,相信日後第三個資金融通渠道,即股票市場亦可處理人民幣交易,「換言之,若有需求,股票也可以在香港以人民幣上市及買賣。」

    任志剛指出,使用人民幣交易股票能強化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資料圖片)

    金管局應建構人民幣股票交易平台

    任志剛在訪問中總結,搭建人民幣股票交易制度對香港有三大「好處」。

    其一,能強化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國際金融中心,就是國際層面的資金融通,是內地和外地的投資者、集資者之間的互相結合,這就是香港所扮演的一個角色。」他解釋,引入人民幣證券交易制度,可以讓海外投資者在購買中概股時能「多一種選擇」,令更多資本來港聚集、融通。

    其二,搭建人民幣股票平台能推廣人民幣使用,香港也能為國家作出貢獻。任志剛個人建議由金管局來搭建人民幣股票交易的平台。因為金管局与人民银行有貨幣互換協議,又有成熟的管理經驗,能有效應對貨幣和股票的長短盤風險。而平台的最終目標是提供金融基建,從而「為港股市場,為人民幣市場提供流動性」。日後,若國際投資者都能習慣在港以人民幣在資本市場作交投,「人民幣國際化就行了一大步!」

    任志剛指出,人民幣股票交易制度能減輕香港貨幣當局的壓力,防範於未然。

    居安思危為香港謀劃金融未來

    其三,人民幣股票交易制度能減輕香港貨幣當局的壓力,防範於未然。「港幣是一個七百五十萬人經濟體的貨幣。實事求是來講,能否苛求七百幾萬人的貨幣,為內地十四億及國際層面的資金融通扮演順暢的支付角色,同時不引起我們的貨幣風險?」任志剛提及「順暢」二字時,加重了語調。

    「你試想像,若港元真的扮演這個角色,資金流出流入港元的規模多大?出現突然衝擊的時候,一個較小的金融體系去承受那麼大的資金流入流出,會否出現麻煩或壓力?」任志剛滔滔不絕地質問和推演,雖還未成為現實,卻引人遐想。

    「居安思危」,是任志剛七年前出版書籍的題名。這四個字,或許也是這位陪伴香港走過大風大浪的財金官員,在為香港未來金融謀劃時,最貼切的形容詞。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