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外資「前所未見」的流出中國? | 巨子點評

    外資「前所未見」的流出中國? | 巨子點評

    國際金融協會(IIF)日前表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資金「前所未見」的流出中國。這是因為,「投資者可能擔心,如果中國積極支持俄羅斯入侵,將面臨與莫斯科類似的制裁」。IIF表示,投資者撤出中國的同時其他新興市場保持不變,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根據IIF高頻數據顯示,資金流動自去年12月中旬達到峰值後發生明顯變化。特別是從中國股市流出的資金,在2月底進一步加劇。

    首先,不可簡單的說外資在「前所未見」的流出中國。IIF高頻數據所顯示的是,中國股票和債券市場近來遭遇大量資金流出。

    必須要釐清,流入中國的外資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投資於中國的實體企業的產業資本,以FDI為主,多是長期投資;一種是金融資本,投資於證券市場中的股票、債券、外匯等,即通常所說的「熱錢」。一般統計在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誤差和遺漏項」當中。這些錢由於在二級市場具有較強的流動性,更具有短期特徵。而IIF高頻數據所統計的,就是後者。

    在新冠疫情兩年多來,中國以世界工廠的角色為全球提供物資,2021年進出口貿易總額突破6萬億美元創下歷史記錄。中國作為市場需求規模最大、產業鏈完整度最高、供應鏈最穩定的國家,因而吸引了大量的產業資本。2021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1493.6億元,按年增長14.9%,引資規模創歷史新高。在2022年前兩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按年增長37.9%,增速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再創新高。這才是外資對中國是否青睞的基本盤。

    如果回到資本市場維度上來看,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境外金融資本開始出現流出,尤其是今年3月份以來,境外金融資本從股、債市場加速流出。IIF監測數據是準確的。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先看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數據,境外機構投資者2月減持中債登託管債券669億人民幣,為2018年11月以來首度減持;其中減持國債354億元,為2021年3月以來首次減持。部分原因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促使全球固定收益投資者贖回。制裁凍結了俄羅斯央行持有的歐元和美元外匯存底,導致市場猜測莫斯科可能出售所持中國資產來籌集資金。但更主要的一個因素是

    中國央行短期內不會降息或降準,並預計隨着信貸供應增加,10年期收益率最高將升至3%。

    一個月的國債減持,並不能直接說明什麼。2021年12月末,境外機構持有中國銀行間市場債券4萬億元,債券規模是站上了一個重要整數關口。外資流入中國債券市場總體是呈現高速增長態勢。中國經濟穩中向好,外貿高景氣度加上人民幣匯率韌性十足,人民幣債券還是有相當吸引力。

    再看股票市場, A股和港股市場已經有長達一年的低迷期,熱錢出現了一段時間的流出。只是3月的市場大跌發生了大規模踩踏事件。僅3月7日到3月14日A股市場北上資金流出累計超過500億元,可以說是創歷史記錄。如果再加上港股市場國際金融資本的流出,這個數據要大得多。

    引發A股和港股大跌的原因,之前分析過。政策的不確定性,使得國際投資者對中國類資產(中概股+港股+A股)大幅減配甚至清倉,而對沖基金趁機建立大量淡倉頭寸進行做空。俄烏衝突,又進一步引發了國際資本的擔憂,為了避險期間他們暫時減配手中的中國風險資產。有機構統計,此番市場劇震,外資流出中國股市規模僅次於2020年因疫情引發全球流動性危機時期,以及2015年A股股災時期。

    但值得注意到的是,也恰是經過了這一輪「洗禮」,中國資產估值來到了低位,基於外資逐利屬性強,在中國股票估值上升空間較大的情形下,外資加倉中國的意願一般都會較為強烈。這還有待更長時間的觀察。

    總之,「熱錢」流出是事實,但熱錢從來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不可僅一個月的數據放大想象。而中國外資的基本面,依然堅挺,無需放大此份焦慮。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