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賣地收入與基建投資此消彼長 資金缺口如何填補|巨子點評

    賣地收入與基建投資此消彼長 資金缺口如何填補|巨子點評

    4月18日,中國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31,046萬平方米,按年下降13.8%;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8.6%。商品房銷售額29,655億元(人民幣,下同),下降22.7%;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5.6%。

    截至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6,113萬平方米,按年增長8.2%。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長14.2%。房地產開發投資27,765億元,按年增長0.7%;其中,住宅投資20,761億元,增長0.7%。從數據中可以看到,房地產業需求萎縮,投資增速緩慢。

    受疫情和行業政策影響,中國經濟前景不確定性較大。為了穩定增長,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發改委提出擴大有效投資,按照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的要求,推進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和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強衛生、教育、養老、托育等領域建設。

    數據顯示,一季度不含農户的全國固定資產投資104,872億元,按年增長9.3%。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59,622億元,按年增長8.4%;國家投資45,250億元,按年增長11.7%。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的基礎設施投資按年增長8.5%。

    在疫情持續打擊消費、出口增速回落的情況下,基建投資成了穩增長的救命稻草。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末,各省份累計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約1.25萬億元,佔提前下達額度的86%。

    眾所周知,土地財政是基建資金的主要來源。過去20多年,隨着房地產市場迅速發展,房地產相關稅收規模持續擴大。房地產提供的土地出讓金和稅收收入,有力支持了地方政府推進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的數據顯示,地方政府與房地產相關收入總額10.4萬億,佔地方本級財政收入中佔比為53%。

    一方面是房地產業銷售下行,投資增速幾乎為零,地方政府賣地收入岌岌可危;另一方面又要超前建設,擴大基建投資。收入與投資之間的資金缺口要如何才能補足?

    彌補資金缺口的辦法無非就是開源節流。節流無外乎減少三公消費,降低公務員薪資,加強收支管理,嚴禁鋪張浪費,不得違規新建樓堂館所,不得搞形象工程。

    開源的方式要麼是增加稅收,要麼是債務融資。3月中旬財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月至2月,個人所得稅4,043億元,按年增長46.8%。創2012年同期以來新高,遠高於今年前兩個月全國稅收收入增速10.1%。在經濟增速下行的背景下,個人所得稅的高速增長難以持續,並且也根本無法完全填補賣地收入。

    如果不解決收入分配問題,社會經濟效率和個人所得稅的稅基很難有大的提升。基建投資帶來的債務擴張最終只能通過賣地收入償還,成本不可避免地會轉移到買房者的身上。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在沒有外部壓力的情況下,中國的基尼係數恐怕不會縮小。因此每次經濟下行都會重複寅吃卯糧的遊戲,也許用不了多久房價就會在各種利益群體哄抬下繼續上漲。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