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李克強再提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背後用意|巨子點評

    李克強再提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背後用意|巨子點評

    7月12日,中國總理李克強在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上指出,加強公正監管,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讓中小微企業在公平競爭中有更多選擇和成長空間,讓大企業有有力的配套、充分發揮支撐產業鏈的龍頭作用。

    也就是在幾日前,中國監管層已經對多家網路公司「追着打」。滴滴上市後沒幾日就遭到網絡安全審查,這一事件還未塵埃落定,中國市場監管總局對22起網路企業的投資進行處罰。

    這次李克強再次提到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表明中國當局這次反壟斷的決心和意志,也意味着中國反壟斷的風將會持續吹。

    中國掀起「反壟斷」風暴

    近期,從滴滴上市即遭反壟斷調查開始,中國反壟斷逐步加碼。7月4日,中國國家網路訊息監管機構發布通告稱,中國網上租車平台「滴滴出行」「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訊息」,「滴滴出行」App被下架。

    7月7日,市場監管總局對網路領域22起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開罰單。這些案件中,涉及滴滴旗下全資子公司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8起。此外,涉及阿里巴巴6起,騰訊5起,蘇寧2起,美團1起。

    隨後,對滴滴封殺再次升級。7月9日,中國網信辦公告,「滴滴企業版」等滴滴25款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訊息問題」被要求下架。

    不僅如此,對騰訊的反壟斷調查也逐步深入。

    7月10日,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禁止騰訊合併中國兩大電子遊戲直播平台鬥魚和虎牙。

    7月12日,有媒體援引兩名知情人士消息稱,中國反壟斷監管機構正準備要求騰訊旗下的音樂流媒體部門放棄獨家版權。

    事實上,對於反壟斷,中國高層早有提及。

    2020年12月1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作為今年八項重點工作任務之一,強調反壟斷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分析表示,這為中國強化反壟斷奠定了基礎。

    2021年2月中國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出台《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指南進一步明確了平台經濟領域反壟斷執法原則,有針對性地細化分析思路,為平台經濟領域經營者依法合規經營提供了更加明確的指引。

    這次的反壟斷背後有何邏輯?

    從被處罰的22家企業來看,其中涉及滴滴出行的有8起,涉及阿里巴巴的有6起,涉及騰訊的有5起,而其他3起則涉及美團和蘇寧。也就是說,阿里巴巴和騰訊就已經佔據了11家,佔被處罰企業總數的二分之一。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這次反壟斷主要對象或是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大集團。

    實際上,阿里巴巴和騰訊早已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資本圈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十年時間,阿里、騰訊已各自鑄就10萬億元人民幣市值生態圈。其中,阿里巴巴自身市值5.6萬億元,參控股的上市公司總市值4萬億元,投資的獨角獸總估值1.2萬億元,合計高達10.8萬億元。

    而騰訊自身市值4.6萬億元,參控股的上市公司總市值5.4萬億元,投資的獨角獸總估值1.8萬億元,合計高達11.8萬億元。

    這些龐大的數據背後,是「賽道理論」、贏者通吃的思想。在這一思想主導下,兩家企業迅速攻城略地,市場上領先者背後都能看到阿里或者騰訊的身影。

    至此,阿里和騰訊也完成了資本擴張,成為兩大壟斷集團。其他正在發展中的企業無論怎麼發展都似乎逃不過這兩大企業的掌控。這很容易滋生一種怪現象:被動等待被這兩家巨無霸收購,或者戰戰兢兢等待騰訊或阿里與自己競爭。

    壟斷帶來的負面效果顯而易見:將導致企業喪失創新進取的勇氣與耐心,進而導致整個市場的公平正義遭到破壞,市場主體和消費者利益都會受到損害。因為當這些市場「掠奪者」通過兼併收購後,迅速膨脹,被資本裹挾後往往身不由己,漲價、侵犯消費者隱私以及壓榨商家等行為也逐步暴露出來。

    而中國反壟斷的目的便是讓價值和價格規律真正能在市場競爭下發揮作用,也只有這樣,企業才能看到希望,也才能有信心加大研發投入和創新,整個社會也才能進入良性競爭循環。

    由此,李克強再次強調反對壟斷和不公平競爭,實際上也是傳遞出了一個信號:中國政府反壟斷不會是短時期的權宜之計,將會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反壟斷策略,讓企業在公平的環境中進行競爭。

    尤為重要的是,中相比較西方國家,中國政府在反壟斷問題上表現其強力一面,在必要時,能夠做到真正與壟斷巨頭對抗,倒逼壟斷巨頭進行自我整頓適應市場競爭。

    事實上,此次中國監管通過行政命令「敲打」壟斷巨頭,也是在「立規矩」。以前通過野蠻生長兼併收購迅速盈利的「打法」或已經行不通了。企業目前面臨兩條路選擇,是注重創新、合法化經營,實現可持續性發展還是追求短期盈利,享受壟斷庇護下的短暫安全?但無論如何還是要記住:「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