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上半年中國GDP增長12.7% 經濟復甦中有亮點也有隱憂|巨子點評

    上半年中國GDP增長12.7% 經濟復甦中有亮點也有隱憂|巨子點評

    2021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復甦勢頭依然強勁。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錄得53.2萬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價格計算,按年增長12.7%,較一季度回落5.6個百分點。為了儘量排除疫情因素的干擾,經計算,上半年GDP兩年平均增長5.3%,兩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表明二季度經濟復甦勢頭仍然強勁。

    中國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表示,「2021年上半年,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得到了持續拓展和鞏固,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加固,穩中向好」。從本次公布的各種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在復甦的過程中有許多亮眼表現值得關注。

    中國的高新技術產業正在快速增長。(新華社)

    經濟復甦中的三大亮點

    一是,在經濟復甦的過程中,製造業的迅速恢復發揮了巨大作用。分產業來看,2021年上半年,第二產業增加值錄得20.71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4.8%,兩年平均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29.66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1.8%,兩年平均增長4.9%。第二產業的增速明顯快於第三產業。要知道,在疫情前,中國的產業結構正在發生轉變,第三產業的增速連續多年超過第二產業。

    雖然第二產業的增速快於第三產業的部分原因是各類防疫隔離措施導致服務業遭受重創,但是中國製造業自疫情以來的表現也可圈可點。自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產業鏈運轉不暢,中國憑藉產業門類齊全的優勢不僅從中國的供給端快速實現復甦,也為全球經濟活動提供了大量物資,成為全球抗疫和經濟復甦的重要支撐點。第二產業在復甦期間的表現也表明製造業是經濟活動的核心要素,中國需要繼續投資製造業,維持製造業在整個經濟部門中的佔比。

    二是,中國的產業升級效果愈發顯著。2021年上半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按年增長22.6%,兩年平均增長13.2%。分產品看,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按年分別增長205.0%、69.8%、48.1%,兩年平均增速均超過30%。

    製造業的快速升級離不開不斷增長的投資。2021年上半年,高技術產業投資按年增長23.5%,兩年平均增長14.6%;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按年分別增長29.7%、12.0%,兩年平均分別增長17.1%、9.5%。高技術製造業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投資按年分別增長47.5%、34.2%,兩年平均分別增長26.3%、18.7%;高技術服務業中,電子商務服務業、研發設計服務業投資按年分別增長32.9%、28.4%,兩年平均分別增長32.5%、15.9%。

    三是,經濟復甦已經進入良性循環,企業和政府的收入都在快速增加。數據顯示,企業盈利不斷增強。1月至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按年增長83.4%,兩年平均增長了21.7%,營業收入利潤率達到7.11%,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05個百分點。1月至5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利潤總額按年增長1.5倍。同時,政府財政收入繼續增加,1月至5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按年增長24.2%。

    6月中國進出口增速放緩。(新華社)

    復甦背景下仍有隱憂

    當然,在疫情的影響還未完全消退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的復甦數據中也存在一些隱憂。

    首先,鄉村消費增速弱於城鎮消費增速,表明疫情對鄉村居民的影響還未消除。疫情前,鄉村消費增速連續多年快於城鎮消費增速,是需求端的重要增量。在疫情的影響下,農民工進城務工的時間縮短,鄉村居民的收入縮水,鄉村的經濟活力也有所下降。

    其次,基建投資增速仍然處於低位。2021年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按年增長7.8%,兩年平均增長2.4%,增速較1月至5月略降。此前,基建投資一直是內需的主要拉動力之一。如今,受地方債務整頓以及財政相關支出放緩的影響,基建投資增勢已經長期保持較低水平。

    最後,中國的出口增速正在邊際放緩。6月中國外貿出口額為1.81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20%,增速低於上半年整體進口增速(28.1%)。由於疫苗接種率增長,海外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海外各國的本地供給能力也逐漸恢復。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經濟的外部需求正在減弱,同時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以及運費的增加也令中國的外貿形勢更加嚴峻。

    總體而言,2021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在全球疫情持續演變的環境下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經濟的韌性和競爭力得到了充分體現。但是,同時也要看到,中國國內經濟在復甦的道路上仍存在一些問題,鞏固復甦的成果仍需繼續努力。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