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拼多多三季報壓垮股價  燒錢的黃崢和省錢的陳磊|企業熱評

    拼多多三季報壓垮股價  燒錢的黃崢和省錢的陳磊|企業熱評

    在近期披露的中國網路公司三季報中,包括阿里、騰訊在內,大多數都不及市場預期,這也讓投資者的期望值降低了許多。

    只是,當11月26日拼多多的業績披露之後,依然讓投資者大驚失色,紛紛選擇「跑路」,拼多多的股價盤中一度大跌近兩成,收盤大跌15.86%,市值縮水到858億美元。

    而在9個月前,拼多多的市值還高達2,664億美元,被外界看成是阿里最大的競爭對手,雖然阿里的股價跌幅也一樣慘重,但是作為中國電商「第三極」的拼多多,隨着陳磊的接班,似乎是迷失了方向,而陳磊選擇的農產品電商的新路徑,投資人顯然並不買賬。

    花旗的一份最新研報,就將拼多多的評級從買入降至中性,目標價從140美元降至80美元,分析師給出的理由是新用户增長不及預期。而在今年2月初,花旗曾將拼多多的目標價調高至210美元,理由是看好拼多多的社區團購業務。

    可以說,花旗研報的「翻臉」,也折射拼多多在2021年的境遇,後黃崢時代的拼多多,前有阿里、京東堵截,後有抖音、快手追趕,加上騰訊已經徹底放開了微信對電商的外鏈限制,在微信流量紅利大降的情況下,陳磊時代的拼多多要如何突出重圍?

    三季報遠不及市場預期,市值縮水近七成被京東反超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拼多多實現營收215.06億元人民幣,按年增加51%,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經營利潤為21.39億元,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16.4億元。

    從收入來看,相比於市場預期的265億元,單季215億元的營收數據遠不及市場預期,而且按月上季還下滑了7%,從單季收入來看,拼多多顯然是交出了一份不及格的答卷,收入增長進入到一個瓶頸期。

    尤其是在線營銷服務是拼多多的主要收入來源,其實也就是平台收商家的廣告費,第三季度這項收入為124億元,遠不及上一季度的180億元,按月大降了31%。

    此外,在用户增長方面,第三季度平台活躍買家數為8.673億,單季增長為1,740萬,不及市場預期的2,000萬。

    有意思的是,阿里披露的第三季度中國活躍買家為8.63億,單季增長3,500萬用户,新增用户幾乎是拼多多的兩倍,雙方的差距進一步縮小。如果按三季報的用户增速,在今年第四季度,阿里大概率奪回中國電商市場用户第一的王冠。

    因此,在財報披露之後,拼多多股價在11月26日晚間一度大跌19%,盤中最低至65.51美元,相較於今年2月創下的212.6美元高點,9個月內跌去了69%,市值也從2,664億美元,跌至目前的900億美元附近,市值損失了1,800億美元。

    2021年11月26日,三季度遠低於市場預期導致拼多多股價單日大跌15%,市值在年內已經縮水了近七成。圖為拼多多的股價走勢。(Wind資訊)

    最直觀的數據就是拼多多與京東的市值差距,如果說去年拼多多市值超過京東,意味着其成為中國電商的「第三極」,讓中國電商市場進入到一個「三強鼎立」的階段,那麼隨着今年京東市值再度反超拼多多,而且雙方的差距已經拉大到500億美元,拼多多的「第三極」位置岌岌可危。

    這對於接班黃崢的拼多多CEO陳磊而言,更嚴重的挑戰在於,其提出的「重研發輕營銷,重投農業」的新發展策略,至少從股價的表現來看,投資者並不買賬。

    雖然在陳磊時代,拼多多有機會在2021年實現全年盈利,但是投資者更在意的是增長指標,而非盈利指標,何況拼多多的盈利,都將進入到「百億農研專項」基金之中。

    燒錢的黃崢和省錢的陳磊,拼多多的「務農」之路不好走

    雖然不滿40歲的黃崢在今年宣佈「退休」讓外界驚詫不已,但是考慮到陳磊也是拼多多的創始高管,外界當時還並不太過擔心,只是從黃崢時代到陳磊時代,外界逐漸發現拼多多的變化之大,遠超之前的估計。

    拼多多之所以能夠在阿里與京東的兩強爭霸的夾縫中崛起,除了騰訊這個大股東的流量扶持之外,大手筆的補貼功不可沒。

    一個形象的案例,在2019年與2020年,蘋果新款iPhone上市之後,在阿里、京東、拼多多三大電商平台中,拼多多的補貼力度一定是最大的,這也意味着拼多多可以依靠價格優勢吸引一大批新用户。

    因此,敢於在營銷費用上大手筆花錢,也就是黃崢時代拼多多對於外界的最大印象,這也被形象地稱為:「用營銷費用澆出來的」拼多多現象。

    事實上,在接下來的社區團購大戰中,也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了燒錢的策略,只是隨着內外部因素的變化,尤其是黃崢的「退休」,讓接班人陳磊開啟了省錢策略。

    反應到財報中,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拼多多營銷費用為100.506億元,按月減少3%,已經是連續三個季度呈下降趨勢,這也讓拼多多單季實現了16.4億元的淨利潤。

    對此,陳磊是解釋是:「之前我們的用户少,目標就是吸引更多的用户來到平台,現在我們擁有了很大的用户群體。如何提供更多的品類,讓用户擁有更好的體驗,滿足他們的預期,提升對平台的信任度,成為了我們面臨的挑戰。」

    顯然,在陳磊看來,隨着拼多多的用户突破8億,已經逐漸進入到一個天花板階段,可供對比的是,微信和抖音兩個國民級應用,用户也就是10億級別,拼多多想要再增加1億甚至2億的用户,依靠「補貼戰術」肯定行不通。

    加上內地網路競爭環境的變化,尤其是強勢的反壟斷之下,陳磊時代的拼多多改弦更張,將重心轉向農產品的數字化。用陳磊的說法:「我們將發展重心更多地轉向研發,並利用拼多多在技術方面的優勢,進一步推動農業數字化。」

    而農業和農產品的數字化,需要鉅額的資金支持,也意味着這條新發展路徑的「燒錢」能力並不亞於「營銷補貼」,因此陳磊只能不斷砍去營銷費用,來充實「百億農研專項」。

    只是,同樣都是「燒錢」,「營銷補貼」屬於花錢快、見效快的事情,大規模的補貼對於用户的高增長和高黏性都是肉眼可見,而農產品的數字化,恐怕在三五年內都看不到直接的效果。

    從樂觀的角度來說,選擇「務農」的拼多多,其實是要給自己一個更安全的「標籤」,從而尋求政策上的安全感,這就像京東在物流等基礎設施上大手筆花錢,甚至不惜虧損,邏輯上都是一樣的。

    只是,電商從一個渠道商進入到農產品的全產業鏈,其難度並不亞於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加上中國的農業和農產品的標準化程度並不高,過去也有網易等網路公司做起「養豬」的事業,但是幾年下來,對於財報幾乎沒有貢獻,公益形式遠大於商業利益。

    拼多多提出的「農地雲拼+產地直髮」的農產品電商模式,本質上還是一種新渠道,並沒有解決中國農業數字化的核心問題,包括消費者最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農民最關心的價格問題,政府最關心的糧食安全問題,這三大問題依靠拼多多的現有技術和商業模式,並不會得到一個現實的解決方案。

    顯然,相比於黃崢簡單粗暴的「營銷補貼」打法,技術派陳磊的「省錢+務農」的路線,投資者並不買單,如果把拼多多看成是一個高速行駛的汽車,這樣的轉型,幾乎是讓拼多多從高速公路一下子轉到了鄉間小道,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的壓力,自然都會大幅增加,而市值和股價的大幅縮水,又會加大這種矛盾。

    剛剛接班的陳磊,顯然不會輕易改弦更張,他表示:技術和人才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拼多多正在通過系統的方式,鼓勵更多青年才俊將農業作為他們的職業選擇。

    只是,資本市場上的投資者,往往沒有多大的耐心,願意慢慢等待拼多多的「務農」之路開花結果。

    Pinduoduo(PDD.US)

    延伸閱讀: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