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百度和華為智能汽車賽道相遇 誰更具優勢|企業熱評

    百度和華為智能汽車賽道相遇 誰更具優勢|企業熱評

    最新消息顯示,中國科技企業百度旗下首款汽車機器人概念車將於2022年4月在北京車展發布,量產車型將於2023年上市。很巧合的是,同樣佈局智能電動汽車的華為近期爆出了自動駕駛關鍵人物蘇箐將離職的消息。那麼,僅就中國企業而言,在科技企業紛紛湧入的智能電動汽車領域,華為的發展是否要遜色於百度呢?

    其實,從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來看,還很難斷定在智能電動汽車這個分支上,是華為更有前景,還是百度更有發展。

    首先,二者進入智能汽車賽道的模式不同。百度涉及整車製造,華為主要為車企提供增量零部件及解決方案。

    百度旗下智能汽車品牌集度汽車CEO夏一平此前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稱,「百度在集度汽車中處於主導地位,李彥宏(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也對造車非常重視,不論是戰略、車輛工程還是產品設計等關鍵節點,都會一起參與其中。集度汽車在整體上負責端到端的服務,無論是軟硬件都由集度汽車主導進行,吉利汽車作為戰略合作伙伴,會在硬件方面,配合集度汽車對產品的設計要求開展相關工作。」

    華為方面,堅持不造整車已多次提及。2020年底,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簽發《關於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重申華為不造整車,甚至言辭激烈地指出「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目前來看,華為的智能汽車主要模式是與車企深度合作,向車企提供智能汽車零部件、為車企提供智能駕駛應用軟件、計算平台以及傳感器等智能駕駛全棧解決方案。

    其次,百度和華為進入智能汽車賽道的時間都不長,還不能通過銷量數據來評判二者的優劣。

    集度汽車是由百度發起、聯合吉利投資成立的合資公司,2021年3月正式成立並獲得超3億美元啟動資金;2022年1月26日,集度宣佈已完成近4億美元的A輪融資,集度首款汽車機器人概念車將於2022年4月在北京車展發布,量產車型將於2023年上市。

    華為在汽車產業上的起步也不早。華為在2020年傳出佈局汽車產業的聲音,2021年開始展開行動——華為參與了三款車的研發和製造,分別是極狐阿爾發S,賽力斯SF5和AITO問界M5。目前,華為參與的汽車銷量有限——中國乘聯會數據顯示,自2021年4月上市至11月,華為與賽力斯聯合打造的SF5累計銷量(含華為門店在內的所有渠道)僅為7,000輛。

    再次,佈局智能汽車的公司正在不斷增加。

    小米汽車總部已經於2021年11月落户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並選擇自建工廠。

    專注於技術創新的智能硬件廠商石頭科技也在佈局智能汽車。根據天眼查訊息,早在2021年5月,石頭科技就申請了「石頭智能汽車」商標。據悉,石頭科技的首款車希望藉助增程式技術,單次續航突破1000公里。

    最新消息顯示,根據《中國基金報》、36氪等多家媒體報道,石頭科技創始人兼CEO昌敬的造車項目洛軻汽車已於2021年年末完成1億美元融資,領投方是騰訊集團,紅杉中國、石頭科技原股東高榕資本、啟明創投和雲九資本跟投。

    此外,早前進入新能源汽車賽道的造車新勢力也都在加大智能汽車的研發力度。比如,2021年12月蔚來發布中型智能電動轎跑ET5;小鵬汽車P5是全球首款量產激光雷達智能汽車。

    因此,短期內很難界定,誰會成為智能電動汽車賽道的「王者」。在汽車智能化已是汽車產業大方向的背景下,百度、華為等科技企業的入局可以提升智能電動汽車的發展速度。

    正如中泰證券的《汽車電子行業分析報告》指出,未來10年,汽車電動智能化將成為電子行業的「主賽道」和「關鍵詞」。滲透率視角下訊息技術變革驅動汽車電動智能化邁入增長拐點,汽車作為新的人機交互平台雛形初現。一方面,汽車電動化跨越10%滲透率拐點進入加速發展階段;另一方面,智能化在L2向L3/L4跨越帶動下迎來風口。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