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避稅天堂拉警報 誰還記得「兩岸租稅協議」

    避稅天堂拉警報 誰還記得「兩岸租稅協議」

    七大工業國(G7)於近期針對「最低企業稅」達成協議,把全球最低公司稅率訂在15%,並表示將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框架下逐步實施。總和近期報道與分析,將有兩大族羣受到影響,首先是跨國企業,未來規模最大、獲利最豐、利潤率超過10%的企業將被課徵至少20%的獲利稅;再者,是低稅率的地區,比如當前稅率為12.5%、身兼歐洲科技與製藥總部所在的愛爾蘭,都將受到波及。

    G7最低企業稅的協議將對低企業稅率地區,比如愛爾蘭,造成衝擊。圖為主要國家/地區企業稅率。(黃雅慧/多維新聞)

    對台灣來説,相關協議則有幾點值得關注。

    首先,會有立即反應的是「在外佈局生產」的台商。台商最喜使用的方式是通過第三地進行投資,一方面繞道投資大陸,一方面則為避稅或減低稅務負擔。比如英屬開曼羣島、香港與新加坡等地都是台商常報備投資之地。未來如果最低企業稅成行,可能這些總部設立在低稅率第三地的台企就得多做考慮。

    此外,這次新制特別針對的是大型企業,尤其是利潤率高的企業,比如美媒「彭博」(Bloomberg)便點名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與祥碩兩大IC產業企業可能會遭課重稅。根據彭博數據,台積電的有效稅率為10%,淨利潤率為39%,祥碩的有效稅率為11%,淨利潤率為45%。這兩大IC產業企業未來適用稅率可能會調整。

    據台灣經濟部投審會數據,台灣累計投資以英屬加勒比海地區最多,這其實是台商通過第三地投資。圖為1950年至2020年台灣核備對外投資金額。(黃雅慧/多維新聞)

    再者,就台灣官方而言,因為若就現有規定來看,台灣本身企業稅率不低,所以短期看來影響甚少,主管機關財政部僅表示會持續關注。不過,另一方面,政府財稅體制理應配合國際稅制變化,對於每次國際規範調整,往往都只會被動回應,這容易導致台灣長期阻絕於國際之外。而為什麼台灣官方又會如此被動?

    一個顯著的外部原因是「兩岸關係下的地位爭執」。台灣在國際財經組織上,除了2002年「世界貿易組織」(WTO)是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簡稱Chinese Taipei)進入外,在OECD則是以「中華台北」之名列為觀察員,並未在正式成員名單中。這次OECD的「稅基侵蝕與利潤移轉」計畫(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BEPS)中共有139個成員體,台灣也不在名單之中。

    也因為台灣在這些國際組織長期缺席,所以心態上就逐步被動。然而,即使台灣未在相關國際組織內或不具備發言權或主動權,但並不代表在制度改革上就可以不跟進。假設其他國家地區都實施了OECD的規定,以外貿為經濟動力的台灣就更該在體制上適應國際變化,比如跟多地簽訂租稅協議。

    台灣在參與國際組織多受到兩岸關係下的地位爭執,目前能進入的組織有限。圖為國際財經組織台灣地位 (-2021.6)。(黃雅慧/多維新聞)

    其實,目前與台灣簽訂租稅協定的共有31個地區,而與台灣貿易往來頻繁的中國大陸與美國,台灣卻都未與之簽訂租稅相關協議。特別是貿易關係緊密的大陸,台官方必須認知到,當時許多台商之所以選擇香港等第三地進行投資,除了低稅率之外,還有能從這些地方將資金轉移到大陸。如此龐大的金流量產生的逃漏稅負也讓台灣財政機關長期以來傷透腦筋。

    所以在2014年時,馬英九政府曾積極推動「兩岸租稅協議」,通過租稅協議的簽訂,一方面減輕台商稅負,一方面可幫助官方掌握資金流通數據。不過這些想法都因為該年的「反服貿」抗爭中止。而且,蔡英文政府2016年上任以來所簽訂的租稅協定也僅日本、加拿大、波蘭與捷克四國。等於台灣的積極性正在消退中。更別説兩岸租稅協定已成為一個懸念,時不時成為一些學者與退休官員喟嘆的對象。

    總之,雖然G7的新稅制尚未有細緻方案出現,但具體執行後肯定對台灣有所影響,台灣雖然不在OECD正式框架中,但現實上仍須跟大陸展開租稅對話,否則外部的變革總有一天會燒到自己身上,終究難置身事外。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