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台灣經濟半年報的亮點與隱憂︱巨子點評

    台灣經濟半年報的亮點與隱憂︱巨子點評

    東京奧運中華代表隊取得不凡成績,當前不論政府或朝野各黨,皆將視線集中關注在選手的表現,不過,喧囂過後眾人仍得面對台灣的經濟民生狀況,並放眼未來的展望。近期公布的幾項數據顯示,台灣的經濟成長貌似樂觀,第二季度的經濟成長數據,甚至還被台媒評為「驚豔」。

    台主計總處公布2021年二季度經濟成長率為7.47%,高於原本預測的6.93%,讓外界直呼驚豔。(台灣主計總處)

    台灣主計總處於當地時間7月30日公布二季度經濟成長率為7.47%,超過原本的預測數字(6.93%),預計全(2021)年經濟成長率將達5.58%,較前此估值5.46%上修0.12個百分點。

    主計總處表示,會有如此的成績,主因在於全球需求轉強,加上台灣內部產能及投資強力擴增,商品出口及投資優於預期所致。在合併統計下,台灣上半年經濟成長率8.19%;經季節調整後,較上季減2.03%(saqr),折算年率為-7.86%(saar)。

    換言之,台灣的經濟表現,主要受惠於疫情期間電子產品需求旺盛、加上傳統產業商品也隨着國際經濟恢復而帶動生產。如出口產品以電子零組件佔比最高,增31.09%,資通與視聽產品及機械亦增28.74%及27.44%。與此同時,據台財政部統計,上半年出口佔比最多的仍是中國大陸與香港地區,佔比42.8%,代表台灣的好成績仍與大陸息息相關。

    台灣2021年上半年最主要的出口仍是中國大陸與香港,而且對其出口佔比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台灣財政部)

    而在出口成長下,也使得廠商願意加大投資,因此,台灣上半年的出口與投資為經濟成長帶來正向影響。不過若將目光放遠來看,其實台灣的經濟前景仍存在着憂慮。

    一個因素在於,如果以「季增年率」檢視(saar,本季實質GDP經季節調整後,與上季比,算得季增率後,再轉成年率),則這個數字顯示台灣的經濟表現其實重挫了7.86%,創下2008年四季度、金融海嘯初期以來的最大跌幅。

    通過計算方式的差異,代表為因應疫情而來的防疫禁制對經濟的衝擊更甚於去(2020)年。主管機關認為會有這樣的減幅,代表民間消費動能轉弱,因為生產、出口與民間投資同去年維持良好態勢,唯一差異在於民間消費。但隨着防疫控制良好、疫情禁令的鬆綁,主管機關認為這種重挫只會是短期的。

    因疫情禁制令、加上畢業季導致台灣失業率迅速上揚、失業人數也暴增。就業狀況不樂觀將影響內需成長。(台灣主計總處)

    但與台灣官方樂觀看法相反的是,ING荷蘭安智銀行經濟與金融分析團隊指出,台灣在2021年上半年出現較快的GDP增長,原因在於去年的低基數所致,這個利好因素將從2021年三季度開始消失,去年高基期將成為擋路石,所以2021年下半年GDP年增僅2.3%。

    ING認為有兩個主因影響着台灣未來的經濟走向:一是內需受到疫情警戒拉高,相關產業景氣被中斷;二是半導體晶片因產能滿載、缺貨仍嚴重,價格也不停上揚,雖然出口統計金額走高、出口表現連紅,但台灣廠商產能有限。

    ING也強調,疫情以來台灣失業率持續攀升,儘管現在警戒降級,逐步放松管制措施應有助於零售業的復甦,但除非疫情可以迅速消退,零售業可以恢復僱用更多的員工、並增加民間消費,才能讓疲弱不堪的內需不至於爆發土石流。

    也因為意識到失業、內需不振可能引發民怨,蔡英文政府近期頻釋放訊息,預料將延續去年三倍券的模式,動用約新台幣1,100億元預算髮行「五倍券」(用1,000元換5,000元)以振興經濟。與此同時,政府近期也發布去年三倍券效益的相關報告,報告顯示,三倍券發放達到「點火效應」,平均每人消費金額約5,785元,估計至少帶動1,349億元的經濟效益。

    若單從蔡政府的報告來看,三倍券的確有鼓勵台灣民眾走出户外消費、刺激消費的功能,並穩住台灣的內需市場,增加經濟向上的動能;蔡英文政府甚至還宣稱三倍券振興經濟是「我們共同的驕傲」,使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達3.11%,成為亞洲四小龍首位。

    蔡英文政府視三倍券為驕傲,事實上,去年因為台灣疫情控制尚稱良好,在防疫管制上相對寬鬆;今年這波疫情不但帶來三級禁制令,還幾乎全面禁制民眾出遊、室內堂食、減少人流逾兩個月的時間,所帶來的衝擊只會比去年更重,也因此有業者希望相關的振興措施能早日上路,且力度越大越好;不過,許多民眾則希望政府能夠直接普發現金,因為能省去許多繁瑣的行政流程。

    但不論是政府對於振興券的自滿,還是民眾對回歸日常生活的渴求,要能回覆內需消費最核心、且最關鍵的首要工作還是控制疫情、同時提升疫苗施打率(目前台灣施打率僅約34%),並對於受損嚴重的產業、勞工進行迅速且實質的協助,否則花再多心思在各種「消費券」的設計上可能是放錯重點。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