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全球最大銅礦進入罷工倒計時 或致銅供應中斷

    全球最大銅礦進入罷工倒計時 或致銅供應中斷

    上周六(7月31日),位於智利的全球最大銅礦——Escondida銅礦的工會成員投票拒絕了礦主提出的最新合同要約,並決定罷工。不少行業人士擔心,在全球經濟持續從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影響中復甦之際,此舉可能會導致銅這一關鍵金屬的供應出現中斷。

    中國財聯社報道,Escondida銅礦位於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是全球最大的銅礦,其產量幾乎佔到全球銅供應總量的5%。必和必拓目前管理着這一銅礦業務,持有該銅礦約58%的股份。其他投資方包括了力拓和日本三菱集團(Mitsubishi Corp.)。

    99.5%工會成員拒絕必和必拓新合同

    Escondida銅礦的工會周六晚間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工會投票壓倒性地反對礦主(必和必拓)的新合同提議,2164名礦工(約為總數的99.5%)拒絕了該提議,只有11人支持。

    工會表示,合同提議中並沒有包含工會此前要求的條款:即為工人在疫情期間保持礦場運營提供一次性獎金,以及與績效掛鈎的報酬和改進職業發展計劃,並使工人的子女享有與主管人員子女相同的教育福利。

    必和必拓發言人此前在上周五的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公司提出的新報價改善了之前的條件,並在那些工人高度重視的問題上納入了新的福利。」然而,工會聲明則反駁稱,Escondida向礦工提出的最新合同報價中所謂的福利,實際上是建立在延長工作時間、增加工作要求和其他對工人來說更苛刻的條件之上。

    「我們希望這次壓倒性的投票能敲響決定性的警鐘,促使必和必拓啟動實質性的談判以達成令人滿意的協議——如果他們想避免發生智利歷史上代價最慘痛的長期工會衝突的話,」工會聲明表示。

    回顧歷史,Escondida銅礦的礦工在2017年也曾舉行過罷工,當時的持續時間長達44天之久。

    罷工倒計時:政府調解期間成最後機會

    在工會投票結果公布後,必和必拓已表示將要求政府介入進行強制性調解。

    該公司在聲明中稱,「公司的利益始終是與員工達成協議,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保持開放的對話,併為此目的佔用所有可用空間。」必和必拓沒有就工會的具體要求置評。

    分析人士表示,按照智利當地的法律,在政府強制調解期間礦工必須繼續工作,調解期最長為10天,因此儘管罷工已經進入倒計時,但目前還並不是板上釘釘之事。在各行各業,工會投票授權罷工通常被當做一種談判策略。

    大宗商品諮詢公司Wood Mackenzie分析師Eleni Joannides在工會投票前表示:「市場以及價格是否將受到任何重大影響,將取決於10天左右後是否真的會罷工。」她還指出,「以當前價格來看,Escondida的談判情況看起來已影響到了市場。」

    罷工事件會否推動銅價進一步飆升?

    銅是製造電線和電機的關鍵原材料,並且在建築業等許多領域都廣泛使用。今年早些時候,銅價一度飆升至創紀錄的高位水平,因市場預期全球經濟將持續復甦,而能源轉型將需要大量銅來生產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

    採礦作業此前已經面臨着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必和必拓在7月20日表示,由於採取了多項防疫措施,該公司包括Escondida在內的多個智利銅礦的運營並未中斷,但員工人數已有所減少。該公司報告稱,Escondida銅礦的銅產量預計將在本財年下降10%。必和必拓還表示,由於疫情的感染率上升,該公司在智利預計將面臨持續的運營挑戰。

    儘管包括Joannides在內的一些分析師認為,近期銅價的上漲已經反映了人們對礦場運營中斷的預期,但其他分析師則依然擔心,罷工可能推動銅價進一步刷新歷史高位。LME期銅價格在上周攀升至了六周以來的最高位9924美元,此前銅價在5月份曾創下歷史高位10747.50美元。

    摩根士丹利表示,智利銅礦的合同談判是短期銅價走向的一個關鍵焦點。該行表示,儘管由於產量增長超過需求,預計2022年銅市場將出現過剩,但今年市場仍將面臨銅短缺。

    Fitch Solutions駐新加坡的分析師Sabrin Chowdhury也表示,Escondida銅礦的罷工風險正促使銅價短期前景看漲,中國中部地區的嚴重洪澇災害和美元疲軟也將使銅價受益。

    Chowdhury指出,「無論罷工是否發生,都會導致投資者的恐慌,因為最近幾周交易所的銅庫存已急劇下降。市場已經很緊張了,需求超過了正在努力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的供應。如果罷工真的發生,銅價將達到一個新的紀錄高點,比5月份的時候還要高。」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