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特斯拉一季報超市場預期 馬斯克樂觀預測上海工廠產能恢復

    特斯拉一季報超市場預期 馬斯克樂觀預測上海工廠產能恢復

    4月20日美股盤後,特斯拉(Tesla)公布了2022年的第一份財報,單季營收及淨利潤再創歷史新高,其每股收益更是遠超市場預算,這也推動特斯拉股價盤後大漲逾5%,收復了前日的跌幅。

    不過,投資者最關心的還是疫情下的上海工廠復工情況,4月19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對外宣佈正式復工,根據特斯拉的官方說法,在確保員工健康的前提下,八千多人已經回廠上班,接下來將進行封閉式管理,整車產能也正在逐步恢復。業內人士預期,隨着相關供應鏈企業接連復工,今年六月份時上海工廠產能將完全恢復。

    對於上海工廠的復工,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Elon Musk)在財報電話會上也表達了樂觀態度,「上海工廠停工確實使特斯拉失去了幾個星期的產能,但目前上海工廠的生產已經恢復,接下來會有創紀錄的周產量產生。」

    特斯拉財報遠超市場預期

    雖然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的新車交付數據早已公布,但是突發的上海疫情,加上再度緊張的汽車供應鏈,讓投資者對於特斯拉的一季報數據依然極為關注。

    而財報數據也沒有讓看好特斯拉的投資者失望,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營收為187.56億美元,按年增長81%,高於市場預期的179.2億美元;一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口徑下淨利潤為37.36億美元,按年增長255%,每股收益(EPS)為3.22美元,按年增長246%,遠高於市場預期的2.27美元。

    可以說,特斯拉財報的多項核心財務指標均超過市場預期,尤其是每股收益更是遠超分析師此前的一致預期,這也推動特斯拉股價在美股收盤後大漲逾5%。

    特斯拉表示,營收的增長得益於汽車交付量的增長,平均單車售價的提升以及其它業務板塊的增長,特斯拉一季度共交付了約31萬輛,按年增長68%,按月幾乎持平,因此,營收的增長應該歸功於提價策略。

    不僅如此,特斯拉一季度通過出售碳排放額度收入6.79億美元,較上一季度增幅超過116%,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中遙遙領先。

    對於今年特斯拉的銷量,市場一致預期在150萬輛以上,按年增長超過50%,對此特斯拉在這份財報中也表達了樂觀態度,「我們計劃將繼續儘快提升生產能力,從未來多年的視角來看,我們希望在交付量方面實現50%的年均增長。」

    馬斯克的表態則是更加樂觀,他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今年特斯拉有理由實現60%的交付量增速。

    上海工廠正式復工

    雖然財報靚麗,特斯拉也警告,全球供應鏈瓶頸導致晶片等關鍵零部件短缺,仍將持續影響特斯拉的生產能力。除了供應鏈的困擾之外,上海疫情的突然爆發,又使得特斯拉上海工廠停擺了20天,這座工廠佔據了特斯拉目前超過一半的汽車產能。

    財報披露的數據顯示,上海工廠的年規劃產能超過45萬輛,實際產能則更高,但是3月28日至4月18日,特斯拉上海工廠因為疫情而停產,至少損失了兩萬輛Model汽車的產量,好在這座工廠已經在4月19日正式復工。

    根據中國財經媒體《證券時報》報道,4月17日、18日,上海工廠的8,000名員工陸續返廠上班,電池、電機車間在19日早晨就已恢復生產,目前多條流水線已經高效運轉起來。

    《證券時報》在報道中還引述了特斯拉上海工廠生產製造高級總監宋鋼的話稱:「我們會在接下來的3、4天內進行產能逐步爬坡,到整體單班滿產。」

    考慮到上海工廠的整車生產關係到特斯拉二季度的交付情況,面對機構投資者的問詢,馬斯克在財報電話會上也樂觀預測:上海工廠在第二季度的產量將與一季度產量相似,在下半年的第三、第四季度,上海工廠還將實現很高的產量。

    不過,相比於馬斯克的樂觀預期,行業人士的表態就謹慎的多,考慮到疫情的影響,特斯拉上海工廠何時能夠恢復到疫情發生前的水平,除了考驗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產能爬坡之外,也受到整個行業供應鏈的制約。

    投資者對於特斯拉自身的能力沒有太大疑問,但是眾多供應鏈企業何時復工,二季度能夠復工到何種程度,依然是充滿不確定性。

    好消息是,上海是中國汽車製造的核心城市,上海所輻射的長三角地區更是雲集了大批汽車供應鏈公司。因此,上海市已經下發的首批666家重點企業「白名單」,就涵蓋了一大批汽車供應鏈企業,而周邊的江蘇、浙江兩省也在積極保障供應鏈企業復工。

    只是,從政策制定到執行還有一個滯後期,在「防疫至上」和「復工復產」之間如何取得平衡,也是考驗長三角各地政府的智慧和執行力。

    Tesla(TSLA.US)

    延伸閱讀: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