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進口轉負的三個理由——2022年3月中國進出口數據點評

    進口轉負的三個理由——2022年3月中國進出口數據點評

    3月出口增速基本符合預期,外需基本面沒有發生較大變化,應重點關注以下幾點內容:一是,雖然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PMI指數維持景氣區間,部分行業補庫存仍未結束,但應關注PMI下行趨勢已基本確定,且部分行業已處於去庫存階段,同時居民端增量消費需求難再持續,全年出口逐級走弱在所難免。二是,疫情擾動影響趨弱,新興經濟體快速恢復,供應約束緩解促進加工貿易恢復。數據顯示,3月進料加工出口貿易增長4.7%,來料加工出口貿易增長9.1%。三是,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是我國重要出口成分,出口增速較強韌性意味着我國產業競爭力不斷提升,其中機電產品3月出口增速11.2%。

    3月我國從歐盟、美國、日本的進口均呈現負增長,其中從美國進口2月增速已轉負,而3月從東盟、韓國、俄羅斯的進口都出現正增長。我們認為進口轉負的原因:一是,國內疫情反彈對工業生產造成衝擊,並造成進口需求下降,這是本次進口下降的主要內因。3月PMI錄得49.5%,PMI進口項46.9%。二是,大宗商品價格高企,進口量降價升,或已對中下游需求產生一定抑制。三是,由於疫情期間各國經濟恢復進度不同,進口高基數導致歐美日進口提前轉負。我國2021年2月、3月從美國進口分別增長54%、75%。

    展望未來,出口方面,全年出口向下趨勢基本確定,但疫情、俄烏衝突等因素可能短期強化我國供應地位,使得出口向下斜率放緩,實現「軟着陸」。近期需要關注,一是歐盟能源危機是否影響更大範圍製造業生產,降低生產需求。 二是國內疫情是否進一步衝擊生產端,對我國供應帶來約束。從行業層面來看,海外持續補庫存相關商品如機械、運輸、電氣等以及紡織製品、高科技技術產品等都會相對景氣。進口方面,目前疫情多點爆發擾動物流和生產,俄烏衝突影響農產品、化工化學產品等供應鏈,預計國內進口需求整體保持平穩,大宗商品價格、碳中和政策等會對進口增速帶來邊際影響。

    風險提示:俄烏衝突持續, 國內疫情防控

    事件: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2022年4月13日公布的數據,2022年3月,我國進出口5047.9億美元,按年增長7.5%。其中,出口2760.8億美元,按年增長14.7%;進口2287.0億美元,按年下降0.1%;貿易順差473.8億美元。

    核心觀點:

    (1)3月出口按年增速為14.7%,前值6.2%,按月增長27.0%。

    歐美日製造業PMI維持景區區間,意味着發達經濟體生產端保持平穩。數據顯示,3月美國PMI 錄得57.1(2月58.6),歐元區PMI錄得56.5(2月58.2),日本PMI 錄得54.1(2月52.7)。 美國部分行業仍在補庫存,對我國出口形成一定支撐。截止2月底,美國機械製品、電氣設備、電器和組件、運輸設備等行業仍在補庫存,對我國相應商品出口產生提振作用。

    從地區結構看,發達經濟體方面,我國對歐盟出口增速保持高增,對美國、日本、澳洲、加拿大等出口走強;新興經濟體方面,我國對韓國、巴西、印尼出口增速上行,3月分別收錄14.4%、22.0%和16.1%。受俄烏衝突影響,我國對俄羅斯出口下降7.7%,究其原因,我們在《上市公司反饋重點與俄歐結算問題的三種可能性》中提到,由於俄羅斯被踢出SWIFT,中俄短期進出口的最大影響因素在於結算。

    從產品結構看,3月農產品、紡織紗線、箱包等出口增長明顯,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保持韌性,其中機電產品增長11.2%(前值4.5%)。其背後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一是,俄烏衝突擾動農產品供應鏈,疊加氣候變化、地質災害等因素促進我國農產品出口;二是,全球產業鏈復甦,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競爭力不斷提升。三是,疫情反覆促進防疫物資保持景氣。

    3月出口增速基本符合預期,外需基本面沒有發生較大變化,應重點關注以下幾點內容:一是,雖然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PMI指數維持景氣區間,部分行業補庫存仍未結束,但應關注PMI下行趨勢已基本確定,且部分行業已處於去庫存階段,同時居民端增量消費需求難再持續,全年出口逐級走弱在所難免。二是,疫情擾動影響趨弱,新興經濟體快速恢復,供應約束緩解促進加工貿易恢復。數據顯示,3月進料加工出口貿易增長4.7%,來料加工出口貿易增長9.1%。三是,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有較強韌性意味着我國產業競爭力不斷提升,其中機電產品是我國重要出口成分之一,3月出口增速11.2%。

    (2)3月進口按年增速轉負,錄得0.1%,前值10.4%。

    從進口國的增速拉動數據顯示,我國從歐盟、美國、日本的進口增速拉動均為負數,其中從美國進口2月增速已轉負,而3月從東盟、韓國、俄羅斯的進口都出現正增長。我們認為進口轉負的原因或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國內疫情反彈對工業生產造成衝擊,進口需求下降,這是本次進口下降的主要內因。3月PMI錄得49.5%,PMI進口項46.9%。二是,大宗商品價格高企,進口量降價升,或已對中下游需求產生一定抑制。三是,由於疫情期間各國經濟恢復進度不同,進口高基數導致歐美日進口提前轉負。我國2021年2月、3月從美國進口分別增長54%、75%。

    3月,除原油進口增長36.0%外,鐵礦石、鋼材、銅材、汽車、大豆等進口增速回調顯著,分別錄得-33.9%、-5.0%、5.9%、2.9%和1.4%。影響3月大宗商品進口表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一是,國內疫情反彈,工業生產受到約束。二是,俄烏衝突加劇供需錯配,原油進口量下降14%,進口金額增長36.0%。三是,受氣候變化、自然災害影響,疊加俄烏衝突擾動農產品供應鏈,大豆進口量下降18.2%,進口額增長1.4%。四是,基數影響。

    展望未來,出口方面,全年出口走弱趨勢已基本確定,但疫情、俄烏衝突等因素可能短期強化我國供應地位,使得出口向下斜率放緩。近期需要關注,一是歐盟能源危機是否影響更大範圍製造業生產,降低生產需求。 二是國內疫情是否進一步衝擊生產端,對我國供應帶來約束。從行業層面來看,海外持續補庫存相關商品如機械、運輸、電氣等以及紡織製品、高科技技術產品等都會相對景氣。進口方面,目前疫情多點爆發擾動物流和生產,俄烏衝突影響農產品、化工化學產品等供應鏈,預計國內進口需求整體保持平穩,大宗商品價格、碳中和政策等會對進口增速帶來邊際影響。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