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中國出口產品的六大結構性特徵

    中國出口產品的六大結構性特徵

    第一,3月出口按年增長14.7%,並不算低,但略低於1-2月的16.3%。從3月較1-2月合併值的按月來看,過去十年(不含2020年)的均值為-46.0%;而2022年3月為-49.3%,顯示這個3月是存在季節性減速的。2021Q1-2022Q1的五個季度出口按年增長分別為48.8%、30.6%、24.2%、22.9%(兩年平均19.7%)、15.8%。整體來看,出口處於「韌性+減速」的特點之下。

    第二,相對於一季度出口整體增速的15.8%來說,快於這一增速的目標市場為歐盟(按年23.2%)、美國(按年16.5%);慢於這一增速的主要是東盟(按年12.3%)、日本(按年8.3%)、中國香港地區(按年-6.2%)。其中對港出口負增長可能與香港深圳疫情對轉口貿易的影響有關。

    第三,出口結構呈現出六條相對清晰的線索:一是海外出行的需求在上升,一季度旅行用品及箱包出口在去年35%增速的基礎上繼續高增長,今年一季度增速為26.5%;二是疫情相關的產品需求有所下來,醫療儀器及器械一季度按年增速只有5.5%;三是電子產品增速較去年下降明顯,比如自動數據處理設備一季度按年增長9.7%,手機一季度按年增長5.3%;四是中游資本開支需求存在明顯支撐,通用機械設備今年一季度增速繼續達18.1%。五是地產系相關需求進入低增長,傢俱一季度按年3.9%、家電按年-5.3%,燈具按年增長-2.1%,而去年這幾個領域均在20%以上增速;六是產業「新勢力」影響逐漸起來,一季度集成電路出口按年增長23.2%;汽車按年增長87.1%;太陽能電池(1-2月)按年增長113.9%。

    第四,出口在內生趨勢上仍有大概率繼續逐步放緩。去年我們曾指出海外製造業庫存是可以用來跟蹤外需的一個指標,其大致同步於海外進口(圖)。美國製造業庫存按年2月已開始回落。央行一季度調查問卷也有同樣指向,企業出口訂單指數下降比較明顯。經驗規律顯示這一指標的按年領先於季度口徑的出口增速(圖)。

    第五,進口增速超預期大幅下行,單月按年只有-0.1%,顯著低於前兩個月累計按年的15.5%。數據的非連續性回落應該在很大程度上非需求端原因,我們猜測疫情管控帶來一定影響;比如國內人工或物流沒法滿足,生產下降,就會暫停進口。相關報道也指出「陸路物流、堆場空間等受限」導致港口運輸存在困難。值得注意的是,3月來料加工貿易進口按年增長只有-4.7%,這一過程對後續加工貿易出口也會產生連帶影響。

    第六,中國經濟的三大產業鏈分別是外需帶動的廣義製造業、基建地產帶動的廣義建築業、消費帶動的廣義服務業。三者邏輯上肯定不能同時承壓,經驗上甚至單獨其一也會獨木難支。2020年-2021年上半年是消費、基建承壓,但出口、地產很好地起了彌補作用;2021年下半年地產增速快速下來,只有出口獨立支撐經濟,三四季度GDP增速分別只有4.9%、4.0%。2022年地產增速更低,疫情依舊壓制廣義服務業,主要支撐在基建、出口。出口的斜率相對比較關鍵。如果二季度出口進一步減速,則穩增長措施需要顯著加碼才行。

    正文

    3月出口按年增長14.7%,並不算低,但略低於1-2月的16.3%。從3月較1-2月合併值的按月來看,過去十年(不含2020年)的均值為-46.0%;而2022年3月為-49.3%,顯示這個3月是存在季節性減速的。2021Q1-2022Q1的五個季度出口按年增長分別為48.8%、30.6%、24.2%、22.9%(兩年平均19.7%)、15.8%。整體來看,出口處於「韌性+減速」的特點之下。

    2022年3月出口額為2760.8億美元,按年增長14.7%。1-3月出口增速分別為24.1%、6.2%、14.7%。

    過去五個季度出口按年增長分別為48.8%、30.6%、24.2%、22.9%、15.8%;如果說去年的四個季度存在基數問題,我們用兩年平均增速來觀測則2021年Q1-Q4分別為13.4%、14.2%、16.0%、19.7%,今年一季度的15.8%也已經低於2021年下半年。

    相對於一季度出口整體增速的15.8%來說,快於這一增速的目標市場為歐盟(按年23.2%)、美國(按年16.5%);慢於這一增速的主要是東盟(按年12.3%)、日本(按年8.3%)、中國香港地區(按年-6.2%)。其中對港出口負增長可能與香港深圳疫情對轉口貿易的影響有關。

    如果不含對香港地區出口,一季度出口按年增速為18.3%,3月出口按年為19.5%,斜率會有所上升但依舊低於去年四季度。

    出口結構呈現出六條相對清晰的線索:一是海外出行的需求在上升,一季度旅行用品及箱包出口在去年35%增速的基礎上繼續高增長,今年一季度增速為26.5%;二是疫情相關的產品需求有所下來,醫療儀器及器械一季度按年增速只有5.5%;三是電子產品增速較去年下降明顯,比如自動數據處理設備一季度按年增長9.7%,手機一季度按年增長5.3%;四是中游資本開支需求存在明顯支撐,通用機械設備今年一季度增速繼續達18.1%。五是地產系相關需求進入低增長,傢俱一季度按年3.9%、家電按年-5.3%,燈具按年增長-2.1%,而去年這幾個領域均在20%以上增速;六是產業「新勢力」影響逐漸起來,一季度集成電路出口按年增長23.2%;汽車按年增長87.1%;太陽能電池(1-2月)按年增長113.9%。

    自動數據處理設備、手機代表的電子產品一度是疫後中國出口的主力產品,2021年按年增長分別為21.0%、16.6%,但2022年以來增速降幅較大,一季度按年增速分別為9.7%和5.3%。

    防疫用品也是疫後出口主力之一。2021年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增速為11.9%,2022年增速下降明顯。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變化不大,2021年四季度按年為11.5%、2022年一季度為15.0%。

    另一個明顯下降的領域是地產系產品,傢俱、家電、燈具2021年出口增速分別為26.4%、22.3%、31.2%,今年一季度傢俱按年3.9%、家電按年-5.3%,燈具按年增長-2.1%。

    高增長的領域也比較明顯,一是旅行箱包等出行相關的產品;二是通用機械設備等資本開支相關產品;三是汽車及一些新興產業產品。

    出口在內生趨勢上仍有大概率繼續逐步放緩。去年我們曾指出海外製造業庫存是可以用來跟蹤外需的一個指標,其大致同步於海外進口。美國製造業庫存按年2月已開始回落。央行一季度調查問卷也有同樣指向,企業出口訂單指數下降比較明顯。經驗規律顯示這一指標的按年領先於季度口徑的出口增速。

    我們以美國數據作為一個樣本來考察外需。從歷史經驗看,其製造業庫存按年大致同步於其進口按年;2022年2月,美國製造業庫存按年本輪以來首次明顯回落。從CRB或PPI按年和其製造業庫存周期的關係看,未來其大概率進入製造業去庫存周期,而這一過程會帶來其進口需求的下降。

    在近期報告《一季度央行調查問卷有哪些重要訊息》中,我們指出:今年一季度,企業「出口訂單指數」為40.9%,按月下降7.8個點,其降幅要顯著高於近些年正常年份的同期水平。從歷史規律看,出口訂單指數按年略領先於季度口徑的出口按年增速。後續出口可能會存在一個增速放緩趨勢。

    進口增速超預期大幅下行,單月按年只有-0.1%,顯著低於前兩個月累計按年的15.5%。數據的非連續性回落應該在很大程度上非需求端原因,我們猜測疫情管控帶來一定影響;比如國內人工或物流沒法滿足,生產下降,就會暫停進口。相關報道也指出「陸路物流、堆場空間等受限」導致港口運輸存在困難。值得注意的是,3月來料加工貿易進口按年增長只有-4.7%,這一過程對後續加工貿易出口也會產生連帶影響。

    [1]中港協指出,近期深圳、上海等地新冠肺炎疫情對碼頭生產有一定影響。

    [2]證券時報報道指出,船未見堵,但貨難運。疫情管控背景下,部分港口仍然能維持運行。然而陸路物流、堆場空間等受限導致集裝箱運輸出現困難,企業換單和提箱操作受到影響。

    中國經濟的三大產業鏈分別是外需帶動的廣義製造業、基建地產帶動的廣義建築業、消費帶動的廣義服務業。三者邏輯上肯定不能同時承壓,經驗上甚至單獨其一也會獨木難支。2020年-2021年上半年是消費、基建承壓,但出口、地產很好地起了彌補作用;2021年下半年地產增速快速下來,只有出口獨立支撐經濟,三四季度GDP增速分別只有4.9%、4.0%。2022年地產增速更低,疫情依舊壓制廣義服務業,主要支撐在基建、出口。出口的斜率相對比較關鍵。如果二季度出口進一步減速,則穩增長措施需要顯著加碼才行。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