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最強央企地產商對未來的判斷

    最強央企地產商對未來的判斷

    房地產行業的預言大師,除了萬科董事長鬱亮的「活下去」、「黑鐵時代」不時刷屏,另一家央企保利發展的「白皮書」,也是赫赫有名,連續六年,這家龍頭央企都發布了房地產行業白皮書,影響深遠。

    過去一年房地產行業的鉅變,所有的地產從業者都感受到了,出險房企自不必說,裁員降薪已是常態;經營穩健的房企,也體驗了客户流失、房子難賣、利潤下滑的痛苦。這種根本性的「出清」,讓他們中的很多人意識到,以前的日子回不去了,行業底層邏輯已經徹底改變了。

    曾在5年前提出「未來5-10年保持10萬億以上峰值時代」的保利發展,現在提出了「減量時代」,商品房銷售不可避免地萎縮,但住房需求仍然存在,關鍵在於把握結構性機會,深耕高能級城市,以及轉型多元化運營,開發+運營並重。

    過去多年,類似保利、中海這樣的央企總被詬病速度太慢,因為他們受國資委指標管控,很難加槓桿,等於是「戴着鐐銬跳舞」,「現在大家都一樣了,」保利發展內部人士說,三道紅線下行業所受的約束和規範趨於一致,房企真正的優勝劣汰也在加速。

    這真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又一個時代的開端。

    隨着行業的出清、縮表持續,以「高負債、高槓杆、高周轉」為代表的舊發展模式逐步退出歷史舞台,邁向「去金融化、製造業化、民生化」的新時代,房企要做的,就是去適應、調整,學會如何在新時代裏生存、淘金。

    01

    減量時代

    作為一家老牌龍頭房企,保利的歷史和萬科一樣久遠、輝煌,位列A股」萬保招金「,長期排在前三,但卻在過去幾年跌到第五,被恒大、碧桂園、融創超越。

    重回前三隻是保利的小小夢想,更大的是「進三爭一」,這樣的野心,需要強悍的專業能力來匹配,這其中就包括保利的市場研究能力、對行業趨勢的判斷能力。

    4月8日,保利發展發布《2021-2022年房地產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指出,在「房住不炒」的基調之下,近五年來,房地產⻓效機制逐步建立和完善,行業運行邏輯也已發生根本改變。

    具體地,行業目前已呈現出「去金融化」、「製造業化」、「極致專業化」、「功能民生化」以及「競爭格局加劇分化」這五個趨勢,在此之下,行業不可避免地進入了減量時代。

    2017年保利發展首次發布《白皮書》之時,曾提出峰值時代的概念,也就是說,2018年四季度房地產出現周期性拐點,進入了峰值時代,未來5-10年,增量市場有望繼續保持10萬億+。

    但與5年前不同,與以往任何一次下行也不同。保利認為,2021年下半年以來的市場下行,是短期、中長期因素疊加、綜合發酵產生的結果。去年三季度的信貸大幅收緊,直接導致買家需求萎縮、信心受挫和預期改變;一二手房市場的全面限價,封閉了房價上升的空間,同時令二手房市場幾乎冰封,切斷了換房鏈條。

    中長期來看,房地產稅的預期觸發家庭資產配置邏輯轉變。保利發展研究團隊對重點40城客户的調研顯示,近半年有置業計劃的1400組客户中,在房地產稅試點預期下,75%的客户放棄購買或觀望,主動延遲入市;即使買,也從以往買小、買多(套),到買少、買適中、買精。

    因此,他們也承認,房地產行業的底層邏輯變了,住宅開發業務天花板已現;考慮到住房結構改變,需求和新增供應減少,商品房市場不可避免地進入減量發展時代。

    其實地產大佬們對此判斷一致。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直接跳過了「青銅時代」,認為行業已經進入了「黑鐵時代」,縮表、出清是這幾年的常態。

    易居中國CEO丁祖昱則判斷,2022年房地產銷售將出現下滑,行業規模將回到五年前,每年成交金額將在15萬億左右。

    旭輝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則認為,雖然房地產開發總量見頂,但還可維持10億平米以上的開發量,15萬億的交易量,可容納多家千億級以上的大企業。

    總體來說,業內認為,市場規模不可避免進入減量時代。

    02

    新的機遇

    儘管認識到行業見頂,但保利發展強調,房地產仍是穩增長、擴內需的關鍵力量,是中國支柱產業,房地產上下游對GDP有20%的貢獻,參考日本、美國甚至還可以更多。

    鬱亮也認為,房地產仍是規模超十萬億的巨大市場,常做常有、常做常新。

    蛋糕仍然巨大,那麼機會在哪裏?顯然,房地產肯定不是遍地可淘金的時代了,「要抓住結構性機會」。

    5年前,保利發展認為,中國已開始了以核心城市向外圍擴展的「二次城市化」,城市群和都市圈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和房地產市場的核心引擎。

    而現在,「外溢」變「虹吸」了,他們提出進一步深耕、聚焦高能級城市、區域有效市場。

    首先,城市潛能的差異,推動市場從超級分化向頂級分化演變。比如同樣是二線城市,由於產業和人口潛能的差異,房地產市場分化亦呈加劇態勢,人口高增量城市(成都、西安、鄭州等),其商品住宅成交韌性較強,規模整體抬升,成交波動亦較小;而人口低增量城市,其商品住宅成交規模存在瓶頸,近10年房地產市場容量複合增速處於負區間。

    其次,城市群和都市圈內部也在分化。以往,大城市限購、限貸下需求外溢,周邊區域、小城市受益;如今,限價政策讓城市間的價格差縮小,遠郊、衛星城「外溢板塊」不再,需求迴流「虹吸」至高價值區。

    中長期看,需求邏輯向居住屬性回歸,有效市場邊界以就業活力區為中心,以一定通勤距離為半徑分圈層外延。以廣州為例,中心四區集聚就業人口的46%,常住人口的34%,以其為圓心劃分出一二三四線市場,天河屬於一線,從化屬於四線。

    在此背景下,城市的價格體系正在重構(包括地價),將以核心區最新價格(一手房限價、二手房限價、市場真實交易價的孰低原則)為座標。

    還有,就是不同城市需求的進一步分化。保利發展指出,高能級城市對居住需求越發多元化,同能級城市居住需求也存在不同差異。

    對此,房企都要精準研判,聚焦擅長的領域和市場,緊抓結構性機會。

    事實上,「拿地」是房企的命脈之一。是否選對了城市、選對了地塊,決定着房企的經營質量甚至生死。

    多位大型房企人士表示,保利的這一認知和判斷非常重要。在二次城市化的初始階段,疊加2015-2018年的去庫存,很多三四五線城市都實現了房價的上漲,但2018年四季度以後就不行了,這一輪出事的房企,基本都是在這之後繼續加槓桿,或者進入了太多三四五線的。

    就連萬科,都在華北市場栽了跟頭,北京公司拿了一個環京資產包,以為是抄底,沒想到卻還是坑,為此萬科計提了25億存貨跌價準備。

    而保利、中海、華潤、龍湖這些經營保持穩定的房企,則在拿地上非常謹慎,沒有進入或極少進入低能級城市。

    保利的判斷,也與萬科、融創等過去一年裏組織架構調整的動機不謀而合。房企對市場需求需要有更加精準的判斷,對區域聚焦程度也要提升。在愈發激烈的城市競爭中,過去唯規模論,拿地不夠精細,粗放管理的模式也不再合適了。

    03

    真的轉型

    當下,房企已經必須和過去唯規模論,高槓杆、高周轉的發展模式告別了。

    保利發展也認為,去年由於政策疊加效應,伴隨出清壓力,市場向下擊破箱體,出現超預期下跌,並且今年以來市場仍延續深度下行。但2021年的行業調控是必要的,要堅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不能再回到過去那種資本無序擴張的狀態。

    這推動房企向真正的不動產運營商轉變。正如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3月份提出,房地產要向新發展模式轉型。

    保利發展則在《白皮書》中重點提及了兩個方向。一是要做精經營性物業,聚焦成功的商業模式,二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在經營性物業上,房企需要從過去的「地產思維」轉向「真正經營」。

    的確,很多房企將商業作為住宅業務的附屬,相比龍湖、華潤萬象生活等在經營業務上領先的同行,不少房企的商業規模不少,但走的是住宅反哺商業、銷售反饋經營的「算大賬」的邏輯,不是真正的運營思維。

    這方面房企還應該參考香港恆隆,長期只做商場。上海恆隆廣場聚焦重奢路線,在2020-2021年疫情期間實現了超15%的高水平租金年漲幅。

    在真正主動經營、用心經營上,內地房企巨頭們要提升的空間還有很多。

    而租賃住房業務作為住房制度改革的重心,也是房企探索新模式的重要一環,保利對此極為重視。

    目前的租賃住房行業呈現市場化與政策性雙軌並行的特徵。在市場化的租賃中,超過10萬間級別的有龍湖冠寓以及萬科泊寓,5萬間級別的則是旭輝瓴寓、碧桂園碧家國際社區、朗詩寓,緊接其後的則是3萬間級別的華潤置地有巢等等。

    雖然龍湖冠寓已在去年實現盈利,萬科泊寓也預計在2023年實現成本法上的盈利,但總體而言,市場化租賃缺乏足夠政策支持,在收益上也難以達到REITs要求,未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

    而政策性租賃住房推進速度快、路徑和商業模式基本清晰,保利發展認為,從政策通過前端讓渡地價、盤活存量,在建設和運營環節提供補貼,提高整體的EBITDA,後端納入公募REITs實現退出,形成了投融建管退的政策閉環。

    保利也會把不少功夫放在租賃住房業務上。在1月底,保利發展宣佈計劃與建設銀行搭建租賃住房發展基金。

    在建行支持下,保利發展計劃在「十四五」期間持續聚焦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和武漢等中心城市,穩步擴大保障房建設和長租公寓投資。待規模上去後,保利也計劃將成熟項目發行公募REITs。

    不過相比開發業務,無論是租賃住房還是商業、產業等經營性業務,在規模、利潤上短期想要趕上都不是易事。場內的玩家們也需要轉變思維,重新出發。

    正如保利發展所說,高質量發展的前景是美好的,但道路更加崎嶇難行。

    在「探索新的發展模式」的路上,對於房企的考驗已不再是規模,而是如何成為一個能夠長期持續勝出的「全能型」選手,以及多元賽道佈局的「多面手」選手。這需要場內的玩家們,用自己的行動來實踐、回答。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