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我們該如何理解此次降準

    我們該如何理解此次降準

    第一,4月15日,央行宣佈將於2022年4月2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並對沒有跨省經營的城商行和存款準備金率高於5%的農商行,再額外降低0.25個點,合計釋放流動性5300億元。由於4月13日國常會已提到「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從近兩年慣例來看,此次降準在市場預期之中。

    第二,為什麼降準執行時間選10天之後的4月25日?我們理解可能是三個考慮:一是25日是繳準日,是銀行重新計算應繳法準規模的時點,2018年4月份後降準執行時點基本都選擇在繳準時點(5日、15日、25日);二是近期DR001與DR007大幅下降,明顯低於政策利率。央行需要借繳稅窗口形成對沖,避免流動性過度充裕,掌握貨幣市場利率調控的主動權;三是投放中長期流動性,幫助銀行跨月跨節。

    第三,以往準備金率調整基本都是50bp,為什麼此次是打破常規的25BP?我們理解:(1)央行在操作同時已明確指出「當前流動性已處於合理充裕水平」;去年12月降准以及近幾個月的結構性工具已經投放了比較多的中長期資金,目前銀行的中長期流動性已經比較充裕。(2)這次降準更多是針對區域疫情的附加衝擊,即「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降準資金支持受疫情嚴重影響行業和中小微企業」。但就疫情後的經濟特徵來說,主要矛盾在供應鏈的影響等,並不在於貨幣政策;(3)同時,也有儘可能珍惜和預留一定貨幣政策空間的考量,年初劉國強副行長曾提及「存款準備金率的水平不高了,進一步調整的空間變小」。

    第四,此次降準後,尚不能完全排除未來央行繼續調降LPR與MLF利率的可能性。一則國常會、央行一季度金融數據新聞發布會仍強調「降低綜合融資成本」;二則在出口偏強、中美實際利率偏闊的階段,仍屬央行難得的完全不用顧及「不可能三角」的操作窗口,再往後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會偏大。

    第五,降準對於宏觀面最主要的意義不在於這個事情本身,它實際上開啟了應對疫情所帶來的經濟附加衝擊的信號。未來政策的空間不只在貨幣政策層面,還包括財政政策、產業政策、金融政策、改革紅利等。如果未來疫情防控逐步取得效果,則4月底政治局會議的主線索應該就是如何修復增長,如何打平投資率的失衡環節、彌補消費貢獻的下降,如何保證財政的可持續性,如何穩就業、鞏固脱貧成果等。

    第六,對債券而言,此次降準在幅度上略低於前期預期;但同時它也確認了央行目前仍有降低融資成本寬信用的訴求,狹義流動性仍會偏松,對利率形成牽制;但需警惕的後續疫情走勢可能帶來的影響。對股票而言,降準邏輯上是一個利好,但具體影響主要看落地時段市場的主要矛盾等。簡單來說,我們傾向於認為未來兩周的疫情走勢是一個更為關鍵的定價因素。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