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Tesla走落神壇 今年累挫逾六成 息魔狠碎「聚寶盆」|鄭昆侖

    Tesla走落神壇 今年累挫逾六成 息魔狠碎「聚寶盆」|鄭昆侖

    阿根廷奪得2022年世界盃冠軍,無疑是上周很多人關注的事情。同時,環球股市亦發生了很多事情。日本央行(BOJ)上周宣佈將10年期債券息率的上限水平由0.25厘調升至0.50厘水平。

    中國當局近期推出的「新十條」防疫政策放寬,沒有即使振興旅遊、零售、餐飲等行業。相反,內地人們擔心「發燒症」快速蔓延,紛紛搶購藥物、並且自願「宅」在家中。不少廠房由於多了染疫的工人,生產的狀況亦受到影響。至於在上海設有廠房的電動車企業Tesla(美股: TSLA),近期亦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局。

    「被神化」的Cathie Wood以及Elon Musk

    自從2022年11月30日以來,Tesla的股價從194.7美元的水平挫至12月23日的123.2美元( 累跌36.7%)。年初至今,股價亦由356.8美元大跌65.4%。

    儘管Cathie Wood旗下的基金ARK Innovation(美股: ARKK)自從2021年1月起已一直跌到「幾乎連阿媽都唔認得」,但是ARK Innovation的重點持倉之一Tesla在2021年的表現仍算「堅挺」。Tesla上年從235.2美元上升至352.3美元水平(+49.8%)。同期, ARK Innovation的市價由124.5美元挫至94.6美元(-24%)。在2022年ARK Innovation的市價進一步下挫67.2%, 收報31美元。

    事實上,在2021年年初,當時坊間有很多人將Cathie Wood以及Elon Musk捧到很高的地位。當時,坊間亦有人將Cathie Wood「封聖」,只要Google一下「Godmother Cathie Wood」便會找到相關的圖像。

    然而,「被造神」但是仍在生的主人翁,通常沒有太好的下場。Cathie Wood近22個月投資表現差勁,其言論以至投資為亦開始淪為坊間「笑柄」。

    至於Tesla, 如果投資者遲遲仍未沽貨的話,那麼不是「早年買落的賺少了一大截」,便是「在2021年高追之後成為大閘蟹」。Tesla的靈魂人物Elon Musk一直廣受傳媒、網紅、幣圈的人大力吹捧。但是自從Elon Musk幾個月之前宣佈以及完成收購Twitter,亦鬧出了好幾個「大頭佛」。

    Tesla的「起跌史」  猶如「古代聚寶盆」的老把戲

    不論是ARK Innovation又或者是Tesla,尤其是在2021年之前是受惠於2020年全球超低息的環境。2020年2月份出現第1波的COVID-19疫情大爆發,亦拉低全球經濟動力。當時美國的做法是將利率大幅降至接近零水平。

    由於自從2008年至2020年期間全球低息才是「常態」, 因此在金融市場內接近70至80%的人一直以為美國息口難以高於2厘水平。即使現時美國利率水平已回升至4.25至4.5厘水平,坊間仍有不少人認為隨著2023年出現滯脹(Stagflation)息口亦會大幅回落。然而, 如果加息的理由是為了打擊高通脹,那麼在滯脹(高通脹 + 低GDP增長)的情況下大幅減息的機會似乎偏低。

    無論是出現滯脹,又或者只是中等(4-6%)水平的通脹,美國的「利率正常化」過程似乎會持續下去。

    那麼,一直「被洗腦」以為超低息環境是永恆的投資者,有可能未來面對投資低回報、財務壓力的狀況。事實上, 這一班人近年主力投資Bitcoin等虛擬貨幣、房地産、Tesla以及比亞迪(1211)(報194.1元)等電動車股、欠奉盈利基礎的科技概念股(Ark Innovation主力投資這類股份)。

    即使是在11月以及12月份的美銀(BofA)環球基金經理調查,ESG(包括電動車股)仍是最擠擁的交易(most crowded trades)之一。恒指公司亦在12月5日將理想汽車(2015)(79.55元)納入國企指數,這亦反映不少本地基金這一刻對Tesla以及比亞迪等電動車股份抱有很大的信心。

    自從被納入國企指數之後,理想汽車的股價亦由91.55元回落至79.55元水平。

    即使連日本也要開始進入「利率正常化」過程(以控制通脹)),全球其他地方也開始加息了接近12個月(中國大陸是例外)。如果超低息環境是「引人入局」的條件,那麼央行持續加息是拆穿「聚寶盆」式騙局的一個動作。任何騙局通常開頭需要一些甜頭引「水魚」入局。正當幾乎大多數人已深信不疑押重注,聚寶盆便失靈。

    俗語有云「神又喺佢,鬼又喺佢」,確實如此。重點仍是,避開人群並且敢於「與眾不同」,這才是在股海內活下來的長久辦法。換個角度, 太多人現時擔心的滯脹問題並不是2023年的美股重大風險。在2023年的投資做法「下游」一些似乎沒有壞處呀。

    【財經專欄】「侖」理講價.鄭昆侖|善恆證券策略師

    作者介紹:筆者 Albert (分析員的告白 / Albert Analyst)為特許財務分析師﹙CFA﹚,從事投資行業十多年,包括買方研究分析、獨立股評分析等工作。Albert的投資(投機)理念是尋找鮮為人知的宏觀以至行業趨勢,在人群未湧入前買入「優質資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