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隨機指標(KDJ)的K線與D線 善用及誤用有辦你睇|聶振邦

    隨機指標(KDJ)的K線與D線 善用及誤用有辦你睇|聶振邦

    有關隨機指標(KDJ)的討論,來到第四回,原意是跟之前已探討的技術指標一樣,只是專注分享其原理和應用。但今次的指標在與大家分享原理之時,意識到KD指標可視為KDJ的雛型,因此在上回撰文時隨機快步指數(Fast STC)和隨機慢步指數(Slow STC)兩種技術指標。雖然三種指標計算K值和D值的公式都不同;但於分析股價走勢時亦見相同參考性。誠如上兩回跟大家表示,K線是快線而D線為慢線,以及K值和D值同樣介乎0至100。論到後者,50作為中軸,當K值和D值處於中軸之下,反映股價走勢偏弱,數值越小,股價越見下行;反之數值在中軸之上,表示股價走勢轉強,數值越小,股價越見上揚。

    二重分析判斷走勢是否轉強

    再看前者,當K線升穿D線,視為股價走勢轉強;反之當K線跌破D線,視為股價走勢偏弱。若配合參考K值和D值交匯時的位置,對於掌握股價「轉角」真假幫助很大,不過要留意位置參考要以相反理解,對於上述K線升穿D線,出現位置在50以下較在50以上,股價轉弱為強的參考性為高。究其原因,當K值和D值處於中軸之下,誠如上述分析,反映股價走勢偏弱,基於K線是快線而D線為慢線,理應K線的下行速度轉D線的為快,意味著K線先於D線「觸底回升」,那時股價再度轉跌機會較小,因此當其後K線升穿D線,視為較強的買入股份訊號。

    恒指案例解說轉角力度強弱

    以恒指為例,於2021年4月13至15日參考KDJ(參數為9,3,3)的K值和D值,相對是46.851%、59.1%和59.093%,以及56.583%、57.842%和58.467%,可見在4月14日K線升穿D線,不過當日的K值和D值為59.1%和57.842%,均高於50,表示在中軸之上,屬於股指或股票「轉角」力度較弱狀態。於2021年4月14日恒指收報28900點,其後高位見於4月29日的29405點,歷時半個月,僅多升約500點而已,便見回落。不足半個月恒指於5月13日收報27718點,亦是當日低位,較29405點下滑近1,700點;較4月14日收報28900點也低近1,200點。

    留意當時於5月13至17日連續三個交易日,K值和D值,相對是11.153%、18.918%和29.927%,以及17.015%、17.966%和23.947%,於5月14日K線升穿D線,並且K值和D值為18.918%和17.966%,遠低於50的中軸位置,20以下視為已進入「超賣區」。於當時出現K線升穿D線,屬於股價「轉角」力度較強狀態,所以相對2021年4月14日出現的入市訊號;5月14日出現的是更強烈的訊號。結果於5月14日恒指收報28027點,至6月2日高見29490點,同為歷時約半個月,這次是累升超過1,460點,是上述約500點多出接近1.9倍。

    恒指處超賣區上揚暴發力強

    之後在同年7月12日K線升穿D線,跟5月那次情況相近,當日K值和D值分別是20.4%和17.403%,亦是在「超賣區」附近,恒指收報27515點,相對四個交易日後於7月16日高見28218點累升逾700點,跟5月那次一樣於短時期恒指顯示上升的暴發力。而對於K線跌破D線,按上述邏輯,就是交匯出現在80以上的「超買區」可理解為較強烈的沽貨訊號,又以恒指為例,於2021年6月28至30日K值和D值,相對是86.721%、76.366%和62.305%,以及78.628%、77.497%和69.901%,於6月28日K值在「超買區」之內而D值也在「超買區」附近。

    於2021年6月29日K線跌破D線,並且K值和D值為76.366%和77.497%,兩者繼續靠近80的「超買區」水平,當日恒指收報28994點,相對7月9日低見26861點,於七個交易日累跌逾2,100點,並可留意於7月12日(接緊的交易日)K線再度升穿D線,那時分別是20.4%和17.403%,又回到「超賣區」附近,恒指收報27515點,對比7月16日高見28218點,四個交易日又累升逾700點呢!

    【財經專欄】聶振邦(聶Sir).新股聶人|華盛證券分析師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