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先阿里後騰訊 反壟斷第二槍打響!下一個是誰?

    先阿里後騰訊 反壟斷第二槍打響!下一個是誰?

    對於中國網路巨頭來說,2021年是轉折之年。

    先是阿里巴巴被開出182.28億元的反壟斷罰單,接着滴滴在境外上市不到一周相關APP被集中下架,隨後騰訊主導的虎牙、鬥魚合併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依法禁止……

    這三起事件,頗具代表性。

    一個涉及網絡訊息安全。有關部門已經迅速出台徵求意見:掌握超過100萬用户個人訊息的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申報網絡安全審查。

    另外兩個則涉及反壟斷,一個是史上最大的反壟斷罰單,一個是網路領域第一個被禁止的投併案……

    (國民經略授權使用)

    這標誌着,網路平台經濟反壟斷的第一槍、第二槍先後打響,兩大超級巨頭,先後被席捲進反壟斷的狂風暴雨之中。

    這,還只是開始。

    01

    一切的直接源頭,可以追溯到去年的螞蟻金服上市風波。

    經此事件,網路從「贏者通吃」的草莽時代進入了反壟斷的強監管時代。

    2020年12月,高層會議首提「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這一提法隨即又被確定為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八大重點任務之一,且進一步被寫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

    種種信號提醒,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不只是短期的嚴打行動,而是影響深遠的監管新常態。

    這背後更深層次的背景在於,網路行業早已今非昔比,不僅誕生了幾家在世界都有舉足輕重影響力的超級巨頭,而且創造了巨大的財富,科技新貴們早已將地產富豪們踩在腳下。

    但在明面上的財富背後,還隱藏着寡頭壟斷、無序擴張、訊息泄露、網絡安全、996、財富分化、內卷化等一系列問題。

    就競爭而言,20年前,中國網路還是強者頻出的時代,無數諸侯在同一起點上競技。如今,整個網路行業,幾乎已經沒有中小企業生存的空間,要麼接受大魚吃小魚的宿命,要麼在贏家通吃的規則自動出局。

    就數據壟斷和無序擴張的層面來說,有網路企業向金融核心領域擴張,有形成壟斷之勢的平台枉顧訊息安全到境外上市……這一系列問題的出現,都在不斷強化監管的決心。

    無論基於重塑公平競爭的需要,還是防止數據壟斷帶來的負面影響,抑或防止資本對於國民經濟多領域的全面滲透,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都是當務之急。

    02

    阿里巴巴、騰訊遭遇反壟斷重拳之後,下一個是誰?

    這一波「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主要針對的是平台經濟領域,凡是濫用市場地位、經營者集中、排斥競爭。

    所謂平台經濟,指的是以網路平台為依託的新型經濟,諸如電商平台、社交平台、直播平台、外賣平台、搜索平台、出行平台、在線OTA平台、房產交易平台均在此列。

    哪些企業屬於網路平台企業?

    有關部門並未公布詳細名單,但從相關部門的重要會議上可見一斑。今年4月,市場監管總局會同中央網信辦、稅務總局召開網路平台企業行政指導會,與會的有34家企業:

    愛奇藝、百度、貝殼找房、滴滴、噹噹網、多點、京東、快手、美團、每日優鮮、奇虎360、去哪兒網、搜狗、微店、58同城、新浪微博、字節跳動、嗶哩嗶哩、叮咚買菜、餓了麼、國美、盒馬鮮生、拼多多、攜程、小紅書、閲文、蘇寧易購、阿里、貝貝網、蘑菇街、網易(嚴選)、雲集、唯品會、騰訊。

    當然,這些企業未必都存在壟斷問題,也未必都在網路反壟斷之列,不在這一名單上的企業也未必不在監管範疇。

    事實上,在阿里、騰訊之外,已有多家網路平台企業被立案調查。

    2021年4月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消息稱,根據舉報,依法對美團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2021年7月初,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網路領域22起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件立案調查,涉及滴滴、阿里巴巴、騰訊、蘇寧、美團5大平台,每起案件各罰50萬元。

    這些案件之所以僅被罰款50萬元,是因為多數涉及的都是併購案,雖然涉嫌經營者集中,但暫時不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也就是說還未構成事實上的「壟斷」。

    相比而言,阿里巴巴的181億罰單,是基於二選一、排斥競爭等而來,已經構成了事實上的壟斷;而騰訊主導的虎牙、鬥魚合併案,則是基於壟斷的後果而來,是監管前置的事前防範。

    所以,即使出現了50萬這樣的罰單,並不意味着相關企業能在反壟斷行動中過關;甚至可以說,即便合併被禁止、罰款高達上百億元,也並不意味着平台反壟斷就此結束。

    監管高壓將會一直持續,反壟斷與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不是輕易收官。

    03

    就在「反壟斷」不斷加碼之際,網路平台的「反內卷」之戰也終於打響。

    就在前兩年,一眾網路大佬還在為「996」、「007」辯護,「福報論」可謂甚囂塵上。基於網路帶來的創富效應、跑馬圈地的資本擴張和行業逆淘汰的內卷效應,這些論調向來不乏市場。

    然而,今年以來,網路巨頭畫風突變。從騰訊到字節跳動,接連宣佈取消「大小周」工作制。無論最終能否全面落地,至少說明「996」不再是公開的宣示,頑固的基本盤開始瓦解。

    這背後,除了反壟斷對於網路巨頭帶來的震懾之外,今年以來「內卷」、「躺平」等先後成為網絡熱詞,無疑讓更高層面看到了網路生態的深遠影響。

    加班文化、內卷、躺平的出現,影響的不只是年輕人奮鬥向上的動力,還讓放開三孩等政策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當年輕人一天到晚、一周到頭都在加班,談何刺激生育?

    除了網路之外,反內卷之戰已經遍及多個領域。

    教育部成立教育培訓監管司,嚴打違規課外培訓;

    北京率先推動多校劃片落地,學區房面臨最大的不確定性;

    二手房指導價在多個城市推廣複製開來,嚴打炒房成了明棋……

    這一系列行動在2021年集中上陣,說明形勢已經變了。

    畢竟,反壟斷,反內卷,關乎的都是未來。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