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連虧9年,窮到賤賣商標!曾風靡全國的民族品牌怎麼了?

    連虧9年,窮到賤賣商標!曾風靡全國的民族品牌怎麼了?

    你上次做菜時放味精是什麼時候?大多數人大概是想不起來了。昔日的「味精大王」蓮花味精也山河日下。

    曾經的蓮花味精是全國最大的味精生產與出口基地,單廠產量居世界第一。

    最近它慘到連「蓮花」的相關商標都拿出來拍賣了,總起拍價7570.34萬元。

    對比2000年,彼時「蓮花」商標的價值近35億元,差了46倍!

    很多人把蓮花味精的沒落歸咎於「味精有害論」的謠言,比如吃味精會致癌、會掉頭髮等。

    其實謠言的殺傷力沒那麼厲害。

    就在蓮花味精每況愈下的同時,一樣做味精的梅花生物、阜豐集團卻蒸蒸日上,阜豐集團還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味精生產商。

    蓮花味精甚至還要從這些味精企業購買大袋包裝成品,分成小包裝,貼牌銷售。

    蓮花味精的悲涼境遇和謠言無關,它是被自己人一步步玩垮的。

    曾經的世界第一,淪落到拿政府補助求生

    上世紀90年代,普通人要想當上蓮花味精的正式員工,必須託關係才能買到一個招工指標。

    一個指標,一萬五。在當時絕對是鉅款。

    有人寫文回憶道,自己的母親為了進廠,把能借到錢的親戚朋友借了個遍,「嘴皮都磨破了還差5000塊。最後還是爺爺奶奶一狠心,把家裏養的豬羊全賣了。」

    沒幾年,他的母親就還清債務,還花2000多塊買了大彩電。

    從員工的待遇就不難想象當年的蓮花味精究竟有多輝煌。

    那時每一次蓮花味精發工資,當地的物價就會上漲,因為領了工資就要買東西,帶動了很多行業。

    蓮花味精的工人,當時三班倒,甚至四班倒,產品供不應求。

    自1983年成立到1997年的15年間,蓮花味精年產量由400噸上升至8萬噸,增長近兩百倍!

    1998年,蓮花味精在A股成功上市,成為國內「味精第一股」。

    風光無限的蓮花味精,在次年的年報裏,毫不掩飾心中的自信:

    「在其他企業還在考慮中國進入WTO後如何生存時,蓮花味精已經作好了主動出擊的準備。可以預言,蓮花味精將笑迎WTO,未來的世界味精市場有可能就是蓮花味精的市場。」

    上市頭幾年,蓮花味精的確欣欣向榮,穩步向前。

    但是在2003年,蓮花味精首次虧損後,此後的業績就變得起起伏伏。

    而且經常是:一虧損就動輒三五億,盈利時則只有兩三千萬。

    就這兩三千萬的盈利,還是通過申請政府補貼等方法才實現的。

    例如2014年,淨利潤2386.95萬元,但光政府補助就高達1.66億元。2015年,蓮花味精無法再繼續運營,還是政府出面協調,直接破產保護了。

    如果以實際業績計算,2010年至2018年,蓮花味精連續9年虧損,以至於一度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屬於蓮花味精工人的黃金歲月,也隨之一去不復返。

    早在2010年前,工人們就常遇上工資拖欠不發的情況,甚至一連幾個月沒有薪水。

    上文那名花錢進廠的母親,2010年在「組織的安排」下含淚退休,每個月僅有260元的補助。

    此外,銀行和供應商還上門討債。在政府的協調下,他們拆除廠房,變賣設備和地皮去還錢。很多老工人看在眼裏,心裏五味雜陳。

    當時的他們不能理解:我們每天都在生產味精,每天看那些裝貨的卡車和火車一直忙個不停,怎麼還沒錢呢?

    蓮花味精的錢,都被造沒了。

    悲催的民族品牌:被自己人玩垮,又被謠言補刀

    過去20年,蓮花味精走得跌跌撞撞,要麼給自己挖坑,要麼被別人坑了。

    2000年前後,蓮花味精雄心勃發,開始多元化發展,一連投資了眾多和主業不相干的產業,例如服裝廠、醫療器械廠、礦泉水廠等等。

    可惜基本都失敗了,錢全打了水漂。

    這一下就資金緊張了,但這還沒完,2003年,蓮花味精又被人平白無故拿去了好幾億,雪上加霜。

    當時的蓮花味精還是國資性質,控股股東是蓮花集團,蓮花集團自己經營不善,就開始佔用蓮花味精的資金,到2003年8月31日,佔用了蓮花味精8.58億元。

    這些錢被佔用,根本沒經過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也沒有公告披露。

    太黑了。

    好在蓮花味精家大業大,雖然損傷不小,但磕磕絆絆,又撐過了許多年。

    時間來到2014年,蓮花味精的又一個「冤家」來了

    2014年,夏建統和他的睿康系入主蓮花味精,成為蓮花味精的實際控制人。

    這個夏建統來頭不小,據說從小就是「神童」,14歲就考上了北京林業大學,後來又有6所國外知名大學同時錄取了他,最終他選擇了哈佛,併成為哈佛曆史上最年輕的設計學博士。

    這個媒體口中的「哈佛天才」,一上來就把蓮花味精改成了「蓮花健康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準備用火熱的大健康概念挽回頹勢。

    就在外界以為他有什麼了不起的手段時,夏建統帶領企業走上了老路。

    僅一年,蓮花健康就出資7400萬元參與建設了蓮花智慧肥業、現代農業、優品貿易、深圳前海蓮花企業管理公司4家公司。

    又是多元化,又是和主業毫不相干的事情。

    但是蓮花健康早已外強中乾,沒錢寸步難行,多元化越搞越虛。到頭來,企業反而更加依

    為了找錢,夏建統把手裏蓮花味精的股份和債券逐漸質押給了他人。

    然而質押了一筆又一筆,大家根本沒看到錢,倒是蓮花健康的實際控制人又變了。

    有分析認為,夏建統和其睿康系以質押的方式實現股權轉讓,相當於變相賣殼。

    就在蓮花健康資金困難之時,2016年,夏建統花了7000多萬英鎊全資收購了英國老牌足球俱樂部阿斯頓維拉,引人遐想。

    總之,這一波折騰又是一次元氣大傷。

    2019年,蓮花味精1元甩賣全資子公司「佳能熱電」,後者每年都鉅虧幾千萬,可謂多元化策略慘敗的一個縮影。

    同年10月,夏建統還被法院懸賞30萬尋找其下落,夏建統回應自己在「離開中國期間,被對手擺了一道」。2021年1月,夏建統被批准逮捕。

    曾經的實控人被捕,又把蓮花味精拉回了大眾視野,又是一陣唏噓。

    最後,除了內部混亂,蓮花味精也在不斷受外部衝擊,

    比如流傳甚廣的「味精對人體有害」的謠言,當初讓很多人對味精避而遠之,以及生活水平提升後,雞精、醬油、蠔油等其他調味品的崛起(雖然這些調味品中大部分也有味精的成分)。

    如今再看內外交困的蓮花味精,充滿了悲催的成分。

    如果沒有當初企業性質的限制,沒有內部人不斷地拖後腿,沒有謠言的補刀,如今又會是怎樣的光景呢?

    看似被謠言「殺死」的品牌,都是強弩之末

    普通人對於蓮花味精內部的混亂和震盪,自然無從了解,對於謠言給味精帶來的負面影響,卻是熟悉得很。

    因此不少人把蓮花味精等味精企業的沒落,看作是謠言肆虐的結果。

    雖然謠言的影響很大,但很多時候,即便沒有謠言,結局應該也不會有太大變化。

    和蓮花味精一樣遭遇到謠言打擊的,還有很多企業。

    80年代,洛陽的春都火腿腸紅極一時,排隊訂貨要提前三個月,一年的銷售額能有好幾個億。

    1993年,春都的冷庫起火,燒壞了價值4000萬元的豬肉。領導不捨得扔掉,挑揀出稍好的豬肉,混到正常食材裏,導致那個時期的火腿腸吃起來有股燻肉味。

    很快,不知哪裏傳來了一個謠言:春都集團與火葬場聯營了——火腿裏面有人肉!

    民眾竟然深信不疑,春都損失巨大,沒多久就被雙匯等對手趕上。

    然而真正讓春都沒落的原因,當然不是謠言。

    當時為了打價格戰,春都把含肉量一降再降,直至被人稱為「面棍」,口碑一瀉千里。

    而它的同行卻悄摸推出了多種檔次的產品,各種「王」橫空出世,對上春都口碑下滑的單一產品,大獲全勝。

    還有廣東的方便麪企業「華豐」,鼎盛時期被冠以「中國方便麪大王」的稱號,一包三鮮伊麪是很多80和90後的回憶。

    後來華豐眼紅統一干脆面,推出了乾脆面產品「魔法士」,而且其麪餅自帶味道,不用再撒調料包,很快就搶了統一的風頭。

    這時謠言來了:魔法士乾脆面是用屍油烹炸的!

    天真無邪的消費者們又一次信以為真。儘管華豐懸賞十幾萬追查幕後黑手,還請來工商局檢測自證清白,但謠言總是跑得比真相快,銷量還是降了90%。

    如今相比康師傅、統一,華豐望塵莫及,但這樣的局面和謠言也幾乎沒有關係。

    更大的原因還是由於企業自身。比如內部管理,當時華豐撤換了很多高管,引進了香港、台灣的專業人才,可他們並不熟悉大陸市場的運營模式,很難做到本土化管理。

    與以上企業相比,同樣遭受謠言攻擊的娃哈哈就堅韌多了。

    娃哈哈的一款產品營養快線,因為風乾後有一層薄膜,便有謠言稱:營養快線是避孕套做

    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的蛋白質凝膠現象,但謠言迅速擴散,原本能賣4億箱的營養快線,只賣了1.5億箱,損失了近125億。

    宗慶後說:通過這些事件,(我們品牌還沒有倒閉)說明我們的品牌還是可以的。

    說到底,謠言危害很大,但也很難殺死真正有競爭力的企業。

    就像在味精市場,蓮花味精輝煌不再,但一些及時升級技術,推出多元化產品,成功轉型的味精企業,照樣能安然無恙,甚至蒸蒸日上。

    反之,一家企業如果能被幾句不着邊際的話殺死,那也只能說明:

    大廈將傾,謠言只是給了它最後一腳。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