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曾在房地產獲4500倍利潤 清華系校企紫光集團陷「破產危機」

    曾在房地產獲4500倍利潤 清華系校企紫光集團陷「破產危機」

    知名校企陷入破產重整風波,前有北大方正,後有清華紫光。

    7月9日,紫光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紫光集團」)通過官方微信公告稱,當日,紫光集團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通知書》,主要內容為:相關債權人以紫光集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具備重整價值和重整可行性為由,向法院申請對紫光集團進行破產重整。

    公開資料顯示,紫光集團現任董事長趙偉國,1985年考入清華大學,並先後獲本科、碩士學位。任職紫光集團董事長期間,趙偉國主導的一系列收併購動作,引發半導體業界震撼。與此同時,其控制的地產平台近些年也在房地產領域頻有動作。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受訪時表示,紫光集團的問題在於,它以工程師的方式在進行資本投資,投資內容多元,但沒有沉澱到高精尖領域。沒有沉下心來攻克尖端技術難關,而是越來越多元化地進入一些低效率領域。同時,為了多元化,它不斷舉債,從而資產越來越重。

    對於此次重整以及公司債務化解工作進展等問題,記者向紫光集團發送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覆。

    「併購狂人」背後的資金鍊警報早已拉響

    紫光集團的前身是清華大學的校辦企業。1988年,清華大學成立清華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5年後,在此基礎上成立了紫光集團。

    根據紫光集團官網的訊息,目前,該集團旗下主要有芯和雲兩大產業,其中芯產業主要為集成電路,目前有紫光展鋭、長江存儲、紫光國芯微電子等核心企業;紫光雲產業主要為雲生態,旗下有紫光股份、新華三集團、紫光西部數據等平台。

    現任紫光集團董事長的趙偉國曾被外界稱為「併購狂人」。在他帶領下,紫光集團很早就走上頻繁的資產運作之路,接連收購了展訊通信、鋭迪科微電子和新華三等企業,並斥巨資投入存儲器晶片製造,收購標的從美國直至中國台灣。

    2015年,趙偉國曾欲入股收購世界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旗下著名企業台積電。但這遭到富士康創始人、鴻海精密董事長郭台銘的嗆聲。後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趙(偉國)不過是一個炒股的投資者,怎麼能去問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一個世界半導體教父,公司多少錢要賣?張忠謀60多年半導體經驗,不是你今天用錢就可以買的。

    走上大舉併購之路的紫光集團,成為對集團內部利潤的「抽水機」。一位接近紫光集團的人士表示,作為紫光集團的子公司,新華三年度考評A的員工才漲400塊錢工資。利潤全都讓「吸血」的母公司抽走了,如果有好的下家,也許紫光破產重整,對其子公司是件好事。

    不僅如此,大量對外投資也讓紫光集團很快顯現出資金鍊脆弱的一面。2020年11月,「17紫光集團PPN005」公司債券未能與投資人達成展期協議,這成為紫光集團首隻違約的債券。

    危機隨後快速堆疊,根據Wind數據,自2016年起,公司共發行8隻債券,其中6隻債券違約,包括16紫光01、16紫光02、17紫光03、18紫光04、19紫光01、19紫光02。

    截至2021年4月26日,紫光集團負有清償義務的已到期債務的累計金額為人民幣70.18億元。今年12月底,還將有一隻13億元規模的債券到期。

    此外,三家紫光集團全資子公司,包括紫光通信、紫光國際控股、紫光芯盛負有清償義務的已到期債務累計超過26億美元。

    截至目前,紫光集團尚未披露2020年年報。根據其2019年報,截至2019年底,紫光集團資產總計2977.62億元,負債合計2187.47億元。2019年集團總營收769.38億元,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14.30億元。資產負債率達73.46%。

    地產曾獲利4500倍 債務危機待解

    紫光集團的發展路徑與其現任董事長趙偉國的戰略決策密不可分。

    1985年,趙偉國從新疆塔城地區沙灣縣考進清華無線電系(後改為電子工程系),本科畢業後,趙偉國並沒有進入半導體行業,而是選擇去中關村闖蕩,3年後回到清華讀研,碩士畢業被分配到紫光工作,出任紫光集團自動化工程事業部副總經理。

    隨後,他參與創立了同方微電子,這是清華大學第一家以晶片為主業的公司,曾是四家承接國內二代身份證晶片的晶片設計企業之一,後來也曾是國內最大的手機SIM卡晶片供應商和國內主要的交通卡晶片供應商。

    不過,趙偉國並沒有經歷後來同方微電子的風光時期,他2004年離開清華,轉而投向一個投資回報率極高的行業。

    2005年,趙偉國和李義、李祿媛共同成立了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健坤集團」),該公司註冊資本1億元,其中,趙偉國持股70%;李義和李祿媛分別持股15%。

    成立健坤投資後,趙偉國去新疆投資了房地產、天然氣等業務,他後來回憶,「當時進入房地產就像搶錢一樣,我帶100萬元去新疆,回來的時候已經賺到45億元,獲利4500倍。」

    2009年,紫光集團準備引入民營企業趙偉國的健坤投資作為新股東;同年6月,趙偉國被清華校方任命為紫光集團總裁。也正是在此時,趙偉國抓住了清華大學進行混合所有制試點的機會,通過自己的健坤集團成功進入清華大學旗下的紫光集團。

    此後,趙偉國繼續加碼地產行業的投資。2016年,紫光集團旗下地產平台紫光置業更名為紫光科技服務集團,並開始陸續在北京、南京、武漢、成都、蘇州、廈門等一二線城市開發紫光科技園區項目。

    紫光集團最近一次拿地是在2019年12月2日,當時,由紫光集團、紫光股份、紫光國微及紫光科服以聯合體身份耗資66.09億元摘得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地塊。

    從30年前清華大學創建的一家校辦企業起步,到如今業務涵蓋集成電路、手機晶片、房地產等,加上對內「抽血」,紫光集團對其子公司也失去了本該有的向心力。

    一位紫光集團子公司員工在社交平台留言稱,「我們出去跑業務,不需強調紫光集團,甚至還感覺紫光蹭了我們的熱度。」

    盤和林表示,紫光集團的發展模式是在高槓杆下,推進無焦點的多元化業務。這類學院系的上市公司,本該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技術路徑,依託學校良好的科研環境,拿出科研成功,通過企業的方式去應用和對接市場;另一條腿是併購,通過自身金融學院的實力,成立投資基金,進行學術式的投資,實際上國外的一些校園基金投資收益都不錯,也就是要麼做個工程師,要麼做個資本家。

    這樣的企業,最佳的發展方式是技術創業,用輕資產模式做研發,不要去追熱點。應該對接產學研,一步步發揮自身的技術特長,進行產學研融合發展,盤和林認為。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