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減持Netflix增持京東健康,「貝萊德們」為何開始偏愛中國企業?

    減持Netflix增持京東健康,「貝萊德們」為何開始偏愛中國企業?

    距離正式上報首隻公募產品僅過去20天時間,貝萊德再次加倉了中國企業。

    日前,分析數據顯示,貝萊德科技機會投資組合在6月增加了對京東健康的投資金額,同時減持了在Netflix的頭寸,該基金披露的持倉價值增長9.6%至85.6億美元。

    這也肯定了外界對貝萊德正式進軍中國投資市場決心的猜測。

    華夏基金投資部總監潘中寧曾說過:「外資認為,投資中國公司就相當於投資未來的世界龍頭」,從話述中能感受到,隨着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中國企業的投資優勢會逐漸擴大,會有更多的外企以及投行繼續重倉中國企業。

    不止黑石

    黑岩也愛「中企」

    說起貝萊德,就不得不提黑石,作為「一個孃胎出生的兩個兄弟」,兩家公司走出了完全不同的路線。

    1985年,黑石創始人蘇世民耗資40萬美元創辦了黑石,彼時的貝萊德創始人,拉里·芬克創立了「黑石金融管理」部門。1995年,由於兩人的矛盾到了不可調節的地步,最終決定分道揚鑣,貝萊德走起公募路線,黑石傾向於私募路線。

    如果說當初貝萊德跟黑石沒有分家,或許就沒有現在的全球資產管理一哥。

    如今,貝萊德已經成長為美國規模最大的上市投資管理集團,旗下業務覆蓋到6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北美,歐洲,亞太和中東地區等重要市場。

    作為資管機構,管理規模自然是核心業務指標,最新財報顯示,今年2季度,公司資產規模達到9.49萬億美元,摺合成人民幣達到61.4544萬億元,而國內所有公募加在一起不過23萬億左右,可以看出貝萊德資產管理規模有多龐大。

    不過,有趣的是,作為一家全球性的資管機構,貝萊德卻偏偏鍾愛中國市場,除了此前上報公募基金產品,放出正式進軍中國公募基金市場的信號外,貝萊德不止一次對外表示看好中國機遇。

    今年4月,貝萊德創始人拉里·芬克在採訪時表示:「貝萊德注重長期投資和實現長期發展目標,因此貝萊德一直關注具備高成長性的市場。中國市場為實現國內外投資者的長期目標提供了重要的投資機會,也為貝萊德幫助解決中國數百萬人面臨的退休挑戰提供機遇。」

    事實上,貝萊德一直重視中國市場,在國內市場耕耘已久。2006年,貝萊德與美林投資合併,成為了中銀國際基金(現中銀基金)的合資股東。

    不僅如此,貝萊德還一直通過QFII、RQFII滬/深股通、債券通、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中國。貝萊德美國官網顯示,目前公司投資中國的股票基金包括了iShares MSCI中國 ETF、iShares 中國大盤ETF以及貝萊德中國A機會基金等多隻基金。

    在中國明星企業的股權結構中,也能看見貝萊德的身影,其中,不乏京東、寧德時代、邁瑞醫療這些被受資本市場關注的公司。

    可以說,作為一個外資,貝萊德對中國市場的鐘愛,並不比高瓴這些國內投行少。

    減持Netflix增持京東健康,「無冕之王」投資也挑人?

    不過,市場上對於貝萊德減持Netflix這件事,卻起了爭議,作為全球較火的「流媒體之王」,為何會受到投資機構的減持。

    事實上,這些早已顯露在Netflix以往的發展中,4月21日,Netflix發布今年一季度財報,核心數據方面,一季度新增付費用户增長僅為398萬訂户,低於華爾街預測的629萬和自己預測的600萬,更不必說去年同期的1577萬人,這也導致Netflix盤後股價直線跳水超11%。

    另外,伴隨Disney+、HBO Max等新玩家的崛起,Netflix還在面臨新老玩家雙重追擊的局面。3月上旬,Disney+宣佈,全球訂閲用户已突破1億,去年底,用户數量僅為9400萬,也就說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Disney+新增用户達到600萬,遠超Netflix的398萬,這距離Disney+上線時間僅不到一年。

    2021年Q2財報的公布,也證明這一論斷,淨利不及預期、新付費用户增速出現大幅下滑、會員模式出現天花板,這些一一出現在Netflix的這份財報之中。

    貝萊德減持Netflix的邏輯已然明顯,一方面流媒體市場新老玩家的崛起,都在蠶食Netflix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Netflix自身業務以及核心用户開始出現天花板,增長趨勢逐漸放緩。反倒是京東成為貝萊德增持的對象,值得市場品味,在「港股研究社」看來,這主要與京東健康釋放出的發展價值相關。

    目前,國內網路醫療市場備受資本市場關注,許多資本巨頭以及投行機構紛紛入局,這使得國內網路醫療的發展潛力逐漸凸顯。在現有的市場格局中,京東健康與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三者佔據着超半壁的江山。

    通過財報對比能夠發現,這三家頭部企業中,業績呈現出不同的增長態勢。

    從營收體量上而言,2020年財報顯示,京東健康憑藉194億元,在三家企業中繼續領跑,阿里健康也是首次跨過百億大關,營收達到155.18億元,而平安好醫生還在六十億左右徘徊。

    (港股研究社授權使用)

    就盈利能力上,京東健康也是三家企業中最賺錢的。2020年財報數據顯示,京東健康實現盈利7.49億元,阿里健康雖然首次實現盈利,但在體量上依舊不及京東健康,而平安好醫生也一直處在虧損之中,淨虧損達到9.49億元。

    站在這兩個維度上來看,京東健康在國內網路醫療行業內似乎領先了一籌。這背後的原因或許還是京東健康的運作模式上,母公司京東在創立之初,就格外重視自身供應鏈及物流體系的建設,京東健康也採取了一貫的自營打法,處方藥市場可以說是京東健康最大的底氣,相比其他玩家,京東自建了一支自由醫生和外部醫療專家組成的醫療團隊,幫助用户安全用藥。

    背靠京東,供應鏈能力也是體現在京東健康之中,截止2020年底,憑藉與京東集團的合作,京東健康在全國範圍內設立了14個藥品專用倉庫和超過300個非藥品倉庫,「重資產」方面的優勢確實是其他競爭對手短時間內難以追趕超越的。這或許也是貝萊德所看好了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在京東健康上市之前,6名基石投資者共同認購多達13.5億美元的股票,其中,就有高瓴、貝萊德這些大佬的身影,聯想到貝萊德已經重倉過京東健康,此次增持的邏輯也就不難理解。

    外資瘋狂湧入,中國市場迎投資爆發期?

    事實上,不只是貝萊德,包括IDG資本、紅杉資本這些知名投行,2021年,他們在中國的投資事件都比以往要多出許多。

    今年5月,長電科技完成了50億元的定增,超過半數金額來自JP摩根、阿布扎比主權財富基金等國內外頭部投行。不僅如此,不管是國內外投資機構,投資目光都在大幅轉向中國市場,截止今年6月底,紅杉資本中國、 經緯中國、IEG資本分別投資了159、95、71個項目,按年去年增加了96、66、44個項目。

    資本的瘋狂湧入,引起投資者的拷問,中國市場真的值得資本注入?

    目前,中國將經濟發展重心轉向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從長期發展的角度,是有利於培育更多優質公司,特別是一些發展周期較長的公司,都將藉此得到一輪發展。

    另外,中國在實現氣候目標方面有遠大抱負,許多相關行業將受益於氣候政策,目前,中國已經制定積極的目標,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銷售額,這也使得新能源、半導體、光伏板塊等相關產業鏈都大火了一把。

    二級市場上,日前,有消息指出國家相關部門可能豁免赴港企業數據安全審查,這也意味着未來赴港上市的公司資格審查流程更加輕鬆,將會有更多的優質公司或企業登陸股市。

    貝萊德曾表示,中國在全球指數內所佔比重仍偏低,在MSCI「所有國家世界指數」(包括離岸股票)佔比仍然較低,但也表明,中國股市在國際化和資本市場上將會有很大的增長潛力。

    加之,央行實行降準政策,加速了市場上的資金流通,累計釋放的資金量,將明顯緩解股市資金。7月9日,受此利好消息刺激,富時A50期貨指數直線上漲,當日22時上漲近1%。

    一位專業人士表示:無論是固定收益還是權益市場,全球發展最好的兩個就是中國和美國,這也是外資機構持續加倉中國市場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安本標準投資曾在採訪中指出,「中國是首先發現並控制新冠疫情的國家,消費和科技行業長期增長潛力並未受到嚴重衝擊。鑑於信貸損失撥備已經超過峰值,中國金融行業也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增長的引擎,包括越來越多的中國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預期這一個被嚴重低估的市場前景,正在發生積極變化。」

    貝萊德增持京東健康的邏輯已不難理解,在新冠疫苗持續接種的狀況下,中國經濟引來了全面復甦,加之中概股的紛紛回國,中國市場的投資價值逐漸被挖掘,施羅德、富達、路博邁等外資都在湧入中國市場的路上,也成了最好的證明。

    貝萊德創始人拉里·芬克曾坦言:「中國正在發生很大變化,忽視這一新興機會的代價太高了,尤其是長期來看。」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