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中國經濟數據中隱藏的就業線索

    中國經濟數據中隱藏的就業線索

    6月三駕馬車的表現均好於市場預期,城鎮調查失業率也穩定在5.0%,國務院卻在7月初意外宣佈降準。我們該如何理解當前的經濟形勢與政策選擇?

    分析發現,6月經濟數據中隱藏着一些容易被我們忽視的線索:

    第一,雖然城鎮調查失業率不高,但城鎮新增就業的兩年平均增速依然為負。考慮到城鎮新增就業是不考慮就業後再失業的「毛增量」,而非「淨增量」,上述數據可能折射出城鎮就業還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完全恢復。

    第二,當前GDP的恢復主要由人均產出較高的行業所貢獻,因此,GDP恢復的程度可能好於勞動力市場恢復的程度。因此,我們依然需要宏觀經濟呵護就業市場,幫助實體經濟固本培元。

    6月數據中最積極的信號,是居民的消費意願出現了回升。不過,從三駕馬車對GDP增長的拉動來看,居民消費傾向的回升只能緩衝GDP增速下降的斜率,不足以抵消投資放緩等其他的下行壓力。

    7月7日國常會意外宣佈降準。市場擔憂降準是否意味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然而,7月15日前後公布的6月出口、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三駕馬車」的表現均超出市場預期,城鎮調查失業率也穩定在5.0%的水平,似乎反映經濟增長的動能不弱。我們應當如何透過數據表象理解政策選擇和當前的經濟形勢?本文將對此展開分析。

    一、超預期數據背後的隱憂

    事實上,6月的經濟數據中隱藏着一些容易被我們忽視的線索。

    第一,城鎮調查失業率數據不能全面反映就業市場的情況,城鎮就業還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完全恢復。2021年6月的城鎮調查失業率是5.0%,較2019年的均值5.2%低0.2個百分點,似乎表明就業情況已經好於2019年。然而,如果我們觀察城鎮累計新增就業人數會發現,2021年6月城鎮累計新增就業的兩年平均增速僅為-2.7%,說明新增就業人數低於疫情前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人社部的定義,城鎮新增就業人數指報告期內城鎮累計新就業人員數與自然減員人數之差。而自然減員人數是指報告期內按照國家政策規定辦理正式退休手續人員和因傷亡減員的人數。這意味着新增就業人數不考慮就業後再失業的情況,是「毛增量」而非「淨增量」。受疫情影響,2020年出現了高於常年的失業。2020年的就業人員總數為7.5億,較2019年下降了2407萬人。由此來看,2021年的新增就業人數需要比常年更高才能夠彌補2020年的缺口,使就業人數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但事實上,2021年的城鎮新增就業低於2019年。

    (興業研究宏觀提供)
    (興業研究宏觀提供)

    城鎮調查失業率與新增就業人數之間的矛盾表明,當前的失業率數據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根據統計局的解釋,城鎮調查失業率中所統計的失業人數是當前沒有工作,近3個月積極尋找工作,如果有合適工作能在2周內去工作的人[1]。因此,兩類人員可能被城鎮調查失業率統計所遺漏。第一類是由於城鎮沒有工作機會,選擇返回農村居住的人員。這一部分人員會因常住地的變化而退出城鎮勞動力調查的範圍、進入農村勞動力調查的範圍。統計局發布的《2020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的外出農民工中,年末在城鎮居住的進城農民工13101萬人,比上年減少399萬人。第二類是由於喪失信心等原因不再尋找工作的人。雖然中國並未披露由於喪失信心等原因不再尋找工作的勞動力的數據,但美國的經驗顯示,在U3失業率(最近4周尋找工作但沒有工作的勞動力比例)上升時,因喪失信心等原因而不再找工作的勞動力比例也會上升,表現為U6與U3失業率之差上升。因此,雖然城鎮調查失業率已經下降至5.0%,但城鎮勞動力市場很可能還未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興業研究宏觀提供)

    第二,當前GDP的恢復主要由人均產出較高的行業所貢獻,因此,GDP恢復的程度可能好於勞動力市場恢復的程度。2021年第二季度,實際GDP兩年平均增長5.5%,較2019年第四季度低0.6個百分點;名義GDP兩年平均增長9.1%,較2019年第四季度高出0.3個百分點。這表明潛在產出水平已經有了較為明顯的恢復。不過,如果我們僅觀察GDP,可能會高估勞動力市場恢復的程度。

    (興業研究宏觀提供)

    我們可以用2018年經濟普查披露的分行業就業情況和2018年分行業名義GDP來估算不同行業的人均產出。數據顯示,房地產業、金融業和訊息服務業的人均產出水平最高,而建築業、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的人均產出水平較低。如果我們用各行業2021年第二季度GDP兩年平均增速與2019年第四季度GDP按年增速之差來衡量不同行業的恢復情況,可以發現,人均產出較高的行業的恢復程度相對較高。這意味着,雖然GDP兩年平均增速正在接近疫情前的水平,但就業市場的恢復程度可能不及GDP。

    (興業研究宏觀提供)

    從上文的分析中我們不難看出,雖然6月經濟數據表現超出市場預期,但經濟復甦不均衡的挑戰依然嚴峻,勞動密集型行業的恢復進程偏慢,城鎮勞動力市場恢復的程度可能並不像城鎮調查失業率表現出來的那麼樂觀,我們依然需要貨幣政策為實體經濟固本培元。

    二、經濟動能此消彼長

    展望未來,這一輪經濟景氣小周期的高點已經過去,經濟動能正在此消彼長。

    繼出口兩年平均增速見頂回落之後,6月房地產投資累計兩年平均增速也開始掉頭向下。疫情後驅動經濟增長的兩大動能均已出現減速。經濟運行的領先指標——信用擴張指數也顯示下半年經濟增長的動能將繼續放緩。

    (興業研究宏觀提供)
    (興業研究宏觀提供)

    不過,此前拖累經濟增長的消費正在出現改善。在疫情爆發後,居民的消費意願出現了明顯的回落。2020年第二季度至2021年第一季度,全國居民平均消費傾向(這裏定義為可支配收入中用於消費的比例)較2019年同期低2.9到5.2個百分點不等。而2021年第二季度,全國居民平均消費傾向約69.4%,較2019年同期的降幅收窄至1.0個百分點。其中,農村居民平均消費傾向的回升快於城鎮居民。實際上,如果不考慮就地過年的2021年第一季度,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居民平均消費傾向呈現逐季緩慢改善的態勢。

    (興業研究宏觀提供)
    (興業研究宏觀提供)

    那麼,消費意願的改善是否足以抵消投資與出口下滑的影響呢?根據我們的估算,與2019年同期相比,2021年第二季度消費、投資和出口對GDP兩年平均增速的拉動分別變化約-2.1、0.6和0.6個百分點,導致2021年第二季度GDP兩年平均增速較2019年同期低0.9個百分點。粗略估算,2021年第二季度消費傾向的下降可能使消費對GDP兩年平均增速的拉動下降了0.3個百分點。考慮到居民收入的變化通常較為緩慢,如果居民收入增速保持不變,而隨着海內外逆周期政策的退潮,投資與出口對GDP的拉動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即使消費傾向恢復到疫情前也不能完全彌補投資與出口放緩所帶來的影響。因此,消費傾向的恢復只能改變經濟增速放緩的斜率,不足以扭轉經濟下行的趨勢。

    (興業研究宏觀提供)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