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國進民進」 ,中國經濟的新空間、新格局

    「國進民進」 ,中國經濟的新空間、新格局

    曾幾何時,國進民退、國企壟斷、與民爭利等各種言論甚囂塵上,在疫情之下保增長,國際國內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當下,顯得特別有失公允。

    而實際上,放眼中國的經濟版圖,從安徽到江蘇,從廣東到上海,地方國資逐漸成為資本市場中特殊的存在,他們在引領產業發展突破、推動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甚至在一些面臨危局的領域中,扮演了「白衣天使」的角色。力挽狂瀾於危難之時,扶助產業於迷茫之際,在市場不成熟的時期培育市場,在市場成熟時退出市場,轉入新的創新賽道,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近幾年,由國資牽手民企的「雙向混改」,不僅提綱挈領的引導產業發展,更是在關鍵時刻助力民資,從而形成一種「雙贏」的格局,這有利於中國企業成長壯大。

    隨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紅利逐漸釋放,「國進民進」成為當前中國經濟的一大亮點。從暗流湧動到滾滾向前,從地方解鬱紓困,到引領產業發展,國資與民資之間早已不是敏感的零和遊戲,而是一曲「國進民進」的新的交響樂。

    地方國資,與民資共舞

    巢湖岸邊,合肥,從草莽到繁華,短短數十年,實現了GDP從千億到萬億的跨越。

    從名不見經傳,到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所在地,在「科技造城」的過程中,安徽地方國資與民企之間的互動,發揮了至為關鍵的作用。

    總體而言,安徽國資在推動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築巢引鳳,表現優異,創造了很多經典「戰例」,形成了「國進民進」的新局面。

    而安徽國資最為外人所津津樂道的一筆投資,是其在2020年初投資處於低谷期的蔚來汽車,彼時蔚來汽車遭遇融資困難、瀕臨退市,命懸一線之際安徽國資出手。

    得益於安徽省投資集團牽線領投,並聯合合肥市建投、國投招商以股權投資的方式給蔚來注資近百億元,蔚來重獲生機,並給美國的資本市場和中國的產業界注入一針強心劑。

    現在的蔚來汽車,一度成為國內市值最高的新能源車企,這樁交易在汽車業界成為美談,演繹了一場「國進民進」的經典案例。

    蔚來汽車與安徽國資的完美對接,並非孤例。近年來,安徽以「國資領投」的招商引資新模式,聚焦「卡脖子」難題,走出了一條新路。比如安徽國資戰略投資京東方,解決「缺屏之痛」;投資長鑫存儲,解決「缺芯之痛」,在量產階段助力爬坡過坎;440億大手筆投資維信諾柔性屏生產線,登頂全球行業最高水準。

    目前合肥已經培育出國內技術最先進、產業鏈最完善的面板產業集群,集聚企業超100家。當前安徽合肥已經引入並培育了新型顯示器件、集成電路、人工智能三大國家戰略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勢頭迅猛。

    這推動着合肥這座身處平原深處的城市,迅速崛起。數據顯示,從1995年至今,合肥GDP規模從百億元暴漲至萬億元,全國排名從97位攀升至20位,成為「最大黑馬城市」。

    而距離合肥1200公司之遙的南國深圳,其國資與民企的互動則是另外一條路。早年間,深圳國資系更多將重心放在公共服務領域。2003-2005年,深圳國資系在競爭性領域逐步退出,國有資本主要集中到基礎設施、公共事業和關係國計民生的領域。此後十年,深圳國資一直在沿着這個定位向前走。

    而近幾年,深圳國資明顯變得更為主動和激進,在與民企的互動中一直不逞多讓:其在「寶萬之爭」的關鍵時刻出手,逼退寶能系,一舉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在馳援恒大的過程中,輾轉騰挪,以時間換空間,給了恒大最為寶貴的支持;在華為遭遇打壓的危難之時,參與收購榮耀,並將榮耀送上獨立發展的軌道;在蘇寧易購深陷債務危機之時,深圳國資參與其中,輾轉騰挪。

    這些年,長袖善舞的深圳國資,為深圳積累了豐厚的家底。數據顯示,2020年,深圳市屬國資國企的資產總額突破4.1萬億元,營收7956億,利潤1351億,在深圳納稅414億,且增長速度全部大幅高於央企國企平均水平。

    4.1萬億,什麼概念?這筆錢如果是GDP的話,能排進中國省份前十,超過上海。營收7956億,是騰訊的兩倍(3772億,2019年);利潤1351億,是騰訊的1.45倍,華為的兩倍多。納稅414億,阿里巴巴+螞蟻金服2018年總納稅額是516億。

    合肥和深圳,是國資與民資共舞的縮影。近年來,國有資本成為資本市場越來越重要的參與力量,成為權益資本的重要提供者。在前瞻性戰略性產業「育種育苗」和「爬坡過坎」的階段果斷進入,解決科技創新「最初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問題,發揮鏈接和整合全球創新要素的功能。

    總的來看,我們面臨世界經濟的挑戰,需要彙集所有分散資金,培養真正具有國際經濟競爭力的大型企業。而「國進民進」正成為中國創新投資體系中,至為重要的關鍵安排。

    上海與廣州的金融樣板

    依託上海對外經濟窗口的地位,受益於上海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時代背景,上海國資則對於金融平台和金融牌照,情有獨鍾。鑑於上海國有資本在全國的戰略性地位,上海國資改革歷來被視為全國國資改革的排頭兵和標杆。

    彼時上海金融國資的現狀是,市屬金融企業只有浦發銀行、太保集團、海通集團、愛建股份等4家上市,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只有前太保集團一家。未上市的金融企業包括上海銀行、上海農村商業銀行、國泰君安、申銀萬國、東方證券、上海證券、上海國際信託、國利貨幣經紀公司等優質資產。

    如今,上海金融國資平台——上海國際集團整合旗下金融資產,設立以浦發銀行、國泰君安、中國太保為主的銀行、證券、保險三個金控平台。2015年,浦發銀行完成了對上海信託的收購;上海證券併入國泰君安;上海國際集團的金控平台改革完成。

    上海着力於改變過去資產經營的業務模式,而轉向以股權為紐帶運作上海國資委旗下資本的新模式,這是上海金融實力的象徵。即便金融資源如此雄厚,上海也沒有止步不前,而一直在開疆拓土。

    2020年8月,上海國資系的東方國際、張江集團等10 家企業戰略投資民生證券,使得這家三十年曆史的老牌券商中,國資持股比例超過30%。自此民生證券從北京到上海,完成了一次完美遷移,這對上海的金融中心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而此時的南國廣州,作為珠三角的核心城市,是「千年商都」和國際商貿中心,在廣東乃至全國貿易中舉足輕重。就是這樣的商業地位,一直以來金融都是弱項,長期依靠深圳的金融地位勉力支撐。

    廣州自然不會坐以待斃,其通過設立廣州期貨交易所,構建資本市場。通過國有資本合縱連橫,不斷拓展金融邊界,聚集越來越多的金融要素,打造廣州的金融服務高地。

    作為金融的後起之秀,廣州沒有上海那麼多的金融牌照資源,於是,廣州國資在與民企的互動中,特別注重金融牌照的價值。2017年,廣州基金曾想用70億收購上海愛建集團,為的就是信託及證券牌照,雖然功敗垂成,但廣州的金融中心建設的想法為世人所知。

    在四大類金融機構中,信託牌照是最少的,全國僅僅68家,且銀監會明確表態不再新發。按照中國金融業分業經營的原則,銀行、保險、證券各司其職,只有信託,能夠非常靈活地橫跨各個領域,整合資源。

    簡單地說,信託類似於「全牌照」,幾乎可從事各種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業務,被稱為天生的投貸聯動載體。而廣東省內,就有一家信託牌照,廣州自然要捂在手裏,捷足先登。

    近期,廣東省內一家地方國資平台出手,入股雪松控股旗下的雪松國際信託,目前雙方已簽訂股權轉讓的框架協議,涉及標的金額超過百億。

    不得不說,當初雪松控股為了這張信託牌照,頂住壓力,投入大量資源全力處置原中江信託的歷史遺留風險項目。雪松設立專職部門、專職團隊,砸下真金白銀,希望能竭力出清遺留的風險和包袱。

    雪松不到一年內就完成了對涉及中科建飛、龍力生物等暴雷事件中捲入的風險項目的兑付。自2019年4月以來,已成功解決及兑付歷史逾期項目總額超100億元,惠及投資者超3000人。

    2020年,雪松信託積極應對市場環境變化和疫情衝擊,全面轉型,主動管理類信託業務佔比大幅提升,業務結構調整成效顯著,手續費及佣金收入按年大幅增加。雪松國際信託自此走入發展的快車道。

    而此時,廣東國資出手,與雪松合作,將這張信託牌照,穩穩的拿到手中,對於廣州提升金融競爭力,具備舉足輕重的作用。對雪松控股而言,廣東地方國資實力雄厚,接盤入股為雪松信託增信,雪松信託資本實力有望快速增強,有助於其加速出清歷史遺留風險。

    在外界看來,廣東國資通過反向「混改」的操作,再一次形成了多贏的格局。

    探索「國進民進」的新格局

    「國進民進」,在新的歷史時期,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這促使我們對政府和市場兩者之間關係,重新認識和逐步調整,也促進國資和民資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形成「國進民進」的新格局。

    在這種新格局中,在創新鏈、價值鏈、產業鏈的對接中,構建國資與民資的新型協作共同體成為新課題。啟動和推進以「國有+民營」的混合所有制新模式,可能是更為符合中國現實情況的發展模式。

    例如在蘇寧易購的混改之前,其上半年預計虧損25億至32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67億元。蘇寧易購二季度銷售收入預計按年下滑超過30%,帶來毛利按年大幅下滑,與此同時費用相對剛性,使得二季度虧損較大。

    2021年7月初,蘇寧易購宣佈引入戰投,實行混改和增信。7月5日,在江蘇省和南京市的支持下,蘇寧易購宣佈引入新股東新新零售基金二期。引入兩周後,蘇寧易購獲得了首個新增授信項目。7月19日,蘇寧易購、海爾智家、江蘇銀行聯合戰略合作,當天,江蘇銀行與蘇寧易購就新增授信達成一致。

    蘇寧易購在最新的業績預告中,再次提及股權轉讓事宜,稱本次股份轉讓將助力蘇寧易購穩定經營,並營造良好有序的外部環境,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在蘇寧易購的混改過程中,國資充分發揮了「白衣天使」的作用,讓蘇寧易購這家深陷債務危機和資金困局的重點企業,重新進入正常經營的軌道。

    與蘇寧易購不同的是,雪松控股連續4年上榜《財富》世界500強。在2021年8月2日剛剛發布的《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雪松控股位列第359位。

    作為以大宗商品為主業的大型民營企業,雪松控股在化工製造、國際大宗商品供應鏈、產城融合和文旅產業等均有佈局,實力不可小覷。收購的上市公司齊翔騰達,4年來營業收入增長320%,淨利潤增長94%。

    2020年,雪松控股完成對英國鋼貿巨頭斯坦科的併購,為中國鋼鐵行業低碳轉型,推進碳中和拓展了新的空間。在大本營廣州,雪松與廣州建設共同出資成立城投雪松,佔股49%,一舉拿下了大源村、洪聖沙地塊、永寧街長崗村地塊,大力推動舊改,在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民營企業對國家和社會的創新價值和產業價值。

    雪松與廣東國資的頻繁互動,才能抽出更大精力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頂尖水平,在新材料「卡脖子」技術領域下大功夫,加快構築支撐高端引領的先發優勢。

    而維諾信所在的OLED行業,本身就是一個資金密集和技術密集型的產業,有着很高的資金門檻和技術門檻,產業的變現周期長,前期的市場培育有個過程,所以企業走向盈虧平衡需要一個很長時間。

    在這個領域,技術能力和商用量產是兩個概念,能夠量產,良品率提升,有穩定的客户,甚至進入蘋果、三星、華為、小米的供應鏈,除了可穿戴、手機,還能供應電視機增加OLED屏幕需求量,是OLED廠商的主要努力方向。

    在OLED領域很多企業有技術,但在商用規模上不夠重視,就會曲高和寡。而在安徽國資以17.6億元交易總價款入主維諾信之後,維諾信在合肥的生產線產能到7月份就處於穩定爬坡階段。

    對於維信諾來說,合肥國資入主給公司提供了比較好的產業落地的環境和機會,對於合肥當地的OLED產業發展來說,也能促進整個產業的升級發展。

    綜上,在「國進民進」,以混合所有制新模式為特點的國資與民資互動過程中,通過有效匹配,能夠產生1加1大於2的效果,對於國資、民資、地方政府以及整個城市的發展來說,都是一個多贏的局面。

    總結

    國進民進,隨着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以及後疫情時代的新特點,各類政府管理經濟新措施的出台,它在被放大,被關注,逐漸成為焦點。它考驗着政府的經濟管理水平和觀念,也考驗着國資和民企的能力和格局。

    在這個歷史過程中,一方面,在制約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基礎創新、原始創新以及關鍵共性技術創新方面,利用國資的綜合優勢,解決公共產品性質以及半公共產品性質方面的核心制約因素和關鍵短板,夯實、強化和提升產業的基礎性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

    另一方面,在推進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產品創新、工藝創新、集成創新、產學研一體化等方面,鼓勵民營企業利用市場化機制全面進入和擴大投資。國進民進,構建起「利益相關、功能互補」的格局,形成協作,促進產業升級。

    國資也好,民資也好,關鍵在於所有資本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效能,把經濟總量繼續做大做強。在中國,「國進民進」僅僅是開始,一場經濟變革的新空間、新格局正在形成!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