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遊戲股閃崩,虛驚一場?

    遊戲股閃崩,虛驚一場?

    一則報道蒸發4500億。

    今天一早經濟參考報發布一篇遊戲危害青少年的報道,將網絡遊戲比作「精神鴉片」,點名騰訊《王者榮耀》,並稱「處罰的力度要同步跟上」。

    這則消息如同在遊戲股中投下一枚深水炸彈。截至午盤,遊戲股代表騰訊控股、網易均下跌10%以上,中手遊股價則下跌20.94%,三家合計蒸發近4500億。

    不過午後事件發生了些微妙的變化,相關報道相繼刪除,騰訊、網易和中手遊的跌幅收窄。另一方面,騰訊也快速反應,發文稱將從《王者榮耀》試點,逐步面向全線遊戲推出「雙減、雙打、三提倡」的七條新舉措,通過時長控制、巡查升級等降低未成年遊戲用户的使用。

    對事件的討論眾說紛紜,但疑問主要集中在2點:

    1、這次真的是給遊戲業敲警鐘,還是錯殺?

    2、騰訊遊戲業務會受到什麼影響?

    當前A股市場要多看資金面,看政策。妙投專門邀請有十多年金融業研究經驗的資深專家董小姐對這次事件做深入解析;並在此前提下重新審視騰訊的投資邏輯。

    一、敲警鐘,還是錯殺?

    在見識了政策對教育行業的「大棒」後,資本市場對類似消息可謂風聲鶴唳。

    最近國家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提到要防止出現網絡沉迷。中國對遊戲的監管又一直都在,若政府當前對遊戲行業加強監管,遊戲公司確實存在風險。

    但以上都是想當然的想法。

    先看這次報道發出方。過往對騰訊遊戲看衰的報道眾多,這次能引起這麼大動靜還在於報道方的背景。經濟參考報隸屬新華社,很容易被認為是官方向外釋放信號。

    可其實官方真想釋放信號並不會選擇這家媒體,反而人民網、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幾個官媒發布的訊息才要特別警惕。

    所以這篇報道的重要性要往下降,資本市場也不用過度反應。

    其次要做政策追蹤,很多政策的出台都有很多徵兆。就如同教育股受打擊,早在年初我們就做出風險提示。

    而遊戲行業和教育行業不一樣,各種線索表示,國家並沒有對遊戲產業嚴格打壓的計劃。

    2018年時,國家對遊戲業是警惕的,推出遊戲版號制度,當時騰訊股價跌到2字頭。當前國家對於遊戲整體的監管思路是要做規範。

    投資要用多個線索交叉驗證,單看一條訊息很容易造成誤判。同樣是消息面,新華網前兩天剛轉發了一篇《首屆中國遊戲創新大賽揭曉,15款原創遊戲憑什麼成「明星」?》;經濟參考報8月2日轉發《防護系統迭代升級 網易遊戲開展暑期網絡環境整治行動》的報道;7月23日,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出品、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承製的紀錄片《你好,遊戲》在京舉辦開機儀式。

    再往前看,4月份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在支持海南自貿港建立的一系列政策中有一條,是鼓勵當地發展遊戲產業,把網絡遊戲的試點審批權下放給了海南。

    (虎嗅APP提供)

    從整體消息面來看,國家對遊戲業的監管並不是一棒子打死,而是對其進一步規範,引導遊戲行業為社會發展提供正能量。晚間經濟參考報官網也恢復了報道,但將標題更改為《網絡遊戲長成數千億產業》,並將一些刺激的字眼刪除。

    從產業發展的長遠角度來看,遊戲、電影等文化娛樂產業是社會的剛需,能夠一定程度提升人們的幸福感,具有存在的必要性。

    二、騰訊遊戲業務會受何影響?

    在2020年發布Q4財報時,騰訊就首次披露了未成年用户在遊戲內的流水佔比:18歲以下未成年人的流水在騰訊遊戲中國地區佔比為6.0%,其中16歲以下未成年人的流水佔比為3.2%。

    根據該數據推測,即使未來政策對遊戲行業進行高壓式監管,相關遊戲龍頭企業的收入並不會遭受重創。

    事實上,騰訊遊戲的問題還出在內部及行業競爭環境的變化。

    遊戲業務是騰訊的「現金奶牛」。雖然騰訊自2018年一直試圖降低對遊戲業務的依賴性,2019年Q4也一度將增值服務佔比降低至49%,但疫情後遊戲業務佔比持續走高。2020年騰訊網絡遊戲營收增長36%至1561億元,佔總營收的32.39%;2012年Q1遊戲收入增長17%至436億元,佔總營收的32.2%

    (虎嗅APP提供)
    (虎嗅APP提供)

    但騰訊近兩年沒有拿出新的爆款遊戲,這導致其開始瘋狂投資買遊戲產品。根據虎嗅的整理,騰訊上半年3.5天投資一家遊戲公司,其數量和效率都是歷年之最

    騰訊也面臨更嚴峻的外部挑戰。一方面阿里巴巴、字節跳動加快了遊戲領域的投資和佈局;新的爆款遊戲廠商也並非都願意接受騰訊的合作;QQ和微信渠道也不再具有獨佔優勢。

    如果說今天消息面是一次「錯殺」,只能影響騰訊、網易等遊戲股的短線走勢;那麼抓住下一個頭部爆款,才是遊戲股長期走勢的核心。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